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06,(3):24-24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中央党校中央党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13日创办于江西瑞金洋溪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学校在中央苏区只办  相似文献   

2.
1933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局集中中央苏区的党、团、政府、工会力量,在江西瑞金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共中央党校的前身。2023年3月,中央党校迎来了自己的90岁生日。值此重要的日子,让我们通过回顾中央党校的早期岁月,读懂“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  相似文献   

3.
《党建与人才》2001,(3):25-25
1924年5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立党校的主张。1925年10月,我党第一所党校由北京区委创办。校长罗亦农,教员有赵世炎、陈乔年等,学员多来自北方各地。经过几个月的党校培训后,有100多名党员从这里走向新的革命征程。中共中央党校于1933年3月在江西瑞金成立,当时称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第一任校长由任弼时担任。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中央于1935年11月在瓦窑堡恢复了中央党校,校长由董必武担任。1948年至1955年间中央党校称为马克思列宁学院,刘少奇担任院长。1955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称中共中央高级…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从上海的一座石库门和南湖的一艘红船出发,走过了90年苦难辉煌的历程。就在党诞生两年后,在安源就有了我们党的第一所党校;10年后,在江西红都瑞金,中央党校的前身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宣告成立;又两年后,党中央在陕北正式开办中共中央党校。  相似文献   

5.
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 1933年 1月迁入中央苏区以后 ,是否同中共苏区中央局合并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是不是中共中央主办的中央党校 ;中央党校校庆日应定在什么时间 ,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考析  相似文献   

6.
冯兵  钟以瑞 《党课参考》2023,(6):99-103
<正>中央苏区时期,为适应革命战争和苏维埃建设的需要,中共中央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党校的前身),大力培养训练党员干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党史教育。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党史教育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色,锻造了一批信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苏维埃革命斗争提供了骨干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党的建设是在这个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能动的实践.关于这一理论和实践所构成的党建学科,是我们各级党校的一门主课.党建学科在我们党和党的学校,长期以来形成了传统的优势.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过程中,毛泽东、蔡和森等早期共产主义者就十分注重研究建党理论和进行实践活动.1933年3月,党中央在江西瑞金成立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党校),就开设了党的建设课.在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党的建设被明确列为主课之一.建国以后,除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以外,党校党建教学一直没有中断.1977年中央党校复课时,校委确定党的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教学的一门主课,并确定学科名称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此后十多年来,党建学科在教学、科研上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史、  相似文献   

8.
《实践》2020,(5)
正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在艰苦的环境中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建立起了类型多样、系统有别、层次各异的干部教育培养体系。其中,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和苏维埃大学是中央苏区党政干部教育的"双星",成为当今党政干部教育的最高殿堂——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党校是在胡耀邦同志主持下复校开学、获得新生的。中央党校人,特别是经历那段历史的老同志,深深怀念这位老校长。十年“文革”中,中央党校处于停办散摊的状态,教职工队伍搞散了,连校舍都被拨给了别的单位。1977年3月初,党中央作出恢复中央党校的决定,任  相似文献   

10.
<正>党校因党而生、因党而立,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秘密武器。1933年“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在江西瑞金正式创办,1954年由中央到地方建立起高、中、初三级党校体系,党校教育网络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红色阵地”延伸到全国各地,为党培育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强调了党校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优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校、军校教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各地就有党校、党训班、随营学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有像样的党校、红大。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以后,党中央就正式建立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即抗大)。担任中央党校校长的有董必武、陈云、邓发等人,张闻天任马列学院院长(后并入党校三部),可见党中央对中央党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以人类解放为价值目标,经历了从萌芽到形成的跃升过程,具有自身的内在演进逻辑。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以革命民主主义的视角论述了人的解放理论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孕育了共产主义思想。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次从人本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视角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积极扬弃的人本主义与实现人的解放的现实运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在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基础上,对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实现途径与基本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共产主义是实现了人类解放的理想社会,标志着共产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位涛 《党史纵横》2015,(2):63-64
《共产主义原理》产生的时代背景《共产主义原理》写于1847年10月底至11月,是恩格斯为德国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第二个纲领草案。这个草案虽然没有公开发表,但却成为《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基石。《共产主义原理》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运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思想观,提出了初步的共产主义的观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吸收了19世纪早期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关于未来社会预测的基础上,开始逐渐建立自己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体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 《奋斗》2023,(7):6-15+2+1
<正>(2023年3月1日)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庆祝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同时举行中央党校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体教职工和学员,向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的同志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中央党校从1933年创办至今,已经走过90年光辉历程。90年来,中央党校为培养党的干部、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服务党和人民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回顾历史,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校要坚守这个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共党史学会曾于1982年1月在济南召开了“关于山东地方党组织创建时期若干问题讨论会”。讨论会依据新挖掘的资料集中讨论了与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有着直接联系的励新学会成立时间、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时间及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间与成员等问题,在许多重要问题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并统一了认识。例如:过去一致认为王尽美、邓恩铭等发起组织的励新学会成立于1919年底,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于1920年夏秋之交。经过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完成于1844年4—8月间,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关于古典经济学、共产主义和黑格尔著作的经济学哲学笔记。《手稿》是体现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著作,但在马克思生前并未发表,直到1932年才首次公诸于世,并由此引发了西方思想界长达几十年的"《手稿》热"。这部《手稿》因为是在巴黎完成的,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巴黎时期是马克思社会政治思想的转折时期。在此之前,马克思先是于1842年开始  相似文献   

17.
1933年6月25日,毛泽东在瑞金主持召开了瑞金、会昌、于都、胜利、博生、石城、宁化、长汀8个县贫农团代表大会。这时,我正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高级班学习,便与几个同学一起被派去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赫斯和青年马克思都曾在各自的早期论著中将共产主义做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但二人的划分标准和论述深度并不一致。赫斯的划分不是马克思理解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他把共产主义解释为一种实践的伦理学,而青年马克思却将共产主义看做是一种扬弃私有财产的现实运动。二人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在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以及论证方法上存在着较大异质性,赫斯的共产主义思想并未对马克思形成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平等观不仅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要义,也是共产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马克思的平等观经历了从法哲学研究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问题域上的转变,并在对共产主义理论认识的不断深化中,探索平等的内在精神。马克思指出,平等是共产主义政治的要求,人的全面解放是真正平等的落脚点,而无产阶级则是实现平等的现实力量。从共产主义思想发展的角度理解马克思的平等观,是深化对马克思平等思想认识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马克思提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重要思想为共产主义奠定了审美基础。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审美理想,这一审美理想也构成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现象的审美批判。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审美构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