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提出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契机、在全社会掀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有不同的涵义和相对独立性,又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可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三者分别具这一总体范畴,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现实基础和客观具有极其丰富的意蕴。  相似文献   

3.
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条件,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就不可能有依法治国的实践,所以。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新中国立法的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立法的主要成就是:一是,彻底抛弃剥削阶级的法律思想,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运用法律手段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等思想和确立了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原则;二是,坚决废除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六十余年来,我国法律体系建设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到了“八个统一”,即宏观的理念层面,做到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服务大局和统筹兼顾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自主发展与借鉴的统一;微观的操作层面,做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兼顾、原则性与操作性的统一、稳定性与适时变动性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李林 《青海人大》2010,(4):57-58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努力,以1982年宪法为核心,以230多部法律为主干。由7个法律部门和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将于今年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宣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标志性成就,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立法工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大网3月10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制工  相似文献   

8.
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它是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由法律规范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有机联系的整体.从特征上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建构性、一元性及多层次性、控权性等特点.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24日)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召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回顾形成历程,畅谈重大意义,总结基本经验,分析形势任务,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10.
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88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700多件。这些大量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被宣告形成,七大法律部门共同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军事法不在其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透露出,军事法不是国家认定的法律部门,也不独属于七大法律部门中任何一个,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军事法仅指军事法规和规章,且法律地位较低。军事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何种地位,如何对待这种地位,是军事法学界需要追问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厘清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军事法制建设的实践,也关系到军事法学理论研究,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走了一条由简单到成熟、循序渐进的发展之路,目前,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但立法质量不高、立法的民主性欠缺、立法中体现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存在某些立法空白。要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紧添补立法的空白点,将修改现行法律放在立法工作的重要位置,开展法律清理工作,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庄严的宣告。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  相似文献   

14.
5月9日上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海南立法座谈会在海口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符桂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毕志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国梁,省高级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客观的社会矛盾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质性突破,是多样性的社会主义模武中的一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统称。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来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被提出,并被确定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四个方面是特别值得注意的:坚持时代性,尤其要注重理论创新;坚持以包容精神为核心的开放性;为了更好地符合中国国情,制度建设和完善应该坚持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其制度是独立的体系,应该坚持其内外两重系统性。充分注重这四个原则的配合,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召开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代表中央宣布,经几代人的努力,通过总结中国人民的社会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8.
与“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模式”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模式,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基础上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模式,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以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和目标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有机统一。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努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制度魅力和制度竞争力,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使命,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崭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论断,这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形成和确立,也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征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20.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是中国历史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志;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的深刻性。既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又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特点;准确掌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规律性,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