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历程和显著成就的科学总结,也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而继续奋斗的重要思想观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在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系决定的,广泛的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的政治发展始于政治体制改革,党的执政方式的调适起了突破性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则将再一次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奋斗并作出了那么多牺牲的党。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 ,植根于人民 ,服务于人民 ,过去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并进一步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对发展民主政治的领导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 ,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被中国人民选定的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所要求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就没有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 ,就没有社会主义及其现代化。党的领导 ,历来是同党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政治体制改革攸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只有循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促进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从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着手,实现三维度有机结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应立足于转型之际的现实国情,需要维护宪法尊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挥现有制度的内在优势,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实现政治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与法治化.  相似文献   

5.
陈元中 《桂海论丛》2008,24(6):35-37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十七大向世人发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庄严宣示:政治发展实质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调整,取决于政治价值选择,“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政治心理转型是社会政治总体结构转型的标志.当代中国政治心理转型的要求是,彻底肃清臣民意识的残余影响,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公民意识.为此,需要充分发挥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人民为本"的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心理转型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吉发 《前沿》2011,(1):18-21
核心政治是现代政治实践的主流模式,它表征着政治生活"主导结构核心化"的政治方式。随着阶级政治实践向核心政治实践的历史演化,人类政治生活也由意志政治向科学政治迈进,从而决定了人类政治思维从价值思维向实践思维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核心政治,推进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科学化,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认识达到新的高度,向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进一步坚持和实现人民民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健全民主制度,使人民民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展示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只有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方式方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来以争取人民民主、实现人民民主、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党政治和政党外交是当今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普遍现象,政党政治的普及为政党外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国际活动空间。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且政党外交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总体外交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政党外交,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从传统政党向现代政党转型,这是政党继续保持执政地位与实现国家善治目标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也毫不例外.中国共产党应认真从世界大党的兴衰中总结并汲取经验教训,深刻认识政党现代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借鉴现代治理与善治理念,不断提升政党的合法性,尽量拓展政党的包容性,努力保持政党的稳定性,强化政党治理的规范性,推动政党治理的互动性,增强政党治理的有效性,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从传统政党向现代政党转型从而实现长期执政必须选择的目标性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3.
政党认同是政治主体对政党的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其对政党做出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映和行为表达.政党领袖是以个人或者小集团形式出现的、并以其理论力量、人格魅力和实际组织经验为广大政党成员以及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公认的政党主要负责人.政党领袖是政党认同形成的魅力性资源,一个成绩卓越、品格高尚、魅力十足的政党领袖对于政党争取民众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党领袖与政党认同之间应该维持一个良性的互动.如果打破这种均衡,在政党认同中"人"的因素过大,而"党"的因素过小,则会造成对政党认同的扭曲,并出现个人崇拜盛行、政党组织发展不稳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4.
经历了九十年的风雨激荡,中国共产党在时代的洪流中实践着自身的逐步转型.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讨论的焦点问题.转型的逻辑、方式与表现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政治道路的选择与国家的发展.从中共执政之后的历次党代会报告内容以及历届党章的文本分析中,找出中共转型的基本表征,理解中共转型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借鉴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一些有益观点和做法,阐述了为什么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党校应如何完成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将建设学习型政党这一任务落到实处,以党校的工作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企业的建设,最终实现对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An efficient cadre appraisal system guarantees cadr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ll serve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According to the Progress in A China’s Human Rights in 2009 white paper,there were more than 2.9 million ethnic-minority cadres in China,accounting for 7.4 percent  相似文献   

17.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Central Committee released two documents on May 27 to standardize the Party’s internal rule-making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Party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18.
After the Party     
正How to keep young people involved in the mother of all sport eventsOn August 23,there was an unusual sight at the international arrival wing of Beijing 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as hundreds of people were waiting patiently,gaily waving red banners with welcoming messages on them."Women’s volleyball team,welcome back home,"said some.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全面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贯彻党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立意高远,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章落实到直属机关党的各项工作之中,积极开展以“学党章、懂党规、守党纪、强党性”为主题的学习贯彻党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学习…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认识:他提出党政分工以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权力加强制约,以防止个人集权、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出现;加快法制建设,强调党员必须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把实行法治作为共产党的基本执政方略。刘少奇对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向执政党的艰辛探索,为新时期实行全面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