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之初,1980年3月15日,胡乔木与起草小组成员谈话时便提出起草工作要解决好“两个难题”,其中之一就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讲坚持毛泽东思想,是讲坚持什么”,并强调,对毛泽东思想既要讲适用于过去的,也要讲适用于现在的,“特别要讲适用于现在的。这个问题在这个文件中一定要答复。不答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2004年出版的《邓小平年谱(1975-1997)》(以下简称《年谱》),是一部记载邓小平在这一时期经历、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著作。这部年谱,以大量文献档案资料为依据,翔实准确地记述了  相似文献   

3.
享有“中共党内一支笔”盛名的胡乔木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对阐述和宣传毛泽东思想,作出了突出贡献。“文化大革命”后,胡乔木又负责中国共产党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其中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作了客观的评价。那么,在胡乔木眼里,毛泽东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于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邓小平“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金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舍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认真地研读邓小平的这篇“宣言书”,对于正确的、全面地、科学地掌握邓小平理论,深刻地认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意义,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之所以说这篇讲话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主要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它提出并论证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四年,在党的历史上是很重要的时期。党的十四大继往开来。“往”,如果讲得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七十多年之“往”;直接地讲,是新时期十四年之“往”,足继这个“往”。从十四大以后新时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来”,是开新时期的新阶段之“来”。十四大报告给新时期十四年这一章历史写了下了基本总结,又为下面一章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1991年,胡绳同志主持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时讲过,我党历史时期的划分是不是可以以民主革命时期为一段,社会主义时期分两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时期的前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了社会主义时期的新篇。这是我用自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无论在党的还是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掀开了党和共和国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胡乔木同志当时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和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参加了工作会议,并列席了全会。我作为他的秘书,随他一起住进了会议所在地——京西宾馆,有幸亲自经历了这一伟大事件,亲眼目睹了乔木同志为会议主要文件的起草所做的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7.
朱佳木 《党的文献》2012,(4):101-102,11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一开始即宣布,中央政治局决定从1979年1月起,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受到与会代表一致拥护。其实,早在会议之前,邓小平就已经在为这个转移作舆论准备了,许多地方和单位也早已开始了这个转移。由胡乔木任首任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以下简称社科院——笔者注),就是率先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的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胡乔木是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整理者。自从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命题后,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段时间内,文艺被严重地政治化,自身的发展受到了根本性的阻碍。邓小平对此总结说,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如何挣脱这种束缚,还文艺创作一片自由广阔的天空,成为当时文艺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胡乔木的建议下,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被重新翻译,成为文艺走出困境的契机。这篇…  相似文献   

9.
胡乔木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乔木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徐永军整理1979年1月6日,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不久,胡乔木在中国社科院作报告时,在列举了三中全会以前我们把一些本来属于社会主义的东西硬说成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禁止或批判的错误后鲜明地指出:“什么是资本主义,什么是...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周年。这次全会以及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开创了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新时期。胡乔木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和国务院研究室主要负责人,出席了工作会议并列席了全会,为会议和全会取得的巨大成果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他本人也在这次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并在会后被任命为党中央副秘书长,重新回到了中央领导岗位(胡乔木从1954年起任中央副秘书长,1956年在党的八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后任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文化大革命”初被解除一切职务)。那段时间,我刚好担任他的秘书,有幸随他一起住进了会议所在地——京西宾馆,在那里度过了45个日日夜夜,亲眼目睹了会议的历史性进程和他为会议所做的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关于宪法起草工作经过的报告(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一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进行起草工作,从三月二十三日至六月十一日,历时八十一天,除开...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周年。20年来,党的理论工作也与其它方面工作一样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总结20年来党的理论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理论工作,兴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新时期理论工作的历史进程新时期党的理论工作的开端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基础上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极其深刻地影响和推动了党的理论建设和理论工作的历史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全…  相似文献   

13.
胡乔木同志一生的工作和事业都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和宣传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史方面的工作更成为他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1980年4月初,他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名义,主持召开了《中共党史教学大纲》讨论会。在会上,乔木同志围绕这个大纲,对党史和党史教学、研究工作的很多问题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其他与会专家也提出了很多重要意见。这些意见,即使在今天看来,也弥足珍贵。现根据我当时的笔记整理出来,供全国党史工作者共同学习和研究,当仍是很有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9年5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
向海英 《世纪桥》2008,(5):38-39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公开了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这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理论的纲领性文件。从此我们走上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伟大转折”论断解析及转折实现的关节点我们党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评价是这次全会召开后两年半作出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论断有如下深刻的蕴含:从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次历史性转变。邓小平称之为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即“三中全会不但解决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二十年来的问题”。①这个“根本转变”的主要标志就是重新确立了三条路线。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看,三中全会是…  相似文献   

16.
胡乔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徐永军整理胡乔木非常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他不仅直接主持起草了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几个纲领性文献——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十二大政治报告、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而...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党内著名的笔杆子,胡乔木一生起草、整理了一系列载入史册的重要文件和历史文献。毛泽东曾夸奖他说:"靠乔木,有饭吃。"邓小平称他是"党内第一支笔"。那么,胡乔木是怎么写文章的呢?"如何使文章按中央的要求能够让人看下去"胡乔木一生撰写、整理、修改的文件、讲话、社论不计其数。他  相似文献   

18.
正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邓小平的这个讲话也在实际上成为了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被誉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讲话最初的提纲由邓小平用铅笔写在3张白纸上,共7个问题:一、解放思想、开动机  相似文献   

19.
记者:李所长,您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作为全国的执政党一直非常重视法制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把实现有法可依作为新时期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立法目标——“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今年恰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收官之年,能否介绍一下关于这个目标的实现情况呢?  相似文献   

20.
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同于写一般的党内文件,“慎之又慎”,须臾不可掉以轻心。况且涉及到的都是一些重大、敏感的政治问题,难题之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1980年3月15日,胡乔木作为起草小组负责人,就起草《决议》中遇到的两个难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