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商民主理论所体现的民主精神与发展我党党内民主的理念是一致的。协商民主与党内民主统一于公共理性、参与政治和民主的主体意识。协商民主的理念和制度为发展党内民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有效的民主形式。实施以协商民主为主要特色的我党统一战线,是形成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的成功实践。加强协商民主,既是发展党内民主并由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前提,也是由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不可或缺的中介。  相似文献   

2.
协商民主作为特定政治共同体中平等的政治主体的民主实现形式,可以促进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增进社会共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党协商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形式,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场所。民主党派可以通过人民政协实现与共产党合作协商,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职能。应通过健全政协平台,完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机制,丰富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思潮的协商民主理论,是指20世纪后期西方学术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它着重强调现代公民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实现良性的政治参与、政治互动,从而达成决策的合法性与公民政治参与。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在政治协商中具有独特功能,它丰富了政治协商的新内容,体现了政治协商的新本质,提出了政治协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理论是当今世界倍受关注的政治理论之一。在我国,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本文在述评国内外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和总结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释了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李瑞环协商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协商民主在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日趋科学和理性化:参与主体由政治精英趋向于社会各阶层的多元化;参与方式由政治机构的商讨趋向于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多样化;参与领域由政治决策的磋商趋向于覆盖社会民生各个方面;参与制度由政治制度趋向于社会生活和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虽然如此,人民政协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仍然不够;参与民主协商的各主体地位不够平等;协商民主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的组织管理模式尚待进一步创新。这些问题较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协商民主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我国协商民主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体系化的协商民主各项制度,确保各协商民主参与主体地位平等,扩大协商民主的参与方式和途径,引导协商民主深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民主理论的转向,它意味着政治共同体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反思、对话、辩论等,就涉及公共利益的政策达成共识,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领导的"三三制"政权是协商民主在中国的一种实践雏形,为我们今天的协商民主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政权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体现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政治要求。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机制建设,可以促进合法决策,提高政治决策品质;培养民众的公民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保持政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我国协商民主机制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以国家制度层面的协商民主为主,兼顾基层治理领域的协商民主,辅之以公民参与的协商民主,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民主协商。当然,我国协商民主机制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各主体间缺乏实质性的平等关系、协商民主机制的非制度化、公民素质不高、协商民主机制预期的不确定性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协商民主各主体间的信任度和认同感,培育协商民主的多元主体地位,拓宽协商民主机制的范畴,建构协商民主机制的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国协商民主实践包括三个基本领域,统一战线是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领域之一;统一战线应发挥推进民主、社会整合、政治参与、平等对话的作用。从提升协商民主主体的自觉协商意识、促进协商的有效达成,拓宽协商民主领域、促进宏观协商与微观协商互动,夯实协商民主的基础等方面实现自身功能转换,以更好地为我国协商民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虽然协商民主号称是民主理论的"协商转向",但是协商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着诸多限制。协商民主强调以共同善为依据达成共识,但是共同善常常无法达到;协商民主强调以理性对话为主,但是参与者的理性能力是有限的,即使能够完全按照理性来进行协商,也未必能够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协商民主主张由一般民众在公开、透明、平等的情况下进行讨论,但来自政治精英、经济优势阶级、专家学者、媒体的政治操弄始终无法避免。由于这些限制,协商民主无法替代代议民主,它的价值在于培养公民的共和精神和包容、参与、平等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0.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形式,中国协商民主实践包括三个基本场域,统一战线是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基本场域之一;统一战线应发挥推进民主、社会整合、政治参与、平等对话的作用,从提升协商民主主体的自觉协商意识、促进协商的有效达成,拓宽协商民主领域、促进宏观协商与微观协商互动,夯实协商民主的基础等方面实现自身功能转换,以更好地为我国协商民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对协商民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和部署。协商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民主政治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最新成果。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对于拓宽有序政治参与渠道,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独特优势,促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协商民主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并逐渐影响各国民主政治进程。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的历史较久远,已在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政府公共决策协商机制、统筹推进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全面提升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切实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民主理论及其演变与当代中国协商政治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西方民主理论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范的民主理论向经验的民主理论的转换,由关注实质民主向关注程序民主转换,人们放弃了理想主义式的民主价值探讨,而追求对民主的实证分析。当代西方学者对程序民主的探讨,不仅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理解和认识我国的人民政协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更加广泛意义上的理论背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实现了实质民主和程序民主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反映了当代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又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的协商政治。运用好人民政协这一协商政治组织形式和民主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协商民主主张参与协商的主体是平等自由的,强调协商公开性,突出协商性,要求协商法制化,邓小平的民主理论对此已经明确地表达了。邓小平立足我国国情,指明发展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发展协商民主的政治保障;以党内协商民主促进国家协商民主,乃发展协商民主的路径选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协商民主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源流来看,协商民主经历了古典协商民主、共和主义协商民主、代议制协商民主与现代协商民主四个阶段;从理论来源来看,协商民主理论既有历史思想的影响,也有现实的实践基础;协商民主的西方实践在社会治理、社会组织与政治决策等三个方面都有具体的体现,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制度探索之一。  相似文献   

16.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新世纪以来这一理论在我国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从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协商民主与选举(票决)民主和参与民主的关系、协商民主的局限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协商民主的相关问题这几个方面,对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对于消除对西方协商民主的误解、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多元文化主义,解决选举民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应运而生。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协商民主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层次多、范围广的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无论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基本政治制度,都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协商民主。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同时,还要注重选举民主的发展,实现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协商民主是指在公共协商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视各种相关理由而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的一种治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政治形态,也是当今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新成果.我国过去有很多人往往偏重于选举、投票的民主形式,对于协商民主则认识不够、重视不够,研究不多.  相似文献   

19.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承认并接受多元社会的现实,正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分歧,能够有效地消除分歧和差异,形成共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10年来协商民主理论运用于社会领域,主要形式有民主恳谈会、听证会、社区议事会、网络民主、三方协商机制等。协商民主理论在社会领域的成功实践,其共同特征表现为协商的内容为公共事务,协商的主体平等,协商过程有一套细化的程序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它的实质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广阔的参与政治和社会公共管理的平台。协商民主的自由平等性、广泛参与性、合法合理性和多元性等都真正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实质,实现了人民民主价值的回归。在我国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就要在坚持完善政治协商这一主渠道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宽协商民主渠道、创新协商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