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立 《台声》2006,(3):74-76
金门炮战突发两次故意泄密(接上期)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前线,人民解放军万炮齐发。厦门对岸的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及其所有港口、海面,全在解放军的远程大炮射程内。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短短一小时就落下3万颗炮弹。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官兵吓得晕头转向,到处乱奔。金门总指挥官胡琏和美国总顾问,刚从地下指挥所走出,炮声一响立刻缩了回去。如果炮轰推迟5分钟开始,胡琏与美国总顾问算是死定了。不过在阵地上活动的两个美国顾问,后来还是葬身在炮火中。台湾的“国防部部长”俞大维头部和手臂被炸伤。另外 , 驻守金门的三个副司令赵家骧、章杰、…  相似文献   

2.
正1941年8月4日长乐抗日游击队在长乐琅尾港伏击日军得胜,受到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福建省委嘉奖,极大鼓舞了全省人民的抗日斗志。2018年8月5日福建向金门正式供水。1949年8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发动福州战役。17日,福州解放。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向金门国民党军实施大规模猛烈炮击。1979年1月1日,国防部命令停止炮击,结束长达21年的炮战。  相似文献   

3.
《春秋》1997,(5)
提起炮击金门,人们一般都知道开始于1958年8月23日的那场炮战。其实,早在1954年9月3日和9月22日,人民解放军就已对大、小金门等岛上的国民党军实施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炮击作战。  相似文献   

4.
1950年12月,广东省蕉岭县公安机关破获了台湾国民党‘迫由军闽粤边区蕉岭支队”案件。这是一起以国民党特务机关从金门岛派遣潜入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的“两龙纵队”溃散特务分子为骨干,纠集一批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组成的武装匪特组织,共144人。他们潜伏在蕉岭城镇和公路沿线7个乡镇,密谋抢枪支、劫银行、杀害乡村干部、攻打县城,妄图建立“游击基地”,配合台湾国民党反攻大陆。就在他们策划武装暴动之时,被我公安机关会同解放军武装部队和民兵一网打尽。阿发现匪情1950年1月15日,蕉岭县公安机关接上级电告:“有一批金门岛派遣的…  相似文献   

5.
从西北军的高级将领到日伪第三方面军司令官,抗战胜利后又被蒋介石收编被送上内战前线,最终迷途知返,在济南战役中高举义旗,走上革命道路,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5军军长。他就是吴化文,一个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国民党起义将军。  相似文献   

6.
鹤林  晓程 《两岸关系》2004,(8):42-44
1958年8月23日,台湾海峡上空弥漫着浓浓的硝烟。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突然万炮齐发,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从8月23日到10月25日,人民解放军共发炮弹  相似文献   

7.
邰言 《黄埔》2011,(4):50-53
1958年的金门炮战以后,台海两岸基本无大的战事,但台湾方面仍不时派军舰对大陆进行袭扰,于是就有了1965年8月6日在台湾海峡辽阔的海面上,解放军海军与国民党海军展开惊心动魄的海上搏斗——著名的"八六"海战。拂晓,"剑门"、"章江"隐蔽驶出左营港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23日是“八二三炮击金门”的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的金门炮战,确立了在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暂时维持现状以及最终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默契。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的《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相似文献   

9.
二、黔桂边区中将司令官张光玮率部撤逃西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自找出路,寻机起义”  国民党黔桂边区绥靖司令部的前身,是原设在湖北省孝感县的第6绥靖区司令部。当国民党军精锐部队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丧失殆尽,人民解放军准备打过长江解放全中国之际,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为了作垂死挣扎,企图利用其广西老巢负隅顽抗,于1949年2月,向行政院建议成立滇、黔、桂3省边区绥靖司令部。国民党行政院同意了白崇禧此项建议,委其原第6绥靖区中将司令官张光玮任该绥靖区司令官,蒋介石嫡系胡栋成任中将副司令官,并…  相似文献   

10.
《传承》1995,(2)
1955年3月15日:卫立煌毅然回国被誉为国民党军“五虎上将”之一的卫立煌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在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中,他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屡建战功,21岁擢升为团长,30岁荣膺副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  相似文献   

11.
史轩 《传承》2003,(2):4-6
今年2月是陈赓大将诞辰100周年。陈赓于1924年6月进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开始他的革命军旅生涯。其后20多年,他率部南征北战,许多“名声赫赫”的国民党军和日本、法国、美国侵略军的司令官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笔者仅撷取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和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较量的史实,让读者领略这位名将叱咤风云的雄才大略。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1949年9月9日中央军委致林彪、邓子恢电)。他于1911年投身军旅,长于用兵,老谋深算,人称“小诸葛”。北伐战争时,白崇禧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陈赓才…  相似文献   

12.
今日大嶝镇     
大嶝镇位于厦门市同安县东南沿海,由大嶝、小嶝、角屿三个岛屿组成,俗称三岛。与金门岛一衣带水,离金门岛最近距离仅1800米。五六十年代对金门炮战期间,大嶝镇做出显赫贡献,曾被中央军委、国务院授予“英雄三岛”光荣称号。大嶝镇四面环海,面积13.2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3.
呼唤     
《春秋》2001,(5)
今年3月的一天,我和几位同志去厦门鼓浪屿。到了厦门,不约而同地乘上了去金门的游船。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金门、厦门都是镶嵌在我国东南沿海晶莹剔透、璀璨夺目的明珠,更想看看1958年震惊中外的“八·二三”炮战后的金门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模样?船上约有一百多人,男女老少,拥拥挤挤,但没有  相似文献   

14.
邰言 《黄埔》2014,(2):84-87
正1949年以后,金门是海峡两岸最为敏感的地域。1958年月23日,厦门前线近500门大炮一起开火,著名的"金门炮战就此展开。此后,毛泽东主席曾公开表示:"台湾的朋友们,我们之间是有战火的,应当停止,并于熄灭。这就需要谈判",然而这谈判一等就是40年。直到199年,两岸红十字组织因遣返私渡人员问题,于同年9月在金门首次进行了两岸间的工作商谈,并以个人名义签署协议,也就是两  相似文献   

15.
1958年8月至10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前所未有的猛烈炮火轰击台湾当局控制的大小金门岛及周围若干小岛屿,引起了世界的震动。这就是1958年台湾海峡紧张局势,又被称为“第二次台海危机”。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次炮击是当时中美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对后来中美关系、美台关系以及海峡两岸关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这次事件  相似文献   

16.
从"全部牺牲"说起 我在2010年第2期《名人传记》上读到《汤恩伯与蒋介石的恩恩怨怨》一文,内称1949年10月24日(应为25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千余人登陆金门之后,"全军官兵全部牺牲。国民党方面指挥金门战役的主管正是汤恩伯。"  相似文献   

17.
王海涛 《两岸关系》2003,(11):24-26
许历农是台湾政军界知名人士。1921年出生于安徽省贵池县。历任团长、马祖守备区指挥部参谋长、副师长、第2军副军长、第20军军长、政治作战学校中将校长、第6军军团司令,1981年任金门防卫部司令,1983年5月任“总政战部主任”,晋升陆军二级上将。1987年任“行政院退辅会主委”。1988年当选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中央常务委员。至今仍担任“国统会副主任委员”。政治上主张统一,坚决反对“台独”。因认为李登辉搞“台独”和对李所领导的“变质的国民党感到失望”而脱离国民党,认为“李登辉是出卖台湾的魁首”。于1993年成立了新同盟会并加入新党,被新党奉为精神领袖。多年来为了中国和平统一和反对“台独”而奔走于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今年9月率新同盟会参访大陆,本刊特邀记者随团进行了全程采访。  相似文献   

18.
岸文 《台声》2006,(4):84-85
(接上期)曹聚仁的东北之行世事悠悠,白云苍狗,倏忽就变化万端,确实难以逆料。1958年年底,曹聚仁还浸沉在因“金门炮战”所发的两则独家消息而带来的兴奋中。1958年12月18日,曹聚仁在给曹艺的一封信中说“:我在南洋商报所发的电讯,恰到好处,也轰动了世界,这也是你们所想不到的。上回,就因为所发的电讯,把杜勒斯也吓坏了。这两个月,我一人住了四所房子,倒苦了我了。”这“四所房子”就是前面说到的“狡兔三窟”之意。曹聚仁绝没有想到进入1959年后,海峡两岸间的热线冷了下来并且中断。是年11月他回香港后,直至1972年去世,就没有再来过大陆。19…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主力发起广西战役,先后解放桂林、柳州、梧州、南宁等主要城市,取得了粤桂边大围歼作战的胜利。在解放军强大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驻桂北、黔桂边、桂西和靖西地区的国民党军纷纷起义,接受和平改编,使广西广大地区获得和平解放。 ──题记一、桂北军政区中将司令官同祖晃率部趒往百寿,向白崇禧发了“告别电”,决定效仿傅作义,接受“共军”的和平均数改编 广西是国民党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等人盘据的地盘,受其反动统治20多年。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08,(2)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在我强大政治统战攻势和军事围困、经济封锁面前,国民党长春守军被成功统战,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另一守军新7军官兵纷纷主动投诚,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郑洞国率余部放下武器投诚,长春这座大城市兵不血刃地得到解放。这一战例成为我党对敌军统战工作成功运用的典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