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14):53-53
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 1906年4月18日晨5时13分,一次8.3级地震猛烈袭击了旧金山及周围地区。地震后不久发生的大火,整整燃烧了3天,烧毁了520个街区的近3万栋楼房。  相似文献   

2.
刘仲达 《学理论》2009,(28):141-142
一个流传广泛的地震谣言所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次中等强度的地震。现今地震谣传通过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传播,传播变得更加迅速,传播范围也更加大。对应新传播手段形式的地震谣传,总结了几点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实践中凝练出指导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的科学发展理念、人民本位理念、共建共享理念、信息公开理念、文化传承理念、防灾减灾理念、依法重建理念、自主学习理念等八大基本理念,构建指导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理念体系,对认真贯彻实施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奋力推进十二五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四川省教育厅共同制定了"六大重建"计划。本调研组深入地震灾区,对灾区教育重建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唐山地震32年后的今天,大自然又一次给了我们残酷的考验。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心,牵动了13亿中国人的心。灾难中凝聚祖国沉着的力量,关爱里凸现人民血浓于水的爱心。民族的凝聚力再一次让天地动容,使世界赞叹。  相似文献   

6.
近二十年来,我们也在二十几次地震之前有所察觉,有一些地震也取得了减灾实效,但这个比例很低,所以这个预报很难,地震预告没有过关。  相似文献   

7.
5.12大地震带给我们很多棘手的甚至无法解决的法律难题。地震巨灾保险问题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地震巨灾风险的公共或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保险公司对巨灾保险的"回避"决定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新西兰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作为完善的一种多渠道巨灾风险分散体系,由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结合的地震保险制度模式,对我国巨灾保险,特别是地震保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应当尽快构建适合国情的地震巨灾保险体系:即由政府设立专门组织承担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的同时,增强保险公司的保险能力,并实行全民共建巨灾保险准备金制度,以有效应对不可抗御的地震巨灾风险。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的大地震!地震,惊恸了中国,震惊了世界;地震,也唤醒了中国人久违的精神。如今,救灾还在继续,重建即将开始。透过这次汶川抗震救灾大行动,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人心如此凝聚,国人空前团结?在它背后又蕴涵着怎样的深意?  相似文献   

9.
2015年4月20日,芦山强烈地震两周年之际,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探索"4·20"芦山强烈地震恢复重建新路子研讨会在四川雅安市举行。来自中央部委、省级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学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围绕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这一主题,高屋建瓴,进行总结归纳提升,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和思路,理论与实务相得益彰,与会人员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0.
他安全行车近百万公里。他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多次深入灾区、无人区。他曾获得过多项荣誉,曾被授予和评为"湖北省地震系统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十佳岗位能手"、"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省直机关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此外,他曾先后三次被省地震局评为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先后两次被省地震局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他就是湖北省地震局车队副队长郭兵。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留给我们伤痛,也留给我们思考和启示。就公民道德建设而言,汶川地震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吕爽 《学理论》2008,(11):11-11
在唐山地震32年后的今天,大自然又一次给了我们残酷的考验。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牵动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心,牵动了13亿中国人的心。灾难中凝聚祖国沉着的力量,关爱里凸现人民血浓于水的爱心。民族的凝聚力再一次让天地动容,使世界赞叹。  相似文献   

13.
"4.20"雅安芦山特大地震使雅安瞬间受到外界广泛关注,其城市形象也因地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从危机营销的观点出发,这也是雅安城市形象营销传播前所未有的机遇。雅安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有效地计划和实施灾后城市形象营销传播工作。针对雅安实际情况,雅安城市形象营销传播应从城市形象系统、城市形象设计、城市形象传播等方面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
辛华 《学理论》2008,(11):7-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突如其来的8.0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破坏性最严重地震。据初步调查统计,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十一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四川省北川、什邡、绵竹、汶川、彭州等地,  相似文献   

15.
自然灾难多发的四川,经历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重大灾害之痛,面对此次重大疫情,第一时间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并将目光转向湖北:“当年全国援助我们抗震救灾,现在大家伸出手驰援湖北,战胜疫情、共渡难关。”曾经在全国各界帮助下重建家园的四川人,带着感恩的心,把医疗团队、防护物资、生活物资源源不断送往湖北。  相似文献   

16.
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但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总结汶川特大地震的经验和教训,是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危机处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宝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提出我国今后应急管理的基本任务,以期不断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种类多,频率高。在应对自然灾害的各项工作中,灾后重建事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既需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更需要确立正确的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做到科学重建。"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对重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逐步深化了对灾后重建工作的规律和方法的认识,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灾后重建中国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对于当前的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南五省大旱、玉树地震、多省洪灾、舟曲泥石流……2010年,在刚刚过去的8个月里,中国经历了太多不幸和苦难。据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地质灾害通报》,2010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9.
论优势视角下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以后,地震灾区青少年处于特殊的心理状态。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地震灾区青少年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与技能,运用优势视角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理念和技巧,服务地震灾区青少年,帮助灾区青少年探求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提高他们面对灾难、抵御灾难、不怕困难的能力,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秩序。  相似文献   

20.
1906年美国旧金山大地震1906年4月18日晨5时13分,一次8.3级地震猛烈袭击了旧金山及周围地区。地震后不久发生的大火,整整燃烧了3天,烧毁了520个街区的近3万栋楼房。旧金山市有700余人死亡,经济损失当时估计为5亿美元,其中70%由保险公司赔偿给投保人。这场地震使一些保险公司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