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中国70年来文化建设始终围绕社会主义制度展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解决的是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决的是制度确立后文化如何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解决的是文化发展如何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进入新时代则着眼于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文化建设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也逐步从外在工具性目的向凸显自身目的性转变,从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时空方位和主要矛盾、国家总体布局和文化双重功用平衡以及文化的本质和目的层面总结了70年来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2.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20世纪初就提出的世纪性重大课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回答的首要的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用成功的实践和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地回答了这一世纪性重大课题。实践没有完结,认识没有穷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的研究还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如同马克思主义有三大来源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有三大来源,其中马克思主义是主源,外生的人类先进思想文化和内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两个支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进一步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思想文化,进一步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国工会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这意味着中国工会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文化责任,中国工会须积极发展和培育中国工人阶级文化,推动和促进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乃至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是树立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根本立场和历史态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结合与统一,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  相似文献   

6.
罗文东同志的新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以36万字的篇幅展示了作者近年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该书创新性地提出了"文化理念"的概念,在科学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念的内涵、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全方位、多层次地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体系和发展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大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在内外部分中都包括了"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理念列入中国外交政策坚持的原则,进一步充实、丰富了中国外交理论。"公平正义"理念与科学发展观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价值和意义 ?对这些问题只有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进行深入的研究 ,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 ,更好地解决现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更科学地回答人们的种种犹疑和困惑 ,从而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迅速崛起引发国内外的思考:中国的发展奇迹如何解释?中国的发展能否持续?如果说中国的发展成就是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取得的,上述问题又可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不行,是否还要坚持高举这面旗帜?舆论和思想理论界对此并不是都持肯定态度,尤其是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在这种情况下,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有针对性地回答这些问题,是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的顺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种丰富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地位更加突出,实际上已经被当作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作出了新的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有了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把依法治国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逐步深化。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其基本方面有系统发展:一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性的认识,拓展了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科学内涵;二是提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水平;三是提出"治国理政"新理念、新理论、新战略,对"发展起来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回答,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到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和确立促进了人的发展,它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维护其根本利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提高了人的能力;维护公平正义,促进了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度建设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坚持尊重群众实践、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要求;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既尊重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借鉴西方先进的制度形式;培育人的制度意识,形成制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观是对什么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认知体系和实践机制的总括。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习近平认为坚持和崇尚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价值所在;健全和完善中国民主制度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关键;中国共产党履行民主执政职能和提高民主执政水平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从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引擎动力;建立健全民主协商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并举的实践机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路径;以民主为价值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发展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制度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中,非正式制度具有明显的制度性作用。非正式制度中的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意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之间存在着密切相连的互动关系。政治意识形态的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先导,支撑着制度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必须注重对传统社会意识的改造,正确处理政治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意识之间的关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就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但根本的成就是催生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程波澜壮阔,经验十分丰富。以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可概括和总结为:改革开放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学说,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学说,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学说,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学说,创新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学说,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6.
文化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促进文化公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大致分为孕育和准备、概念提出和体系形成、不断丰富和发展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属性。一些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道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大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的力度、努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此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途径做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了新的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和谐世界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外交领域,实际上,和谐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域研究和谐世界涉及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和谐世界新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在与国际环境的互动上,采取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二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现行国际体系中践行共建和谐世界的问题;三是外促和谐世界与内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