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79年6月10日甘肃省天祝县石膏矿区将一头右前肢系骨粉碎性骨折的骟马用汽车送至我校家畜病院。经我们治疗约三个月,完全治愈,8月28日出院。大家畜粉碎性骨折是不多见的,特别是系骨的粉碎性骨折更少。兹将治疗经过介绍如下。 患畜8岁,系驾车辕马。在6月9日上午劳役时受惊摔倒,右前肢发生骨折。当地兽医作了简单治疗。临床检查所见:该马为重挽型杂种马,体型较大,营养良好,性情驯顺,对患肢注意自动保护。患畜右前肢高度跛行,有时可以看到蹄尖能轻轻着地,运步时三肢跳跃前进。右前肢蹄冠缘上有一较大针  相似文献   

2.
我园饲养的1只9岁雄性亚洲象,1988年1月8日患肩周炎,导致运动障碍,经用维生素B_(12)和维生素B_1混合抢风穴注射收到显著疗效。临床症状 体温36.1℃,脉博50次/分,呼吸6次/分,运动时右前肢拖拉前进,站立时免负体重,患肢肩甲部下沉稍外展,触诊肩臂肘关节区皮温较高,肌群紧张硬固,患肢较健肢长1cm,针刺反应敏感。精神稍沉郁,食欲和大小便不认异常。治疗方法 用维生素B_(12)5mg,维生素B_1200mg混合于抢风穴注射,每日1次,内服消炎痛1500mg,每日2次,经4天治愈。两年来未复发。  相似文献   

3.
发病过程及症状 野马在乌鲁木齐动物园饲喂干苜蓿,每天每匹平均给玉米、麸皮、油渣混合饲料0.5kg。1986年6月13日,2号2岁母马站立不安,不时前肢刨地,采食少,不饮水,至下午只排少量干硬粪球,仍起卧不安。临床检查,体温39.7℃,结膜潮红,舌苔淡黄,无肠音;直检直肠有少量干小粪球,其余触及到的肠管及膀胱空虚;第4日见站立时,后肢不时交替负重,前肢向前伸展,蹄尖翘起,蹄踵着地,卧地时四肢伸直,前肢蹄温微高,指(趾)动脉搏动明显,叩击蹄匣,反应敏感;食、饮欲废绝,排粪、排尿  相似文献   

4.
陈某1头役用4岁黄母牛,1990年6月11日因患舌神经不完全麻痹来院治疗。可见病牛想吃草而吃不到嘴内,如果把草填入嘴内也能嚼后吞咽下去,饮水不受影响,舌头伸不出口外,嘴也张不大。但体温、脉搏、呼吸、精神均属正常。口腔略有黄染,舌头略有肿胀,用针刺左、右颊部及上下唇,均有疼痛感,只是右侧较左侧反应较迟钝。  相似文献   

5.
水牛耻骨联合分离及坐骨骨折,8个月后恢复役力,临床罕见,现将所遇一例报告如下,仅供参考。病史与症状 我县东堡乡姜村黄定华家饲养的3岁母水牛,营养良好,体重约290公斤。1984年7月21日早晨放牧时不慎从高约3.5米的陡坡上跌落至一坑内,臀部先着地,两前肢爬于坑壁上,左后肢外展,右后肢屈于腹下。在人力帮助下立起,左后肢伸向前外方,不敢负重,行走时右后肢向外划弧,轻轻点地,近似三肢跃进;他动骼关节时发出“咯嘣”的钝性响声,直肠检查时因患牛狂动不安,恐加重损伤,而未强求,暂先按髋关节扭伤治疗和让患牛安静休息。7月25日复诊,患牛已3天不食不反刍,卧下困难,起立需人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述的普氏野马(Epuus PrzewalskiiPosilkov)共有4匹母马产驹,其中2匹新产幼驹发生佝偻病。这两匹母马的国际编号、马名和年龄为1244号、Valeke、5岁和1208号、Bruai、5岁。于1989年所产幼驹公母各1,编号准噶尔7号和准噶尔8号。症状及诊疗情况 准噶尔7号于1989年4月23日足月正产,该驹产后低头,精神沉郁,前肢腕关节粗大并屈曲呈“X”形,后肢跗关节内收呈“八”字形。站立时肌肉发抖,肢体软弱无力,呈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9月 1 2日 ,笔者所在动物园一头老年狍子出现渐进性消瘦和慢性化脓性感染 ,经治疗无效而死亡。经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证实该狍子长期受到肺丝虫与住肉孢子虫的混合感染 ,最终继发细菌性的全身感染而死亡。1 发病情况该狍子年龄较大 ,平时活动量较少 ,喜卧 ,营养状况一般 ;9月以来 ,表现渐进性消瘦 ,精神不如以前活泼 ,食欲下降 ,经常被其他狍子驱赶 ,头部常有一些经久不愈的小创口 ;9日发现该狍子跛行 ,捕捉检查发现其四肢蹄底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烂 ,右前肢及左后肢最严重 ,溃烂面大 ,累及蹄冠 ,可见多量絮状腐肉 ,两后肢跗…  相似文献   

8.
铜山县汴塘乡许阳村1头6岁母驴,其右后肢跖中部内侧长一形似鸽卵的囊肿。经病理组织学鉴定其为纤维瘤。此瘤体长9cm,宽6cm,高5cm。触压坚实,表皮显红色,渗出少量极恶臭的红黄色脓血分泌物。病驴不时啃咬患处。患肢蹄悬吊,不愿踏地,强迫运动呈三肢跳跃。 手术方法 患驴行右侧横卧保定。术部常规剃毛消毒和局部浸润麻醉。从患处边缘向内核次纵行切割,切至增生物中心,见有一蒜瓣样小骨质赘生物,用骨凿修平之,并用手术向外围健康部扩创0.5~1cm。然后用烧红的烙铁反复烧烙患处使形成焦疤,局部涂布煮沸的石蜡油。每隔3日术部涂敷碘仿甘油1次。加强护理,防止感染。1.5月后痊愈。  相似文献   

9.
1990年笔者在对一头实验牛施行脾脏切除术时,在正常的左腹部开口,按牛脾脏的解剖位置在瘤胃的左侧和膈的左脚触摸,未发现脾脏;经反复探查,脾脏似在瘤胃的腹侧囊和结肠襻之间。因脾脏不在正常解剖位置而未施手术闲合创口。今年初,该牛用双芽巴贝斯虫作感染试验时急性死亡,剖检尸体,对脾脏的位置进行了观察,与前述探查的结果基本相同。脾体的位置由瘤胃的左侧面完全移到瘤胃的右侧面,脾体被夹在瘤胃的腹侧囊与结肠襻之间;整个脾体几乎游离,只有脾门周围与左肾及瘤胃右侧面顶部的结缔组织稍有粘  相似文献   

10.
我部1991年12月从新疆马场接回的马匹中1匹瘦弱的4岁红骝马,边复壮边训练,于1992年3月26日进行驱虫。灌药后末见毒副作用,28日晚突然发病。病马全身颤抖,颈向左侧强直,大汗、喘气,呼吸困难,乱啃乱咬,卧地不起,经紧急救治,效果不好。隔日会诊检查:体温39.4℃,脉搏72次/分,呼吸36次/分。右侧卧,微屈体,阵发性痉挛,呈游泳状不自主运动,眼结膜红肿,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下唇松弛,尿淋漓,可视粘膜黄染,背毛汗渍,左肘头已磨破。翻过躯体左侧卧,痉挛稍轻,针刺全身无反应,肛门无回缩,不排粪。听诊脉搏平稳,呼吸粗厉,肠音微弱。诊断为疑似苏联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经治疗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
我曾遇到乳牛分娩后发生真胃移位的病例。病牛体温正常,瘤胃轻度臌气,四肢稍凉,精神不振,产奶量下降。大便量少呈淡黄糊状。右腹12肋缘下呈凹陷状,听诊无流水音及含嗽音。左侧第11~12肋,肩关节水平线下有一约15×20厘米的微突起,听诊有不规则挤压声,和有节奏的瘤胃蠕动音不同。直肠触诊,发现瘤胃背囊向牛体正中线移位四指宽度,而右侧腹胁部比较空虚。听诊瘤胃5分钟所见:每次背囊收缩后,腹囊收缩时,病牛表现痛苦,出现踏步和左右肢踢腹动作。白血球计数9800/立方毫米。脉虚大无力,口舌淡。对这类病例如不细致检查,容易误诊为结肠臌胀或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直肠脱出在断乳后的仔猪多见,多因猪舍潮湿、天气寒冷、慢性便秘或长期下痢所致。 治疗方法 用小绳将病猪两后肢进行倒挂或人工提起两后肢,将脱出的直肠用0.1~0.2%的高锰酸钾水(或凉开水)洗涤,如有坏死,在洗涤的同时清除坏死组织,洗净后,用左手食指轻轻进行复位,整复后,用左手食指固定直肠,在肛门周围用2%碘酊进行消毒,然后用9号长针头分别在肛门上下左右进行四点注入70~75%酒精(先后顺序不限),每点注射量视猪的大小而定,一般20~40斤小猪,每点注入5~8毫升,再大些猪可用8~10毫升,注射后,针孔用碘酊消毒,左食指继续固定直肠1~2分钟,拔出左食指,处理结束,放下小猪即可,一般不会再脱出。  相似文献   

13.
笔者就医以来临床上碰到二例耕牛胆囊炎疾病,因其临床表现形式与中兽医书刊报道有所出入,造成诊疗失误,特提出与同道共同讨论。临床反应病例一:本区仓屋榜乡岔口坳村6组姜某一去势公水牛,14岁,营养中等,于1979年3月7月发病,9日死亡,病程3天。主诉:病牛于7日始精神不安,回头顾腹,头低耳搭、食欲大减,大队兽医治疗2天无效。笔者于9号下午四时就诊,病牛食欲废绝,口、耳、角发凉,体温37.6℃,病牛呈左侧横卧,常回头右顾腹部、头颈伸直贴地,颈部抽搐,两眼微肿发黄,流泪不止,左腹胀满,喉中呃逆。  相似文献   

14.
脑血栓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但在动物极少遇见。1988年3月,锦州市北湖公园1只东北虎突然发病,根据症状、临床检验和尸体剖检,确诊为脑血栓。(一)病史和症状 该虎生于1980年,发育良好,采食量一向正常。1988年2月28日9时突然发病,病虎表现烦燥不安,啃咬门栏,继而站立不稳,倒地右侧横卧,不能起立;体温35℃以下,脉搏64次/min,呼吸16次/min;眼结膜及口腔粘膜淡红;心音较弱,节律规则;呼吸平顺,呼吸音弱,无干、湿性罗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四肢肌肉松弛无力,尾力显著减弱,右侧肢体针刺无反应;瞳孔对光有反射,光照时瞳孔缩小,两侧瞳孔大小不等;人接近时,虽能张口龇牙,但不能吼叫发声。  相似文献   

15.
猪阴囊疝在农村中常见,但阴囊疝继发膀胱脱入阴囊中而发生尿潴症的病例则罕见。笔者曾收治一例,现介绍于下: (一)临床检查 患猪体重约35市斤,膘情中等,体温38.8℃,呼吸、脉搏正常。主要症状是以阴囊部沿腹白线至阴茎包皮的稍后方,有一个似胃状的肿包,前后两侧小,中间大,右侧比左侧明显。系阉割后所引起。由于肿胀严重,患猪两后肢明显叉开,不愿站立,走路困难,卧地呻吟。触诊肿胀部位无热感,但在肿胀最明显的部位,皮肤紧张,皮下有波动的感觉。在阴囊去势时切口的痕迹线上,有两个坚硬的结缔组织结节,无移动性。听诊肿胀最明显处,没有听到音响,但在阴囊部和阴囊稍下方可听到微弱的小肠蠕动音。用18号牛用静脉针头穿刺肿胀和波动明显部位,流出带有尿臭的先是淡黄色后是淡红色和红色的液体,历时25分钟,约800~1000毫升。穿刺后肿胀显著缩小。确诊为猪阴囊疝继发膀胱脱。 (二)手术整复 采用仰卧保定。一助手固定两前肢,另一助手固定两后肢,然后用肥皂水冲洗肿胀部  相似文献   

16.
胸壁透创并发肺裂伤是一种急危症。由于空气经胸壁创口和肺破裂口进入胸腔,同时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胸腔,形成血气胸,造成严重的呼吸和循环衰竭。近十几年来,我校附属兽医院共收治13例胸壁透创病畜,其中并发肺裂伤的有2例,通过救治,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 白城市东风公社致富二队6岁青骟马,1976年4月28日上午11时,因奔跑被铁条刮伤,下午1时来院就诊。现症检查见右侧胸壁第8~9肋间胸外静脉上方约15厘米处,有8厘米长的创口,  相似文献   

17.
胸壁透创并发肺裂伤是 种急危症。由于空气经胸壁创口和肺破裂口进入胸腔,同时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胸腔,形成血气胸,造成严重的呼吸和循环衰竭,如不及时抢救或救治不当,伤畜不免因窒息或休克而死亡。近十年来,我校附属兽医院共收治13例胸壁透创病畜,其中并发肺裂伤的有两例,通过救治,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 白城市东风公社致富二队6岁青骟马,1975年4月28日上午11时因奔跑被铁条刮伤,下午1时来院就诊。现症检查见右侧胸壁第8~9肋间胸外静脉上方约15厘米处,有8厘米长的创口,创缘不  相似文献   

18.
胸壁穿透创的气胸,一般采用注射器抽吸。笔者曾用患畜自身排气法治愈一例。 (一)病例介绍 1984年8月18日,夏河县那义乡一合尼大队苏呼昂村的1匹4岁黑骟马来站就诊。主诉:该马于7天前被牛抵伤,在某畜牧站门诊部看了5次未治愈。临床见症:精神、食欲欠佳、膘情中等、右侧胸壁第8~9肋间、胸外静脉上方约4厘米处,有3×2厘米的创口(是某畜牧站门诊部缝合时留的引流口),空气自由出入胸腔、并流粉红色泡沫。呼吸浅表,60次/分、脉搏44次/分、体温38.5℃。内创口被部分缝合的外创口所复盖,形成内外创口斜对。胸下有30×25×5厘米渗出性肿块、指压呈面团状。 (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