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就开始了重建国家的探索。在“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目标提出之前,先后在特定背景下提出并实践过“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与“民主共和国”等目标。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治设计在20世纪40年代初即已成型并公布于众,只是由于国民党当局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发动了内战,中共的政治设计未能在全同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江西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祥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与会610名代表审议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条令,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63人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启了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就开始了重建国家的探索。在"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目标提出之前,先后在特定背景下提出并实践过"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与"民主共和国"等目标。以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19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创刊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1927年9月29日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30年9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中国东北1936年9月15日中共中央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4,(10):F0003-F0003
抗战时期,毛泽东曾经多次阐述将来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含义。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述了“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6.
方宏 《廉政瞭望》2006,(11):59-59
关于开国大典,人们的印象肯定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的那个最为盛大庄严的典礼,然而,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之先,还有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开国大典至今鲜为人知,但她确确实实是我国历史上甚为壮观的一页。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偏僻的赣南山坳小城——瑞金召开。从各根据地和白区来的与会代表达610人。大会通过了《宪法大纲》等,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选举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项英等60余人为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主席,朱德为红军总司令,并确定瑞金为红色中国首都。中华苏维埃共和…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的构想,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的演变历程.“三民主义共和国”设想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过比较,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8.
夏远生 《湘潮》2012,(4):50-56
"只有苏维埃能够救中国!"这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论断。当年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该讲话的中文版,书名也叫《只有苏维埃能够救中国》。  相似文献   

9.
刘勉玉 《世纪桥》2000,(6):47-49
毛泽东同志多次说过:“在江西根据地的斗争中,曾山同志是有功的.”曾山同志是第一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历任赣西苏维埃政府主席、赣西南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苏区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长、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委代理书记等职,对江西苏维埃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苏维埃运动史上享有很高的威望.其主要贡献是:成功地领导了官田暴动;指挥攻打吉安功绩卓著;最先提出按人口平分土地的正确主张;大力建设苏维埃,以人力物力保障反“围剿”战争;坚持游击战争,掩护红军长征,参与组建新四军.  相似文献   

10.
今年11月7日,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此,我向读者推荐一本由在江西赣南长期从事党史研究的舒龙、凌步机等同志编写出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这部长达40万字的著作,详细记叙了中国共产党在二三十年代,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全过程,全面论述了发展革命根据地、建立地方政权、开展军事斗争、制定宪章典法、进行经济建设、普及文化教育、改善人民生活以及介绍根据地人口、版土等情况。这是迄今为止一部史料丰富、考证详实的反映我们党早期政权建设的优秀史书。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作为己任。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充分意识到建立人民政权的重要性,在1927年4—5月间召开的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建立革命的民主政权。同年8月,毛泽东代表湖南省委要求中央放弃“国民党旗帜”,创建苏维埃式的工农兵政权;11月,在广东海丰县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明确宣布,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1931年11月7日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政权的第一次“开国大典”。共和国的主席是毛泽东。但这只是在全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预演。 18年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为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相似文献   

12.
11月7日,是苏联的“十月革命”节。70年前的这一天,来自五湖四海的众多优秀儿女汇聚在赣南闽西交界的瑞金,举行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全苏“一大”),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个尚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家,却是与蒋介石的中华民国相抗衡的“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它饱经磨难,而又含咀英华,孕育了一代治国安邦的杰出英才,其中最为夺目的是以毛泽东为首的湖湘儿女。据统计,在1931年11月全苏“一大”选出的63名中央执行委员中,湖南籍的16人;在1934年1月全苏“二大”选出的175名中央执行委员和36名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湖南籍的28人。他们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各个主要机构中担任着重要职务,是共和国各项事业的艰辛开拓者与卓越领导人。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它是在闽西、赣西南地方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杭理应享此殊荣。  相似文献   

14.
刘良 《党的文献》2001,(6):34-38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时 ,即曾提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政治纲领。大革命失败后 ,毛泽东首先提出以农村根据地和强大的红军力量为依托 ,建立苏维埃政权 ,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苏维埃政权目标的实现 ,以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绝非“左”倾路线的产物 ,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发展的进程和客观需要而提出、并不断创造条件建立起来的 ,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1931年11月7日下午2时,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的谢氏祠堂里正式举行。项英致开幕词,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写下了两句著名的题词:“苏维埃是工农劳苦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机关,是革命战争的组织者与领导者。”  相似文献   

16.
王钰鑫 《党史文苑》2011,(22):4-5,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主张。共产国际关于中国是否建立苏维埃政权经历了政策转变过程,即从最初的反对建立苏维埃到后来的提倡建立苏维埃、从建立地方苏维埃到建立苏维埃中央政府。应该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终建立与共产国际的政策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正>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革命形势的发展,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考虑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新中国的规划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毛泽东在设想和规划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其著作中多次使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国名。受毛泽东著作的影响,在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起草过程中最初使用的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名称。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的两种构想及实践选择",对于坚持"三个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思想"的构想,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的演变历程。"三民主义共和国"设想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过比较,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宪政,发端于孙中山创建中国国民党之初,尝试于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进行土地革命创建苏维埃政权之时,成熟于国共两党共同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之际。延安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不仅对中国新民主主义宪政提出了科学构想,而且创建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模式,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作为共和国民主之路的开拓者,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例如,他把“独立民主”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提出我们国家是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我们的政府是同人民协商办事的“商量政府”;用民主治国的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等思想,在现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