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昆 《理论与改革》2012,(5):117-120
在现行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中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立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只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才能做到人民当家做主,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和实现人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实现人民对政府的监督,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错用。只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制度,坚持依法执政,通过国家政权和法律管理国家事务,才能保证党的执政地位稳固,才能使国家稳定发展。在现阶段的中国,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最稳妥可靠的途径,舍此无他途。  相似文献   

2.
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政体是作为现代民主政体两种基本类型之一的人民民主政体.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完善现行人民民主政体,而非将其彻底否定,以自由民主政体取而代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坚持、发展、完善人民民主政体的原则.中国政治体制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一种新型的人民民主政体,即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人民民主政体.  相似文献   

3.
论市场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意义中共广东省委党校陈文椿一、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必须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各项公民权利,享有管理国家和企事业的权力。但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往往...  相似文献   

4.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高度物质文明,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社会主义民主,三位一体,方能构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度社会主义民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国体方面说,指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真正作了国家的主人,在国家政权中居于统治地位。二是从政体方面说,指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有效地组织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管理国家的政治形式。三是从广泛社会生活方面来说,指把民主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展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使人民从间接当家作主向直接当家作主逐步过渡。我国的民主制度从根本上讲,虽然是优越的,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所无法比拟的;但在  相似文献   

5.
高放 《理论探讨》2004,34(6):9-11
施九青的<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具有重大理论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它开创性地提出了构建"纵横四位一体"("纵",即中央、省地市县乡、基层单位、个人;"横",即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团体、经济文化组织)的政治运行机制体系的设想.在当代中国,完善、优化政治运行机制,核心问题是理顺民权、政权、党权的关系,克服苏联模式的弊端,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既坚持又完善共产党的领导,进一步发挥多党合作与人民政协的作用,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也是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提出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性现象的揭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党的十六大明示的中国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路向。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发展目标,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经验和客观规律,进而解决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民主观念淡薄的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后如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重要问题.这是对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治体制是指国家政权组织管理的形式以及相应的制度,它是国家制度的具体体现,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要改变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而是我国具体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调节与发展。第一,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和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明我们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管理原则,这就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它是我们党在夺取政权后按照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建立起来的。但是在政治体制上,长期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也沿用了革命战争时期军事体制的某些做法,因而形成了一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一切方面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同时由于这种政治体  相似文献   

9.
实现人的主体性建构即人民当家作主,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真正确立了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当家作主的地位,确保按人民的意志配置和使用政治资源,最终实现公民现代主体性政治人格的全面塑造。  相似文献   

10.
歙惠 《求知》2002,(11):65-6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力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必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1.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说到底是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扣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执政的历史职责和使命。为了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正确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决相信、紧紧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2.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现级段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能够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主要通过国家政权形式来管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事务。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也可以说就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范畴,同时对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全面规划。十五大报告在论述上述纲领和政策时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人民奋斗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阻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中 ,政治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与法治化。然而 ,我们国家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能否突破这些障碍成为政治体制改革整体推进的关键问题。本文即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初步分析 ,以形成对政治体制改革阻力结构的基本认识。本文认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着路径依赖性、文化阻碍、后发展特征的束缚等阻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不仅意味着人民通过自己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而且,还要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实行民主,由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事务。由于种种原因.所致,后者一直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短板"。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就需要以上两个领域相辅相成,才能完整地构筑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群众参与决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关银凤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民主和法制、纪律不可分,这是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步骤。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民主政治就是把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和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制结合起来,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先要求建设高度的民主。因为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伟大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高度民主的真谛就是要在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上,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实行民主管理。我们之所以要强调高度的民主还因为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行政学院金太军同志撰著的《政治体制改革》一书,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重大决策研究报告集”的重点书目之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之际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作了科学界定,认为政治体制是以国家立法、行政、司法等政治权力的配置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内容,由各种政治组织、设施及相应的政治和法律规范构成的社会———政治体系,它以实现既定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为职能,以巩固和发展该社会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为目标。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则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其具体内容有: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要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对我国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后,在苏共领导下,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苏维埃国家政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受了严峻考验,但也有一些历史教训,主要是由民主制走向集权制,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因此,恢复和完善民主政治原则,成为列宁晚年政治体制改革设想的核心问题。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实现人民共和国的基本目标;科学认识和正确处理党与国家的关系、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有效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等。列宁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设想虽未实现,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