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心存感恩     
正我感谢父母,生我养我,给了我成长的摇篮;我感谢老师,教育我辅导我,给予我认知的文化;我感谢同事,关心我帮助我,让我在异乡找到第二故乡的温暖;我感谢周围的每一个人,给我传递人间的真情、友情和亲情。一颗感恩的心永存心间。她,是黑暗中的火焰,给人们光明;她,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给人们滋润;她,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给人们  相似文献   

2.
正摘录:沮丧时,我引吭高歌;悲伤时,我开怀大笑;病痛时,我加倍工作;恐惧时,我勇往直前;自卑时,我换上新装;不安时,我提高嗓音;穷困潦倒时,我想象未来的富有;力不从心时,我回想过去的成功;自轻自贱时,我想想自己的目标。我要笑遍世界。这一切都会过去。今天我要加倍重视自己的价值。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3.
来吧,风!摇撼我,撕扯我!用你的疯狂,用你的粗暴。我挺立着。支持我的,是大地的爱。即使遍体鳞伤,我也绝不后退。我告诫自己:活着,腰要直,足要稳。来吧,雨!鞭打我,洗劫我,用你的阴冷,用你的狂野。我挺立着,支持我的,是大地的爱。即使枝折叶凋,我也绝不低头。我告诫自己:活着,不能有傲气,不可无傲骨。来吧,雷!轰击我,劈杀我,用你的狠毒,用你的肆虐。我挺立着。支持我的,是大地的爱。即使皮焦骨断,我也绝不乞怜。我告诫自己:活着,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本来,我可以躲在大山背后,闲舒地看风,在大地狂奔;瞧雨,在山川撒野;听雷,在长空咆哮。…  相似文献   

4.
<正>我性格开朗,爱交友、爱笑、爱闹、爱说话,是朋友眼中的"话痨"。2012年,我调到县纪委工作。我的人生从这一年的春天产生了变化。朋友小聚,对我的新工作充满好奇,不停地问这问那。居于工作纪律,很多问题我不能回答,鉴于岗位职责,很多问题我不可以回答。朋友觉得我"不直道""不够朋友",我觉得与她们相处令我烦心、让我不适,我开始害怕各种聚会。渐渐地,我们互相疏远,我的朋友圈越来越小,我感到孤独。"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是我的心情写照。第二年,我开始参与案件查办工作。我参与调查的第一个线索是某局用公款到娱乐场所消费的问题。我和同事对线索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了详细的谈话  相似文献   

5.
我叫吴钟华,今年73岁,退休前是外交官。由于工作原因,我到过天涯海角,常年身处他乡,但我的一颗中国心从未改变。北京精神的核心是爱国。我在职时,我的工作体现了我这个北京人的爱国心。退休后,我的生活仍充满祖国情。在外交部工作近40年中,最令我动情、令我终生难忘的,是我独  相似文献   

6.
我的党龄虽然不长,但我时刻记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改革开放的浪潮造就了我。前些年,有的老师,辞去工作,下海干起了赚大钱的买卖。有的经商,有的卖保险,还有的干起了非法的事。也有人找到我,诚恳地说:"加入我们的传销队伍吧,过不了半年,我一定叫你发大财!"他们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想发展我做下线,左一次右一次地登门拜访,都被我婉言谢绝了。我告诉他们:"我是老师,离不开学生。"我的心在说:"我是共产党员,不能放弃教育事业。"工作实践锤炼了我。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服从组织的安排,让干什么,就干好它,从不挑肥拣瘦。单位需要我当班主任,我尽全力带好这个班;需要我当科任教师,我和学生交朋友,教好科任课,小病轻伤坚决不下讲台。孩子们看我难受的样子,都劝我:"老师,您休息会儿吧。"我告诉他们:"我是老师,这是我的本份!"同时,我告诉自己:"我是共产党员,得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正27岁时我到了红岩1945年12月在重庆红岩,我初次见到周副主席。当时是张友渔带我上山的。王炳南、龚澎还考了我的英文程度,让我翻译了一篇《新华日报》社论。我翻完后,他们看我还行,就把我留下了。周副主席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是跟龚澎在一起的吗?"我说:"不是,我比她小  相似文献   

8.
宫维民同志: 我有个苦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走进市场我就担心,甚至无所适从,惟恐上当。因为我已上当多次。特别是不好意思砍价,也不会砍价。你能教教我吗? 白山市 陈玉昆 陈玉昆同志: 你这种苦恼我也有。同样一件东西,女儿买回来的价格往往比我买的要便宜不少,我问为什么,女儿说我不砍价。是的,我不砍价。我不好意思砍,也不会砍。我在明码  相似文献   

9.
我的老家在河北省丰南市,我很小就失去了母亲。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就知道八路军好,是共产党的队伍。1945年8月,我刚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 我的原部队是四十八军一四二师供给部粮秣科。我们科有一位比我长几岁的老大哥叫董沛然,他是河北省卢龙县人。在平日里的工作、生活中,他总是耐心地帮助我,体贴我,经常和我谈心,使我明白了很多革命道理。可是让我纳闷和不理解的是,领导认为我工作干得不错,他却总是找我的毛病。后来我才知道他是一名党员,因那时共产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我根本不知道谁是党员。  相似文献   

10.
关上房门,美丽的少妇陈晓丽自豪地摇了摇头,精神抖擞地朝着火车站的方向走去。 “都结束了。”她想,终于分道扬镳了”……而且,不是他离开了我,而是我离开他而去。这是我生命中第一次自我决定,也是我一生中最开心的事情。我高兴地对自己说:“我自由了”。我自豪地走了—一只拎着属于我的一只小皮箱子。我一边走,一边琢磨着:“现在我自己可以主宰我自己了,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高兴的话,我就去看五彩缤纷的电影,情绪好的时侯呢,我就  相似文献   

11.
美与同情     
有一个儿童,他走进我的房间里,便给我整理东西。他看见我的挂表的面合覆在桌子上,给我翻转来。看见我的茶杯放在茶壶的环子后面,给我移到口子前面来。看见我床底下的鞋子一顺一倒,给我掉转来。看见我壁上的立幅的绳子拖出在前面,搬了凳子,给我藏到后面去。我谢他:“哥儿,你这样勤勉地给我收拾!”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些事,经历多了,就豁然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讲道:比起"我丑、我胖、我穷、我土、我弱、我二、我内向、我自卑",其实,真正让人难开口的是,我努力。这让我想起来,那年冬天,开完教师节大会,我到校长办公室,为难地说:"校长,求你以后不要在教师大会上当众表扬我了,弄得我很不好意思。大家现在都用异样的、带有讽刺意味的眼睛看我。"那年,因为我带两个班的语文课,又是跨年级,带八年级和九年级,每天早晨有早读,晚上有半小时抽背,再加上九年级晚自习要考试,我常常会很早到校,很晚回去,我没有  相似文献   

13.
我从16岁就离开香港,去了美国上学。当时我是学校里面最年轻的大学生。去美国是我自己要求父母亲让我去的。当时我真的胆子很大,在美国我一个亲属都没有。我爸爸妈妈给了我机票以后,我以后再没有向他们要过任何钱。  相似文献   

14.
尤佳 《当代工人》2011,(15):50-50
别扭父女 我和我爸接触得很少,只有这样的印象:我小时候,管他要5元钱他给10元;我长大了,他时常问我钱够不够花。我小时候,他说有人欺负你,你就打他;我长大了,他告诉我儿子还是这句话;我小时候,他总是一身水泥灰进家;我长大了,他开始穿李宁耐克到处显摆。这就是我爸。  相似文献   

15.
这次大会,我最大的收获,是治了我的病根子。我在村里,大家都夸我能干,处处跑在头里。可是,我有一个毛病,就是不爱学习。人家叫我学毛主席著作,我就说;“搞革命,就得凭硬骨头。我从小就苦大仇深,  相似文献   

16.
王逸彦 《世纪桥》2010,(24):40-42
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是的,我应该是中国的一部分。我的一部分应该始终留在中国黄褐色的山岭上,留在她绿色的梯田上,留在她晨雾中依稀可见的岛上寺庙中,留给不少相信我或喜欢我的中华儿女。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21,(6):56-57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正在积极申请入党的大学生。最近,党支部书记和我谈心时,指出我跟同学相处不睦的不足,希望我能改善人际关系,更广泛地团结同学。对此,我有些不解:申请入党是我个人的事,这跟团结同学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是不太合群,但那并不等于我不想跟同学们搞好关系,而是因为班里的有些人故意冷落我、孤立我。  相似文献   

18.
这部书稿完成的时候,我已经109岁了。我以前说过"上帝把我忘记了",把我遗忘在世上了。感谢上帝,让我在这个年纪还有一个清晰的头脑和思考能力。虽然我对个人生与死早已淡薄,但我所记忆的历史还在前行。……85岁时,我从办公室回到家里,工作和思考是我生活中的最大乐趣:我比以往更关心中国的发展和走向;关心整个世界不断出现的变化。我一直关心中国,我希望中国会变得更  相似文献   

19.
百善孝为先     
<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诗经》中有这么一段话:"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意思是父母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父母的恩情如天一般,大而无穷,怎么报答得完呢!一直以来,中华民族号称礼仪之邦,其实质是以孝行为基石。孝是最基本的道德观念,所以出现古语"百善孝为先""百行孝为先"。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滴露珠,滋润着美丽的苗圃。当蓓蕾绽开青春的笑脸,露珠的生命也正在干枯。但,我并不悲伤——我自豪,我做了花儿的乳母。我是一寸泥土,把种子育成幼苗托出。当幼苗长成参天大树,泥土仍默默地铺在原处。但,我并不悲伤——我幸福,我是栋梁的立脚基地。我是一支蜡烛,照亮勤学者的征途。当它打开知识的宝库,蜡烛已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珠。但,我并不悲伤——我的光,已闪烁在有志者的双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