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渐打破,农民工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农民工是联系城镇与乡村的纽带,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存在着诸多难点,目前应该尽快建立农民工的大病保障和工伤事故保障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逐渐打破 ,农民工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农民工是联系城镇与乡村的纽带 ,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存在着诸多难点 ,目前应该尽快建立农民工的大病保障和工伤事故保障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是联系城镇与乡村的纽带。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 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存在着诸多难点,目前应该尽快建立农民工的大病 保障和工伤事故保障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生存权和发展权视角下农民工权利保护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工最深层次的问题是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农民工的生存权主要包括生命权、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农民工的发展权主要包括受教育权、参与权和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权。分析农民工权利保护的机制,如农民工权利的利益表达机制、社会救助机制、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法律机制、政府的行政保护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探讨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的路径选择,以向决策层提供建言。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在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农民工的各种社会保障严重缺失,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应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将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纳入法的规定,建立分类分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穆森 《世纪桥》2008,(3):53-53,69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农民工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才能不断促进农村刺余劳动力向社会转移,才能带来我国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目前,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建立农村劳务输出公司;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扩大资金来源渠道;采用分类分房办法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障碍和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存在的困境以及社会上存在的主客观性问题是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障碍,而要使农民工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拓宽多种渠道:一是农民工自身要提高素质,自主加入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各级政府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以利于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吸纳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劳动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农民工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是新兴的社会阶层,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我国对农民工劳动权实现的保护力度不够,他们的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权和社会保障权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利于农民工个人及其子女的全面发展。如何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的实现,在我国当前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申长永 《世纪桥》2007,(8):39-40
农民工是指拥有农村户口却离开农村,在城镇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劳动者,它具有过渡性和边缘性的特征。建立、健全农民工保障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防范市场经济风险、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需要。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一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农民工保障制度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当前应建立全民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0.
陈瑞英 《党史博采》2006,(10):29-30
劳动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权利.农民工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是新兴的社会阶层,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我国对农民工劳动权实现的保护力度不够,他们的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权和社会保障权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这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不利于农民工个人及其子女的全面发展.如何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的实现,在我国当前是一个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柏骏 《唯实》2011,(6):77-81
农民工对城市发展和社会改革起到了巨大作用,但现实社会中,其劳动收入却得不到公平的法律保障,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这影响到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引起农民工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甚至导致恶性案件的发生,对社会治安构成潜在威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农民工基本生活与社会保障制度缺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应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建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是推进城市化、扩大内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存在着政府、企业(雇主)和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之间的不同利益主体。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关键性因素是协调好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发挥政府在利益博弈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来杰 《学习论坛》2005,21(1):67-70
近年 ,随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 ,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也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是 :转变观念 ,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吸纳农民工进入城镇社会保障网络 ;建立分类分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农民工在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保障权益的缺失,这构成社会保障领域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对此,我国形成了三种政策建议: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体系,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保体系,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保体系。三种政策方案各具优劣。现阶段,建立整体上归属农村社保体系,同时又能彰显城市农民工自身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我国农民工问题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学习月刊》2009,(18):88-88,104
一、尽快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机制 建立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机制,是把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因为这一问题不解决,不但无法实现对农民工应保尽保的要求和目标,反而还往往造成退保而使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关系的链条中断的状况。这就损害了国家整体利益,侵犯了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因为本应转移到农民工流入地的企业缴费部分不转移,无疑是流出地对流入地社会保险基金的截留和侵占,是对流入地不负责任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07,(6)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一个战略性课题。处理好农民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江苏省昆山等地的实践已经证明,应对农民工问题要靠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涉及农民工的基本制度建设有:建立、健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民工的双向流动机制,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构筑农民工与流入地城市的协调发展机制等。  相似文献   

17.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和和谐社会构建问题都是目前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阶层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而当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严重损害,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缩小贫富差距,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发展,必须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的就业特点是失业率高、流动性强、就业风险大、受伤害的几率高等,农民工缺乏社会保障将会引发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等多方面的意义。目前,迫切的任务在于建立农民工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9.
邹农俭 《湘潮》2007,(6X):1-4
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是一个战略性课题。处理好农民工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江苏省昆山等地的实践已经证明,应对农民工问题要靠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涉及农民工的基本制度建设有:建立、健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农民工的双向流动机制,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构筑农民工与流入地城市的协调发展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建立经济利益调节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志刚 《新视野》2005,(6):11-14
社会不和谐现象突出表现为贫富两极分化.建立经济利益调节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建立该机制要遵循促进经济活力、保障公平和发展成果共享的原则.建立经济利益调节机制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市场机制、税收机制、财政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