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虚拟财产是一项新型财产,因具有巨大的价值而被纳入现行法律所保护的财产范围,可被视为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中间类型权利,在法律适用上宜作特别解释.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私人的合法财产,具有继承法上的正当性,对网络虚拟财产继承进行法律保护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虚拟财产能否受到法律保护,这和虚拟财产自身的特殊性及其法律性质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就目前而言其争议声依然不断,因此虚拟财产在接受刑法保护上仍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为了规避在网络虚拟财产方面产生的一些犯罪理论争议,我们应及早认定法律是否为网民所掌握的游戏账号之类的虚拟财产提供保护,及这些财产是否拥有现实价值。因此,本文中将解释网络虚拟财产的含义,并着重分析这些财产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  相似文献   

3.
王静 《法制与社会》2015,(9):103-104
网络中的虚拟财产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如日中天和网络产生的繁荣昌盛,它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也变的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网路虚拟财产的侵权案件也日益繁多.本文第一部分为网络虚拟财产的概速,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显示手段开始,从法律保护层面提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体现网络虚拟财产需要被法律保护的重要性,表现在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虚拟财产自身价值的需要,是保护游戏用户的利益及平衡各个主体利益的需求,和法律本身价值和效用得以体现的必要;结尾,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不完善、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举证困难和虚拟财产的价值难以确定等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应当通过完善虚拟财产的立法、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责任、解决纠纷举证难度大等问题,从而实现网络虚拟财产在法律保护方面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4.
浅析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和继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亦 《法制与社会》2014,(10):274-275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拥有隐形的网络账户、博客等虚拟财产,但目前法律对于虚拟财产的保护及继承问题并没有加以规制,导致越来越多的网络侵权案件得不到法律依据的支持。需从虚拟财产该不该保护,该怎样保护,以及该不该继承,该如何继承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一套完整的虚拟财产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5.
《民法总则》第127条将网络虚拟财产规定为民事权利客体,尽管并未明确将其规定为物权客体,但是,从《民法总则》起草过程中的条文文本演进以及从逻辑推理上,都可以看出立法实际上是肯定网络虚拟财产是物权客体的,确认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时代的虚拟物,可以建立所有权.《民法总则》这样规定网络虚拟财产,增加了物权客体即物的种类,为网络企业和网络用户的虚拟财产提供物权保障,为网络交易平台服务法律关系提供物质基础的法律保障,同时也为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提供了法律保障,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虚拟财产伴随网络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使更多的法律人士也开始关注到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实践中,虽然通说已经承认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然而所依据的法律却各不相同,使得法律在虚拟财产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弹性,人们在就虚拟财产进行维权时无所适从,权益无法及时得到保护。我国法律对虚拟财产没有准确的定位,对于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玩家而言这无疑是不公正的。本文将对虚拟财产的性质,法律定位等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纯粹的的技术产物,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网络化的生活在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在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的基础上,也导致了诸多新问题的产生。2003年12月18日,我国首例盗窃网络虚拟财产案在北京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至此,网络虚拟财产首次进入了司法的视野,我国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也积极对网络虚拟财产展开了深入研讨。尽管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但是网络虚拟财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网络虚拟财产案件也逐渐增多,虚拟财产已不是一个虚拟的问题了,而是一个迫切需要法律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打击虚拟财产犯罪,有效的保护虚拟财产,关键在于网络玩家所拥有的游戏账号及游戏中的虚拟武器等能否被定性为刑法中财产犯罪中所保护的“财产”,是否有价值。这就需要对虚拟财产的法律特征做出明确定义。本文试图探究虚拟财产的性质,希望能对改善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非常有限的状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虚拟财产对传统法律带来了严厉挑战。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虚拟性、价值性、稀缺性、期限性、合法性特征,符合法律上财产的理论原理;并且基于将网络虚拟财产归类于知识产权、物权和债权体系的固有缺陷,以及在民事权利客体在当代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趋势下,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客体。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针对虚拟财产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术界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如何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基本理论、相关立法实践出发,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价值的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进行探讨,希望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理论研究及相关立法、司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现代社会创造出了虚拟的世界,应运而生的是人们通过网络世界创造出的大量的虚拟财产。虚拟财产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法律观念的挑战,也是对我国相关法律规范发展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对学界不同观点的分析以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的考察,阐明了虚拟财产的物的属性,主张运用物权的法律规范来解决由虚拟财产所引发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与网络有关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其中之一的就是网络虚拟财产。由网络虚拟财产引发的纠纷在逐渐增加,因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这就给我国司法实务界带来了诸多困扰和难题,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争议。尽管如此,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兴的财产形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及特征,特别针对网络虚拟财产在实施法律保护中遇到的争议加以分析和探讨,希望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研究及相关立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对于虚拟财产的立法在我国还是空白,关于虚拟财产的是否应纳入法律意义上的财产进行保护也一直存有争议。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公民将精力、智力和金钱投入到互联网,从而形成具有一定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财产。从这个角度我个人是支持将虚拟财产作为法律意义上的财产进行保护的,并且公证介入淘宝等网店的过世继承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办理此类公证,大体还是应遵循《继承法》、《公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但鉴于虚拟财产的特殊  相似文献   

14.
李静  魏英超 《法制与社会》2011,(20):95-96,109
虚拟财产纠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及法律问题,本文以网络虚拟财产具有法律上的财产属性为前提,结合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现状,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现有路径的剖析,最后主张通过刑法的立法解释的路径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与此同时网络虚拟财产纠纷案件也在逐年攀升。但由于当前对其立法上存在空白,学术界和司法界又就网络虚拟财产的相关问题存在分歧,导致了网络虚拟财产个案在实际的法律适用上存在争议。本文拟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和取得进行分析,以期对这种现实纠纷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不构成盗窃罪的刑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彰 《法学论坛》2016,(2):152-160
盗窃罪的行为对象为“公私财物”,因而实务中在认定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时存在争议.网络虚拟财产是否为“财物”,在刑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解释可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通过民法上对网络虚拟财产之概念和特征的分析以及对“物”的相关理论和对《物权法》相关规定的梳理和剖析,认为应当明确分别网络虚拟财产与本地虚拟财产的本质差异,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权利凭证,其法律属性为债权而非物权,基于物权法定原则,在无任何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网络虚拟财产不可以作为物权客体,亦不可以被扩大解释为财物,因此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兴的财产,虽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但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其所内含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决定了它与传统财产在本质上的趋同性,继而决定了它在未来的继承法中应该也必然占有一席之地。网络虚拟财产继承制度的构建需要解决理论上和技术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虚拟财产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财产。虚拟财产在社会上有对其需求的市场,通过交易可以将其转化为现实的金钱价值,拥有的玩家可以对其进行处分来实现经济上的利益。因此虚拟财产权是一种具有经济内容的民事权利,可归为财产权的范畴。但其与传统意义上的财产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又有着诸多的不同。由于虚拟财产具有虚拟性和现实性两种特性,这就决定了虚拟财产权是介于物权和债权之间的一种特殊财产权利。虚拟财产的获得主要是通过个人劳动和实际购买点数的方式获得,现实中也已存在虚拟财产与真实财产之间的市场交易,以及虚拟财产与真实货币的固定兑换方式,甚至还出现职业游戏人和游戏产业,可见,虚拟财产存在自身价值,应受到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与之相随必然出现了各种存在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其中虚拟财产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虚拟财产究竟是不是财产?若是财产,又是一种什么财产?在虚拟财产受到侵犯时,应该用何种方式进行法律上的保护?本文主要从虚拟财产的性质及法律保护入手谈谈自己的简单看法。  相似文献   

20.
网络虚拟财产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不利于对其进行保护。探讨网络虚拟财产在刑法中的准确定位以及对其应给予何种及如何给予适当的保护时,首先要解决网络虚拟财产的属性界定问题;其次要研究刑法对其加以保护的价值基础与现实基础;最后,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国外和地区的立法实践经验,通过修改刑法总则关于财产范围的划定、增设新的相关条款来加强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