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露露  白紫微 《奋斗》2023,(8):70-72
<正>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指引下,“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5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10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之友》2023,(2):42-43
<正>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大国际经济合作倡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并提出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十年来,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强调,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郑重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长江经济带串联沿江11个省市,“一带一路”联通世界。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的重庆,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发展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4.
杜颖 《奋斗》2022,(3):42-44
<正>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2022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其中提出要“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使开放、包容、平等、互惠等理念深入人心。“一带一路”倡议所展现出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共建“一带一路”走过十多年历程,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继往开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坚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安全保障、合作平台、涉外法律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机制化建设,推动务实合作。通过建设更为畅通高效的互联互通网络、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提升共建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等方式,以新成效彰显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力和塑造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陈婷婷 《先锋》2023,(10):16-24
<正>“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十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镌刻下改变世界发展轨迹的深刻印记。面向国内,在积极推进区域重大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衔接融合下,不同战略位势、区位条件的城市如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上海和成都为例,本期“先锋会客厅”特邀相关专家、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处室负责人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仕荣  吴迪 《当代党员》2023,(18):31-32
<正>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正式提出。从愿景到行动,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理念落地,将愿景落实,“一带一路”建设逐步朝着高质量发展阶段演进,得到了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在中国和共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倡议从蓝图变成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最具包容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各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带来实惠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23,(18):37-38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有效促进地区互联互通,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此,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组约和汇编多位海外“一带一路”倡议亲历者的观察和思考,与读者共享共建收获。  相似文献   

9.
《先锋》2023,(10):28-30
<正>成都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之一、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贸试验区核心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成都高新区高水平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贸易规模稳步扩大,为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23日上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精神,研究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前三季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等事项。市委书记尹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和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5月10日对外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实践与中国的贡献》。从理念到实践,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中国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作出了哪些贡献?展望未来,“一带一路”还将给世界和各国人民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2.
黄建华  姚南  邓睿 《先锋》2023,(10):12-15
<正>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各国开拓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更为我国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开辟了开放发展新天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对成都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将在“一带一路”总体框架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牵引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发开放。作为我国南向西向开放门户,成都迎来开放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迄今已走过十个年头。截至2022年7月,中国已经同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这些国家之中,就有印度尼西亚。“远在两千年之前,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就有了友好的联系。”在受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印尼人民深受孙中山思想的影响,走上寻求独立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2023年10月18日,北京)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各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各国代表,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14日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受到许多国家与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成为国内外各界热议的重大话题。3年多来,各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性质、意义等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在广泛领域达成了共识;中国身体力行,积极与相关国家加强沟通,推进务实合作,取得了丰硕实践成果。这些共识和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强调,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下为习主席主旨演讲的摘要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4年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是关系中国发展和世界进步而顶层设计的国家战略,其本质是遵循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通过创新开放合作,形成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2013年提出以来,五年来已经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战略对接和政策互通、经贸投资合作、民心相通等多个领域取得初步成效。浙江是全国对外开放先行地,已经基本具备以“一带一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未来应通过实施“与”字型开放战略,重点在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上寻求突破,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中国首倡举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来自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等3个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130多个国家代表前来参会。“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