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正确的行动指南、可靠的工作保证、坚实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基础。一句话,与时俱进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正一、"历史周期率"揭示的执政者从严到松、从勤到怠的嬗变过程"历史周期率",即"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语出《左传·庄公十一年》:"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这句话揭示了夏商两代兴亡的现象和原因。1945年,黄炎培在与毛泽东窑洞对谈中,根据中国古代社会王朝兴替的历史事实,把这一兴亡周期现象上升到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进一步描述了"历史周期率"的嬗变过程。无论是兴勃亡忽的最初表述,还是黄炎  相似文献   

3.
能否规避"历史周期率",是一个关系国家存亡与兴衰的根本性问题.毛泽东为新中国规避"历史周期率"指明了一条民主建国之路,邓小平则从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监督执政的视阈,探究"历史周期律"的规避路径,构建起破解"黄炎培难题"的理论体系框架,为今天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需要从政权外部变量的条件维度、内部变量的本质维度和动态平衡的系统维度予以考量。民主之路构成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与外部条件,党的自我革命则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与内部基础。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民主之路是自我革命的动力之源,自我革命是民主之路的引领之力,双方统一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伟大实践。需要以“四自”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高质量发展,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四自”建设效能,以民主之路与自我革命互动衍生的合力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窠臼。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强调人心向背是最终决定政党前途和命运的铁律;强调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保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持党的自我革命的品质;强调反腐必须经常抓和长期抓,从源头上整治腐败,以防患于未然。习近平的这些论述拓展了社会主义"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内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和理论上的清醒。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这条道路、这套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发展。"至此,我们党从毛泽东在1945年著名的延安"窑洞对"中提出的我们已经找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路开始,历经70多年不懈的跋山涉水,终于开创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新路。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在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深刻指出破解历史周期率的经验教训在于"四个不容易",即"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这既是对全党的提醒、告诫和谆谆教诲,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更对破解"历史周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历史周期率"是抗战时期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交谈时提出的重要命题,它揭示了一个常见的历史现象:社会个体、团体或国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往往能够励精图治、奋发向上,而在环境好转时却容易精神懈怠、不思进取,直至衰亡。《共产党宣言》蕴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深刻思考。革命导师在《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资产阶级从执政前"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到执政后"不能统治下去了"的惊天巨变,"用来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现在却对准了自己",表明资产阶级受到"历史周期率"的支配。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获得统治地位之后的资产阶级由"革命阶级"变成"保守阶级","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丧失历史进步性。更可贵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初步构想了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途径,提出了"两个决裂"的思想,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谢海军 《理论探讨》2012,(4):135-138
毛泽东与黄炎培延安“窑洞对”中关于摆脱历史上执政者兴衰成败怪圈的问答,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原点.尽管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模式呈现出变迁、丰富和发展的轨迹,但总体上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一是在“民主”的基点上,升华为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度前提条件,以人民当家做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基石;二是在“人民监督政府”的基点上,发展为以健全公民权利为主线来丰富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践形式和渠道,解决执政者与人民之间权力的授予与监督的问题;三是跳出“历史周期率”从“民主”和“人民监督政府”两个基点逐步走向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全面探索,形成了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题,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0.
历史周期率的发生,其根源在于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失衡失调。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伟大纲领,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地位、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科学理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促进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进路。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提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民主新路和习近平提出坚持自我革命的思想,构成中国共产党人思考和求解历史周期率问题的先后两个答案。自我革命的第二个答案是对民主新路的第一个答案的继承和发展。从政府路径到政党视域的拓展,从优良作风到显著标志的明确,从外向他律到内向自律的深入,从“两个务必”到“三个不变”的归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和求解跳出周期率问题答案中思想升华的发展逻辑。在赶考之路上,从毛泽东给出的第一个答案到习近平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中国共产党人对跳出历史周期率充满自信和底气。赶考永远在路上,把坚持自我革命与坚持敢于斗争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必定能交上一份打破历史周期率的新时代优异答卷。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但和谐社会不会自然而至,当政者起重要作用。我国历史上尽管有过所谓的"太平盛世",但总难跳出治乱相间的"周期率"。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表明党正在把中华民族优秀的和谐文化传统转化为治国理政的领导模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治的完善都为跳出"周期率"、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今天,追求和谐,已不只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根本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社会和谐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想追求,而且是我们国家的一种制度诉求。  相似文献   

13.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中国历史上从西汉到清朝末年的人口、平均税率、民官比等变量进行仿真模拟,并对中国历史周期率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专制社会周期性社会动荡、改朝换代的根源以及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根本解。研究发现,造成传统专制王朝兴衰更迭、治乱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系统结构,即源于皇权的官僚专制制度;而走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解是改变系统结构、建立有效约束官僚集团恶性膨胀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科学运用我国古代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并发表了一系列论述。概括起来讲,这些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意思:真正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需要深刻认识腐败的严重危害,科学运用中国古代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古代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两方面  相似文献   

15.
把获得群众拥护、国家治理有效,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话语创新,是对西方政治学“合法性”“有效性”概念的扬弃。通过民主新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真民主,实行真监督,党获得群众拥护;通过自我革命,确保“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国家治理有效,党获得群众拥护,跳出历史周期率。  相似文献   

16.
张建 《求知》2022,(3):25-27
<正>1945年,毛泽东在与黄炎培的“窑洞对”中充满信心地提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70多年过去了,跳出“历史周期率”这一命题并没有因时间流逝而过时,仍然具有强烈的警诫意义,一直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提出我们党“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了“窑洞对”,  相似文献   

17.
谢海军 《理论导刊》2012,(4):47-49,53
追溯历史,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模式呈现出变迁、丰富和发展的轨迹,总体上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一是在“民主”的基点上,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基石;二是在“人民监督政府”的基点上,以健全公民权利为主线来丰富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形式和渠道,解决执政者与人民之间权力的授予与监督的问题;三是从“民主”和“人民监督政府”两个基点逐步走向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全面探索,并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一、“历史周期率”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提出1945年7月,毛泽东和到延安参观访问的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长谈。在这次谈话中,黄炎培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毛泽东首次提到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在这之前毛泽东已有思考)。当时,黄炎培对毛泽东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家,不少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事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览…  相似文献   

19.
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 立执政为民对跳出历史周期率、掌握执政规律、巩固执政地位等起核心作用的现实理念,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 中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目前没有采取自生自发演进型的反腐败模式,而采取执政党动员型的反腐败模式。作为支配中国历史数千年的政权兴亡周期率,能否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里得到遏制,这将是一个高难度的历史课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执政的合法性地位所面临挑战的深刻反省与体悟,成为中国执政党动员型反腐败模式生成的动因。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几十年中,为跳出政权兴亡周期率做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