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联盛 《拉丁美洲研究》2012,34(2):10-14,79
2011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其未来发展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受到明显冲击,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滑。随着欧债危机的深化,拉美经济的宏观稳定和金融稳定风险不断累积。拉美经济体面临着政策持续与政策退出、政策刺激与衍生风险、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等目标之间的两难抉择。债务问题还将持续冲击金融市场,拉美经济体的主要金融市场中短期内将保持震荡甚至是下行格局,国际资本流动更加紊乱。未来欧债危机对拉美经济体的影响将体现为:全球经济可能二次探底,部分拉美经济体可能硬着陆,需警惕滞胀风险;全球总需求仍不足,拉美经济体出口将进一步放缓;国际资本流动可能逆转,拉美经济体金融风险需谨慎。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这场危机迅速向其它地区蔓延,并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对世界主要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亚洲经济在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和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难以独善其身,美国次贷危机正通过金融和贸易等渠道对亚洲经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世界金融市场堪忧的严峻背景下,金融安全的新特征、境外危机的传导机制、境外危机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东盟金融安全网,确保东盟金融经济在全球金融经济动荡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主要国际货币内在价值的相对变化,全球的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也因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亚太地区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该地区成为国际投资资本角逐的热点.在亚太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引进外资也随之出现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欧美债务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最重要经济事件,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降低,新兴经济体的比重相对增加;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落后于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其未来改革方向仍未根本确定;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仍处于转型和探索中,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6.
欧美债务危机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最重要经济事件,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降低,新兴经济体的比重相对增加;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落后于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其未来改革方向仍未根本确定;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仍处于转型和探索中,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积极推动。  相似文献   

7.
国家债务关系的变化常常是大国兴衰和国际格局变迁的外在表现之一,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结束长达70年的净债权国历史而变为债务国,即是美国相对欧日崛起而“相对”衰弱的开始。2011年8月份爆发的美债危机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美国十年反恐战争、美国发展方向的迷失和美国内政治日益“极化”等多重因素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美国进一步“相对”衰弱的表现。美国虽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仍将继续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但“相对”衰弱之势也将延续,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和全球治理方式的变革也将加速进行。  相似文献   

8.
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深化的严峻形势下应运而生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以G20机制为基础的全球协调应对的成功经验表明,全球经济治理应当超越旧的框架,去探寻新的模式。从首次召开G20峰会到被宣布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仅仅经历了一年时间,这固然体现了G20峰会在全球协调应对金融危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它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被匆忙机制化的,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只有扎实推进G20的机制化建设,才能确保它在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应该并且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始于1997年下半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金融动荡,给有关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害。中国与这场危机擦肩而过,海外舆论认为,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深,担心中国会因此放缓甚至暂停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金融市场开放也一直是我国与主要谈判方谈判的焦点问题这一。中国金融市场还要不要继续开放?还能不能进一步扩大开放?面对国际上的种种疑虑,中国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1999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美期间,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第七个民间团体举…  相似文献   

10.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一年来,对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均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后冷战时代国际秩序逐渐崩塌,国际政治的阵营化和国际经济的逆全球化趋势增强,全球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新军事技术的运用正将人类引向一个“新的战争时代”。美国利用乌克兰与俄罗斯打代理人战争,借机强化同盟体系,稳内、笼欧、制俄一起推进,成为这场危机的最大获益者。在西方支持下,乌克兰的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大增,俄乌双方均不会轻言求和。俄乌僵持将导致冲突长期化,进而推升核战争的风险。与此同时,谈判控制危机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危机向欧洲提出了战略自主重要性的命题,向亚洲国家发出了警惕美国在本地区挑起新的代理人战争的警告。中国发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和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为当事方走出危机和国际社会构建持久和平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 ,在 2 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一些债务重组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拉美国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推崇的发展中国家的改革样板 ,并被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看好。但是 ,拉美经济发展中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 ,使拉美经济失去 1 0年 ;1 994年年底至 1 995年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使拉美投资信心受到打击 ;1 999年的巴西金融动荡 ,使拉美的经济结构与效仿模式受到冲击 ;2 0 0 1年的阿根廷危机 ,进一步暴露了拉美经济中的弊端 ,削弱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作用。拉美金融动荡频仍不仅危…  相似文献   

12.
非洲金融市场概况与金融政策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国家的货币大多不能自由兑换硬通货,不能在国际贸易中起支付作用,币值常因发行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非洲国家的银行受政府干预较多,规模较小,金融服务品种较少,结算系统落后.非洲国家的证券市场投资回报率很高,但市场极不规范,充满风险.减少政府对银行业的过度干预,创建一个多样化、竞争性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中的作用,是非洲国家现行金融政策的主要动向.  相似文献   

13.
Paul 《Orbis》2007,51(4):685-696
This paper brings together the key dimensions of financial warfare and places them in a larger policy framework. Its major conclusions are that financial warfare will be a much more important issue because of the astounding growth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itself. In addition, financial warfare allows for more precise targeting than conventional economic warfare. Much like “precision strike” technology in arms, it gives more control over sanctions, but by no means perfect control. Finally, financial warfare's larger policy framework should draw on escalation and de-escalation theory because it is likely to be most effective when combined with other forms of pressure. This article does not “advocate” financial warfare. But it does argue that, since this type of conflict is emerging as an increasingly likely possibility, it needs to be thought through carefully. The worst outcome is to use it, without thinking about it, which, the author argues is where we are today.  相似文献   

14.
金融全球化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战略,它对发展中国家有极大的杀伤力,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巨大的危险性。2008年,由美国次贷市场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泡沫蔓延全球,墨西哥也难逃厄运。墨西哥在最近的福克斯和卡尔德龙两届政府时期,其金融体系已经完全融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金融安全完全掌握在西方金融机构和金融寡头手里。当西方国家在反思金融全球化的危害时,包括墨西哥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更应反思金融全球化对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金融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重要趋势。而随着金融的迅速发展,金融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风险。现行的经济、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将威胁到我国的金融安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强有效监管将有助于保障金融高度开放之后国内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6.
薄扬 《东南亚纵横》2009,(12):103-106
本次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动荡。其原因有很多,其中金融监管不利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从金融监管的概念和模式入手,从金融监管角度来透析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同时对金融监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欧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但严重冲击了欧盟国家的金融体系,还重挫了其实体经济,使之陷入深度衰退。为尽快摆脱危机的不利影响和消除引发危机的根源,欧盟委员会从改革金融监管体系入手,推出两项重大改革措施,即设立欧洲系统风险委员会和建立欧洲金融监管体系。这些机制具有超国家权力性质,深化了欧盟对其成员国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监管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其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而采取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倾斜性产业政策,并依此产业政策及所确定的重点产业而施以相应的微观财政政策。其政策导向对同一时期的各产业政策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并注意了各种政策工具的协调性。明确微观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中小企业政策的关系是日本政府发展经济的明智之举,其利用产业政策非指令性的诱导性,充分发挥微观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从而把握住了对经济全局的宏观调控,实现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凭借巨额石油美元,科威特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金融业成为国内非石油行业最大的领域。科威特金融体制开放有限,具有国家保护主义特色。科威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良好,能够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其造成的影响。科威特金融环境总体向好,但风险犹存。随着双方经贸领域交流的加强,中国与科威特金融合作将逐步深入。  相似文献   

20.
In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EU countries have suffered huge economic losses. EU Banking Sector Stability report issued by European Central Bank in August 2009 showed that the cumulative write-downs of European banks amounted to more than US$359.4 billion by the end of July 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