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此,应深刻把握中国政党制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内涵和新意。其内涵和新意即: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与执政党相对应的新型政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应真正发挥好参政党作用,应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参政党政党能力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下参政党政党能力建设具有特殊意涵。发展和教育好党派成员、培养好党派干部、建设好党派组织是参政党政党能力建设的基本环节。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是参政党政党能力建设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政党政治时代,显然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依赖于政党能力现代化,而在政党能力中,不仅是指执政党能力,也包括参政党能力,因此,作为我国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能力提升问题,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提升民主党派的政治认知能力,培养民主党派的自我提高能力,加强民主党派创新能力建设三方面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民主党派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以抛砖引玉,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新时代,我国参政党建设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要处理好领导与合作、执政党与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以思想建设为引领、组织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参政党建设的质量,充分发挥参政党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彰显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作为我国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描绘了宏伟蓝图,有利于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深入研究我国政党制度在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其不仅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还将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多种途径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参政党必须站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一以贯之地重视、加强履职能力与自身建设,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7.
参政党文化伴随着中国政党制度的产生而逐渐形成,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参政党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学习型参政党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参政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履职能力,有助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参政党文化体系,一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二要大力开展参政党历史教育,弘扬参政党优良传统和作风;三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才智;四要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8.
参政党作为参政议政的主体,是国家治理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成效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加强参政党参政能力的建设,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还存在政治把握能力亟待加强、民主监督乏力、参政议政水平有待提升、组织领导能力不足和合作共事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增强参政党的政党意识,提升参政党的政党理论水平,强化政治把握能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强化民主监督能力;拓宽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培养吸收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完善基层组织结构,重视构建学习型参政党,强化组织领导能力;推进党际党内和谐,促进民主协商,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相似文献   

9.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人才,其自身的性质定位、组成优势和主要职能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参与者,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汇集着一大批科技、知识、思想、资本和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在政党协商、参与政权建设、民主监督以及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政党协商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四个维度来看,加强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民主党派协商能力的具体内涵及要素体系,将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分为内涵性要素和外延性要素。对照这一指标体系,本文从增强政治责任、突出政党特色、加强主体建设、着眼协商制度建设四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提升民主党派协商能力。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强大的领导力、权威性主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广泛联系社会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助力。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彼此交融、良性互动中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都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促进,关系紧密。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在目标、政治纲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有着高度区别。应通过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互相促进关系,带动执政党建设对参政党建设的引导和示范,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统一战线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建党百年统一战线回顾与总结"十四五"时期统一战线各领域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思路与举措统一战线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实际效能研究统一战线如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社会结构变化与新的社会阶层领域统战工作的拓展与创新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侨务工作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统一战线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建党百年统一战线回顾与总结"十四五"时期统一战线各领域所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思路与举措统一战线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实际效能研究统一战线如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社会结构变化与新的社会阶层领域统战工作的拓展与创新新型政党制度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侨务工作研究  相似文献   

15.
政党协商制度设计转化成现实实践还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做支撑。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事关政党协商乃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是民主党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建设高素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把握好代表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加强代表性建设,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定位;强化专业性建设,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特色优势。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发挥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发挥强大利益代表优势,提高社会整合能力;发挥广泛汇聚人才优势,提高精英吸纳能力;发挥特色协商方式优势,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发挥良好合作关系优势,提高维护稳定能力。同时,发挥制度优势,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多党合作实践,提升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效能:加强党的领导,完善领导方式,提升领导水平;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提高参政水平;加强人民政协建设,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畅通参政渠道;加强政党协商和人民政协协商建设,要真协商、会协商;加强制度建设和执行力,为多党合作提供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和谐的政党制度提供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政党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建立在和谐的政党制度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重在建设,只有不断推进政党制度的建设,才能不断提升政党的和谐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法制建设; 提高对进一步完善政党制度重大意义的认识;充分发挥政党功能,创新执政党的执政方式和参政党的参政方式。  相似文献   

18.
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之内涵,厘清民主党派的政党属性,是建构中国政党及政党制度理论话语权的基础概念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存在和发展打破了西方关于"政党"的标签,突破了西方把政党之间的竞争选举作为民主政治的衡量标准和实现形式的思维定式,为确立政党协商的民主政治中国形式奠定了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同面临的政治责任和时代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中,中国共产党要发挥领导者的引领和主导作用;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主、客统一体,要发挥自身能动和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进程中,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同创建新中国,并参与国家政权巩固和国家事务管理,是名副其实的参政党,但阶级斗争妨碍民主党派成为参政党。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重启现代化,民主党派在协助中国共产党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又重新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因而被正式命名为参政党。由于中国共产党把改革开放之后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命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而习近平同志明确把民主党派进一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从发展趋势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将长期存在,伴随着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科学论断,当前我国参政党所面临的困境有:人才匮乏,智力优势、人才优势式微;政党意识淡薄,政治素质偏低;参政议政能力不足,民主监督尤为欠缺;政党之间趋同性日益严重,影响政党关系可持续发展;组织领导力、动员力不强,凝聚力、吸引力不足,社会知晓率和认可度低。依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探讨了我国参政党建设和发展的对策:要实现"长期共存"的目标,就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政治信念和理论自觉;就必须大力开展民主监督;就必须致力于参政党的自身建设;就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