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我省已提出到2017年比全国提前3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产业发展是关键。只有产业发展了、壮大了,小康社会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李荣灿 《党建》2021,(2):20-2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中,强调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这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为此,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要坚持制造强省战略,把基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推进一批工业强基项目,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经济转型升级。盐化产业是湖北省传统的重要千亿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产业集群之一。随着中国盐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湖北必须推进盐化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打造宣城现代产业之城,对于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体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要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科技创新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一动力,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代金融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血脉,要坚持金融回归本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人力资源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最宝贵资源,必须以人力资源为支撑,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要把科技,资本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有效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优质高效发展,进而建成宣城现代产业之城。  相似文献   

5.
受全球经济危机、国内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多重压力,产业转型升级如箭在弦,迫在眉睫。而产业间交融互动的产际关系,意蕴着化危为机、促进结构优化的出路在于科学发展,在于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本文以温岭为样本,剖析转型升级过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的依据、机理,进而提出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战略路径。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振兴实体经济重在做大做强制造业,深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有利于加快新旧动能转化,促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当前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互联网的崛起、数字经济产业集聚的加快以及政策支撑体系建设的跟进使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面临有利的发展环境,未来要从统筹"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加快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加快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几方面推进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7.
实体经济是一县、一省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也是加快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石所在。壮大湖北实体经济,要把关注点放在县域,激发县域实体经济活力。本文就如何发展县域实体经济,联系黄梅县实际,结合平时工作调研,有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8.
匡导球 《新视野》2012,(3):45-49
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发展符合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及现代服务业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它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合理的产业制度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为必要条件,依托企业在微观环境中的竞合行为得以实现。依据融合前后产品形态的差异,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发展可分为互补、替代、结合三种模式,其有序推进可不断催生新的产品类型,有效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期间,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三中心、四基地"建设,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初步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四川经济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0.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途径是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地处辽西北地区的阜新市作为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历十年转型发展,正逐步走上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的道路。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构建以接续替代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是阜新实现转型示范的关键举措。为此,有必要强力推进项目和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实现工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途径是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地处辽西北地区的阜新市作为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历十年转型发展,正逐步走上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的道路.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积极构建以接续替代产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是阜新实现转型示范的关键举措.为此,有必要强力推进项目和园区建设,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加快实现工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具有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推进江西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江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坚持工业强省战略,要实施“抢位发展、错位发展”的策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谋划发展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江西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13.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是一种产业发展导向或者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导向。现代产业体系,实际上是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系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新湘评论》2010,(7):15-16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是一种产业发展导向或者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导向。现代产业体系,实际上是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互相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系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简称“两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出台《关于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夏杰长 《前线》2023,(2):69-72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实践和发达国家工业化经验表明,实体经济是现代经济运行的根基,是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重要保障。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实体经济,不仅是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环节,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支撑。面向未来,从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释放服务业的融合效应、发挥数字技术的关键作用、更大力度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市场以及形成有利于实体经济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等方面发力,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林 《当代党员》2012,(11):40-41
在促进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变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重庆正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更需要利用现代服务业整合资源,推动制造业实现升级。但目前,重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度还不高,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制造业的外包业务少,直接影响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庆的制造产业发达,产业竞争力2010年在全国排名第七位,但由于大多数工业企业自我服务的情况比较普遍,运输、仓储、  相似文献   

18.
<正>总书记的话创新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要着眼于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2021年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强调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要求着眼于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贵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现代工业的发展规律表明,工业化进程是一个连续的演进升级过程,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和后发优势仅能改变其发展的方式与速度.目前,以民营制造业为主体的浙江工业制造业产业的升级、转型正在展开这一过程,其中不仅表现出典型的内生性自然演进发展的进化路径和特点,而且也具有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经济时代特有的跨越式发展特征.本文认为,深刻理解和认识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演进发展规律和浙江特色的产业升级、转型所具有的特定内涵,创新与完善新时期政府扶持、引导、调控区域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政策工具体系,是当前地方政府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增长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是以产业结构的合理变动为前提,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实现的,而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备性决定了政府参与产业优化升级的必要性.在对温岭制造业优化升级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政府在市场失灵、社会缺位的状况下,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的发展升级中,如何准确定位自身的角色并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