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刑诉法在吸收司法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制度作了重大修改,扩大了检察机关诉讼监督的范围、增加了诉讼监督的手段、明确了诉讼监督的效力、完善了诉讼监督的程序。但是,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制度尚存在诉讼监督范围不能覆盖全部诉讼活动、对有些诉讼活动缺乏具体的监督手段、诉讼监督的效力缺乏全面保障、有些诉讼监督的程序不完善等问题。要完善检察机关的诉讼监督制度,应当扩大诉讼监督的覆盖范围、丰富诉讼监督的手段、明确所有诉讼监督的法律效力、完善各种诉讼监督的相关程序。  相似文献   

2.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性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它与海洋环境公益诉讼以及海事诉讼等诉讼类型的关系。在规范层面上,因解释论立场的不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可以理解为从属或交叉关系,在效力和结构上则相应形成两种结果。两者诉讼顺位的确定要从现实操作的便利性出发,对同一损害,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应优于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对不同损害,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与海洋环境公益诉讼可并行。在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海事诉讼的关系方面,应根据海洋生态环境损害的来源不同、范围不同适用不同的诉讼规则,并且在海事诉讼规则适用过程中应当有机融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诉讼规则,实现某种程度上的"绿化"。同时,预防型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属于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与救济型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并行,两者之间的具体衔接方式应以诉讼进程的实际状态为准,并可以参照预防性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规则。  相似文献   

3.
辩护律师具有广泛的诉讼权利,承担严格的诉讼义务;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和独立的诉讼职能;能够影响诉讼的结局和方向。因此,辩护律师的诉讼地位只能是独立的诉讼主体。  相似文献   

4.
公益诉讼中,公益诉讼当事人的适格与否、公益诉讼当事人权益的保护这两大问题,对促进公益诉讼制度的合理化与合法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探讨公益诉讼当事人适格问题和其诉讼地位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不完善的公益诉讼制度对公益诉讼当事人的影响,认识到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保障公益诉讼当事人的权益是十分必要的,如此,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公共利益在诉讼层面才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5.
关于加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在立法上的缺陷和一些执法中的原因,当前存在一些制约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的不利因素。应从落实诉讼监督地位,理顺诉讼监督关系,细化诉讼监督规则,规范诉讼监督行为,增强诉讼监督意识,提高诉讼监督水平方面加强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6.
小额诉讼制度是简易程序的扩大适用 ,其诉讼形式比简易程序更为简便。诉讼效率、诉讼经济、诉讼民主是其理念基础 ,我国应确立小额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目的受诉讼价值观的制约,不同诉讼价值观下,立法者所设立的诉讼目的存在差异。而诉讼价值观又是诉讼文化的中心概念,不同的诉讼文化决定了诉讼价值观的不同,所以对民事诉讼目的的研究必须深入到诉讼文化层面。影响诉讼文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民族文化传统、诉讼意识的积淀以及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代的受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制约的社会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规定过窄,阻碍了消费公益诉讼发挥应有价值。基于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扩张的理论,消费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呈现广泛性的特点。公民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可以弥补“官方组织”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不足,充分发挥律师在消费公益诉讼中的作用。应在借鉴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的基础上,确认公民具有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资格。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问题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流问题,学者开始了经济(法)诉讼问题的理论研究,其主要的理论包括:一是“经济诉讼属于民事诉讼”的观点,即“民事诉讼”说;二是“经济诉讼属于行政诉讼”的观点,即“行政诉讼”说;三是“经济诉讼是独立的”的观点,即“独立经济诉讼”说;四是应当将“经济诉讼”正名为“经济法诉讼”的观点,即“经济法诉讼”说;五是“经济诉讼属于公益诉讼”的观点,即“公益诉讼”说。  相似文献   

10.
模式的概念应从事物或行为的特征概括或抽象中探寻。在考察诉讼模式时 ,我们有必要从诉讼起源入手分析 ,总结诉讼本质特征 ,找出诉讼模式立论的基准点 ,进而以程序理念为指导思想 ,结合考察诉讼的结构、诉讼主体的职能和素质 ,以及具体的诉讼制度抽象出诉讼模式的基本构成 ,为我国具体诉讼模式的构建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诉讼效益的形构要素与形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把诉讼效益理解为诉讼系统与社会大系统高度整合的结果状态 ,那么诉讼效益的形构过程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系统。它由一系列结构要素互相联系、密切配合、共同作用、综合形成。这些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诉讼主体、诉讼目的、诉讼型态、诉讼机制、诉讼效果等 ,它们在诉讼效益的形成过程所起的作用不同 ,但都是诉讼效益形构中不可缺的因素。如何优化组合这些要素 ,使之产生更大、更好的诉讼产品 ,便成为司法合理化、诉讼效益化所着力探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衡量一个社会法治水平的尺度不是诉讼率的高低 ,而是诉讼对纠纷解决的能力。我们在充分正视诉讼对于法治意义的同时 ,心须清醒地看到诉讼对社会的可能的负面影响。诉讼本身的特性以及不适度的诉讼率都会产生诉讼负效益 ,因此 ,当代中国应对诉讼的功能持理性的态度 ,采取适当的措施 ,使诉讼保持适度的发展比率。  相似文献   

13.
欠缺诉讼能力当事人诉讼行为效力是指具有诉讼权利能力而不具有完全诉讼能力的人所实施的诉讼行为 ,因其缺乏诉讼行为主体生效要件 ,在诉讼法上产生何种法律后果。我国应当从司法公正与程序安定、诉讼效益的平衡、对当事人保护与制裁的平衡等角度出发 ,构建我国的诉讼行为规则  相似文献   

14.
诉讼行为是构成诉讼过程的基本因素 ,离开了诉讼行为 ,也就不存在诉讼和司法过程 ,同时 ,诉讼行为还是诉讼主体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对诉讼行为的涵义、特征、边界等的界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它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群体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群体诉讼是为解决多数人纠纷所设计的一种当事人诉讼制度.群体诉讼主要有四方面的价值:节约司法资源、平衡冲突双方诉讼能力、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稳定.我国的代表人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处于"休眠"状态,表现为适用范围过窄、诉讼经济原则得不到体现、诉讼代表人和被代表人之间权利不均衡、司法不独立.完善我国的群体诉讼制度,可以通过借鉴美国集团诉讼,完善现有的代表人诉讼制度和配套制度--团体诉讼制度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诉讼程序经济指诉讼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 ,即诉讼主体以最低成本或耗费获取最大收益 ,包括诉讼程序规范层次上的与运作层次上的经济。市场经济必然要求诉讼程序经济 ,程序经济可以缓解司法资源稀缺与诉讼纠纷日渐增多二者之间的矛盾。诉讼程序经济与诉讼程序公正既对立又统一 ,都是诉讼程序要促成实现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7.
论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与程序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迫切需建构公益诉讼制度,确立人民检察院以及一些社会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当事人资格.诉讼信托理论是解释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扩张的理论依据,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对实体法律和诉讼法律实施监督最完整、最丰富的体现.为构建公益诉讼制度,诉讼立法需要在总则有关的部分对公益诉讼的可诉范围、诉讼主体资格、程序规则以及判决效力范围等方面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8.
示范诉讼是一种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兼具示范功能、试验功能和指示功能.在域外,示范诉讼有契约型示范诉讼、职权型示范诉讼和混合型示范诉讼三种类型.我国有必要引进示范诉讼制度,在程序设置上重点参考契约型示范诉讼,并尽量避免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反垄断法若要真正承担起通过制止垄断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任,就应当为消费者权益建立多种有效的诉讼模式,集团诉讼便是其一.我国现有的代表人诉讼虽与集团诉讼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不同.代表人诉讼是基于民事诉讼法的一种诉讼模式,已不能适用于反垄断领域中的集团诉讼.反垄断法引入集团诉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诉讼要件是法院为进行本案审理及判决所必须具备的必要条件,其解决的是已经成立的诉讼是否合法的问题。从涉及的具体内容来划分,诉讼要件可以分为关于法院的、当事人的和诉讼标的的三种类别。诉讼要件适用的调查原理以职权调查事项和诉讼障碍事项而不同。在审理顺序上,诉讼要件与本案实体要件应采并行原则,不同诉讼要件之间应采从抽象到具体的顺序。诉讼要件是否具备应在最后一次言词辩论前进行判断。欠缺诉讼要件应以诉讼判决的方式予以驳回,同时诉讼判决应具有既判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