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夏时节.南门峡水库碧波荡漾.水天一色.却藏滩里流金溢彩.油菜花香。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地处脑山地区的互助县南门峡镇西山根村.一群群村民正忙碌在青翠欲滴的荷兰豆田地里.从他们爽朗的笑声和热烈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今年又是一个喜获丰收之年。  相似文献   

2.
九百格     
世界上总存在着那么一些看似没头没脑却又毋庸置疑的事实。比如身上三种颜色的猫一定是母的.又比如人生只有900个月。 什么?人生只有900个月?!事实上,你可以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够了。每过一个月.就在一个格子里打钩。你全部的人生就在这张纸上。你会因此有一个清晰的发现:你的人生是如何蹉跎的。  相似文献   

3.
陈正万 《学习月刊》2010,(14):27-27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创造了一个伊甸园式的大观园.园之美丽正如贾元春的诗句“天上人间诸景备”,园里住着宝玉和一些冰清玉洁的女孩子们,他们亲密相处,无忧无虑,修身怡情。读者尽管不能像宝玉那样与她们朝夕相伴,但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总象就在身边,总是那么“清爽”。  相似文献   

4.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灵活,手勤脚快。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中剃发沐浴之后,就变成了干净利落的小沙弥、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因势利导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法师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  相似文献   

5.
<正>孩童时期起,我就无数次从父母与老朋友们谈话中听到“红岩村”这个名字,它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虽然当时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谈的内容,但从他们激动的表情和兴致勃勃的情绪看,我猜想那里若不是一个很有趣又很好玩的地方,就一定是一个令人神往又非常重要的场所。  相似文献   

6.
春天的启示     
有一个美国的棒球冠军,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孩子去郊游。在一家农场的庄园里,他们参观了一个大鸡圈。奇怪的是在这个鸡圈里,有一只鹰混杂在其中。按理说,鹰是抓小鸡、吃小鸡的,在美国,鹰是成功的象征。棒球冠军觉得非常奇怪,就问庄园的主人。主人告诉他:这只鹰它被从野外拾回来的时候还只是一个蛋.是放到鸡圈里孵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查尔斯小时候常在父亲的杂货铺里帮忙。杂货铺里有一个对妻子不忠的人。伙计们都叫他“堕落的老家伙”。查尔斯和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个“老恶棍”,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  相似文献   

8.
阿沉 《廉政瞭望》2014,(21):76-76
我的一个朋友,在县城里当公务员,不过也只是最小的那个职位。然而她小时候却是个多才多艺的主。如今,她在这小小办公室坐着,身体是孕育子女后发福的形态。偶尔和同事七嘴八舌地扯些八卦日常.平日里也总要仰人鼻息。但她心里却有个艺术梦并没有泯灭。当初我去她家做客,她兴冲冲地把我拉到一旁卧室。从床底拖出一个纸箱子给我瞧,里面是她从报纸上剪下的图片。水墨画、油画、水粉画、剪纸……各色都有。说到底,她是一名收发室的职员,整天在办公室也不过就是与所有单位里的同事订的报纸打交道.把报纸像邮递员投信箱一样投进一个个小格子里,偶尔多出一些,就进了她的报纸扎里。她捆扎报纸的技术也是一流。  相似文献   

9.
他们从最基层走来,地头、讲台、车间;他们是最普通的平凡人,教师、农民、环卫工人;他们拥有一个光荣的身份:党代表。平凡人,平凡事,虽无豪言壮语却一样感人至深.虽不惊天动地却一样可歌可泣。 一滴水.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这里,我们给读者讲述几个来自基层党代表的平凡故事.他们人生的境界,在平凡中升华,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共产党员的独特魅力和动人风采。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01,(3)
中国人大都知道毛儿盖这个地方。而毛儿盖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就在那块弹丸之地上,张国焘曾拥八万精兵而自重,与在长征途中连遭强敌围追堵截的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南下北上”之争。党内路线斗争,同样是风云激荡,杀机毕现,刀光剑影……  沙窝激烈的论争 在接下来的一天多时间里,毛泽东、张闻天、朱德、周恩来、博古像走马灯一样来住所找张国焘谈话。但张国焘和他们除了争吵还是争吵,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有一个人是愉快而去的。   第三天中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出发前往毛儿盖。张国焘送他们走后,又召见了驻扎…  相似文献   

11.
从前,居住在大杂院里,谁家有什么事,没半天院子里就“信息共享”了。现在的都市生活与过去大不相同,虽说居住条件改善了,但一幢幢高大楼房里的防盗门俨然成了一道道“隔心墙”.阻断了邻里间的沟通交流。如果你问一个居住在高楼里的党员:“你的邻居姓什么?有几口人?他们是干啥的?”  相似文献   

12.
斯霞和孩子     
不知是谁在斯霞老师的桌上,悄悄地放了一个鼓得泡泡的纸包。她好奇地打开了它,里面是一件毛衣,从毛衣里还滚出来一只大苹果。斯霞抚摸着红喷喷的苹果,好象是亲吻着孩子可爱的小脸一样。前一天刮大风,斯霞像以往许多次一样.从精子里翻出了自己的孩子个时候寒的毛衣,给穿得单薄的学生加上,现在,毛衣送了回来。还留卜一只苹果。期霞深深地被孩子那颗真挚的心打动了。斯霞是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教师。在孩子们的心里,她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仔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多少年来,她和孩子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佟立祥、吕秀英夫妇是长春市朝阳区双德乡三家子村的普通农民。和许多农民一样,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他们过着贫苦而单调的生活,想富却没有机会富。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年,传文祥家就收入了 700多元。在当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第二年,他们夫妻在承包地上又建起了一栋蔬菜大棚,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在大棚里种菜,收入要比在大地里种菜高得多。一栋大棚,当年就给佟立祥家带来了1万多元收入。由于扣大棚,佟立祥很快成了村里的富裕户,手里有了钱,他家盖起了三间大瓦房。 佟立祥靠大棚种菜脱了贫,…  相似文献   

14.
微博是成功人士的照妖镜?一个又一个成功人士在微博群众的围观下现出了原形。大家发现原来成功人士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其实和每个俗人一样,时有虚荣、幼稚和无聊的一面。在微博混久了,会觉得所谓成功人士,不过是在某一领域高于常人一些,其它的地方,和咱隔壁邻家那个喝多了或摔桌子砸板凳、或流口水骂大街的怪叔叔差不多。  相似文献   

15.
每当我行走在乡村的田间地头,时不时看到一个个孤独寂寞的老人,从一间间低矮的小房子里走出来,总有一种心酸的感觉。他们操劳了一辈子,生儿育女,含辛茹苦供养他们上学就业。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他们也渐渐地老了。风烛残年.正当他们需要儿女们“反哺”的时候,却被孩子们从家里挤兑出来,住进这些低矮的茅草棚或小瓦房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也经常看到拾荒者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常言道:“老有所养”,难道这就是老人们的归宿吗?  相似文献   

16.
项伟和李悦二人合租一套房子.一天,李悦的朋友郭新凯来到他们租住的房子里,就一头钻进了李悦房间:李悦告诉项伟:“小郭实际是来吸毒的.”项伟觉得,小郭是李悦的朋友,这件事与自己无关,便回屋工作了.事后,郭新凯又在客厅联系购买毒品,结果被公安机关抓获。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28日.西宁市五四大街民贸大楼水电安装公司经理办公室里,一群农民正与老板热烈讨论着,他们面前摆了许多图纸和勘测资料。双方你一言,我一句。气氛融洽而热烈。只听一位中年农民大声说道:“只要这个投资5000多万元的水电站招商引资项目早日在我们村开工建设,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就是为村上栽了一棵‘摇钱树’.村民的收入又会多一个增长的靠山”。  相似文献   

18.
化隆回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94个孤残儿童其乐融融地聚集在化隆县特殊教育学校这个大家庭里。94个孤残儿童是不幸的,他们从小失去了双亲,他们不像健康儿童一样活奔乱跳,有的患耳聋,听不到声音;有的孩子肢体残疾,靠双拐行走。  相似文献   

19.
刘佩学 《奋斗》2006,(10):63-63
记忆中.在我的老家望奎乡下有个不成文的惯例.每到挂锄后、麦收前短暂的农闲时节.村里就张罗着从四邻八村请来唱皮影戏的班子.在学校操场车棚拼凑的戏台上病痛快快地唱上几个通宵,那几天里.家家户户忙着把嫁出村去的老少姑奶子都接回来.也有的人家把未过门的媳妇请来.村里就像过大年一样热闹..村与村都比着,常常是东村皮影戏刚散场,西村又搭好了戏台子……那个年月.皮影戏着实给忙碌半夏的乡亲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与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20.
王政玺 《奋斗》2007,(3):58-58
在当代中国.如果要问谁最辛苦。那我就告诉你.是学生.特别是中学生。他们的辛苦不仅在于繁重的体力.更有精神负担。他们一天的时间中.除了必须保证的8小时的睡眠以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在高度的紧张和精神的高度集中里度过的。天还没有亮.大人们还在睡梦中徜徉.他们就得起床。先背诵英语单词.再读英语课文.然后又得做数学习题或做预习。草草吃过早饭.他们就得收拾书包.匆匆赶往学校去。这时是刚刚早晨7点钟。在学校里.他们要接受长达近7、8个小时以上的文化课教育。除了短暂的课间休息外.他们都是在听、写、做题、测试或回答问题。当他们披着淡淡的月光回到家中时.家人则早已经为他们准备好晚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