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郑鸣  庄金良 《台湾研究》2012,(1):27-31,56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济金融的交流合作正式进入“制度化”时代。在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两岸经济主体对征信服务的需求将呈现多层次、多样化、跨地域的特点,客观上要求两岸在征信领域开展合作,搭建信用信息沟通平台,为两岸经贸和金融合作提供保障机制,进一步推动落实ECFA后续协议的实施。另一方面,与台湾相比,大陆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2.
ECFA的签订与实施掀开了两岸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序幕,也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制度合作的新阶段。本文从制度安排、组织机构和实施机制三个层面,着重探讨后ECFA时代深化两岸银行业制度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殷存毅  张贤 《台湾研究》2010,(6):19-23,29
两岸经贸交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显现出贸易依存度很高的特点,但在产业合作层面进展有限,两岸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基本是两岸台资企业内部的循环,“台商与大陆当地产业体系关联度不高”。随着两岸ECFA的签订,两岸经济关系加快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敏 《台湾研究》2013,(6):60-61
2013年8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在云南丽江组织召开“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与海西经济区先行先试”为主题的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要针对今年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签订ECFA后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后,两岸服务业合作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局面下,如何在新形势下探索两岸服务业合作新模式、深化两岸现代服务业合作等两岸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2008年爆发并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与格局及诸多国家(地区)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影响与冲击到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两岸贸易出现大幅衰退,台商对大陆投资显著减少,大陆台资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与此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两岸经济关系结构的调整及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为海峡两岸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机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的形势下以及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协商与经济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并生效,不仅是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突破,推动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为未来两岸农业寻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在ECFA后续谈判或下一阶段的单项协议协商中,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ECFA对台湾农业的影响,对在ECFA框架下有效规范与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拓展两岸农业合作,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和代价最小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签署以及两岸产业合作试点项目推进,标志着两岸产业合作由纯粹的市场驱动进入两岸官方共同协商、协调和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如何顺应两岸产业的新变化,合理确定两岸合作新方向,有效推动两岸经济整合?是现阶段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中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两岸产业合作与两岸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陆成为台湾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所占比例超过80%以上,也是台湾的最大出15地,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带动了两岸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的两岸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也预示着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格局与新方向。本文实证分析,1994—2012年间两岸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背后影响因素,揭示两岸产业合作的方向与未来格局,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加强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正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变化:一方面,正在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外部需求急剧下降,并将引发全球产业的洗牌,两岸产业交流合作既面临挑战又存在机遇;另一方面,自2008年5月以来两岸经贸关系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积极变化,更将对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新形势下,研究和总结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积极探索未来推动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转型升级的思路,对于深化两岸经济关系发展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将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两岸金融监理合作备忘录(MOU)的签订为两岸金融监管合作拉开了序幕,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两岸签署了五个具有重大合作文件,包括:《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银行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海峡两岸证券及期货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和《海峡两岸保险业监督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两岸的金融监管机构合作机制的正式建立,也为两岸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0.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的两岸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即ECFA)。毫无疑问,两岸经济关系从此将进一步向更为全面、双向、常态化的方向发展,并由此进入到机制化与制度化发展阶段,这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ECFA签署之后,两岸关系的扩大和深化是必然之势,但由于方方面面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1.
苏美祥 《台湾研究》2013,(4):21-25,31
依据形成的动力机制不同,经济一体化可以划分为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一般而言,功能性一体化主要体现出经济体之间以市场机制为主导自然形成的经济密切互动的关系,而制度性一体化则反映出公权力在一体化中的主导作用。[1]ECFA的签署,开启了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新纪元,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进程实现了从功能性向制度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熊俊莉 《台湾研究》2010,(1):25-30,64
美国次级房贷引致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都受到剧烈冲击,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也不能置身其外,均呈现经济成长趋缓与外贸出口下滑的现象,快速发展的两岸经贸往来也遭遇挑战。然而,2008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出现了重大的积极变化,大陆地区陆续出台多项惠台政策协助台湾抵御金融危机,台湾当局对两岸经贸关系的政策思路也作了重要调整。在两岸均持开放态度并积极推动下.两岸经济关系将更加紧密。两岸经济合作将朝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方向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两岸经济合作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ECFA后台湾加速推进与国际经济体商签经济合作协议,美国重返亚太战略造成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局面更加复杂,台湾参与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在岛内备受关注,并成为台湾当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比较两岸征信发展现状,探讨征信平台对接的原则、主要内容和模式,构建运行机制,提出措施建议,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在诚信、规范、有序的状态下可持续发展。ECFA签署后,随着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两岸金融机构、商贸企业之间涉及票证往来、货款赊销与预付等相关信用业务也逐步增长,而征信作为信用管理的起点和基础的作用也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一系列协议签署与实施后,经贸交流迈入新阶段,但囿于岛内政治因素,短期内两岸经济整体合作深入推进很难尽如人意。同期,包括实验区、省市之间合作在内的两岸区域间经济合作稳步推进。进一步加快两岸区域间经济合作,实现其与整体经济合作进程的良性互动,可成为深化经济合作新的着力点。本文认为,两岸区域间经济合作前景向好,当前应通过构建点、线、面相结合、多层次推进的格局,提升合作水平与层次,助推两岸整体经济合作进程,探索出既遵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基本规律,又符合两岸现状的合作方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和地区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举措。2010年9月祖国大陆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几乎在同一时段,台湾地区也提出培育和发展六大新兴产业和四项智能型产业。综合分析两岸新兴产业的方向部署,不难看出二者既有相近之处也有各自的特色。基于两岸已形成的紧密型经济关系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共同需要,新兴产业应成为ECFA时代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两岸经济交流与世界经济发展情势密切关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是两岸经济交流的重要驱动力.它推动着台湾厂商冲破台湾当局禁锢,也为两岸合作提供了日益完善的条件,使两岸初步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8.
唐蕙敏 《台湾研究》2009,(5):19-23,31
在海峡两岸交流与发展过程中衍生的跨境犯罪问题已对两岸治安问题造成困扰,增加了两岸维持社会安全与秩序的成本。多年来海峡两岸在合作打击跨境犯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海峡两岸政治关系的特殊性,两岸制度化合作打击犯罪机制一直没有建立,导致无法迅速有效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19.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民族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领域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30多年来,基于中华文化的同根性,两岸经济合作持续发展,成效显著。与此同时,由于两岸存在的社会文化隔阂,经济合作呈现波动曲折的复杂状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尽管ECFA为两岸经济合作提供了相应的制度性保障,但在两岸社会文化层面没有得到有效融合情况下,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两岸经济摩擦与矛盾也将不断上升,进而影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只有不断推进两岸文化融合与经济合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两岸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台商大多采用离岸金融中心(OBU)方式融资,面对台资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引进台湾银行业有助于协助解决台商融资问题,也有利于拓宽竞争激慰的大陆市场。两岸签订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及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为台湾银行业带来新契机。台湾银行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策略伙伴进入大陆企业金融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利基客户,是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大陆消费金融潜力适合台湾经验,两岸银行业的竞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影响着两岸区域经济体共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