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青海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牧业农牧区发展的;中击不断显现。我省保持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但目前就伊犁州来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着诸如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牧业发展诸多难题,导致农牧民增收十分困难;农牧区发展环境较差,导致农牧区发展严重滞后;农牧民素质较为低下,导致农牧区建设缺乏动力;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导致政治优势难以发挥等主要难题。要扎实推进伊犁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做好强化农牧区经济基础、加快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区发展环境、努力提高农牧民素质、优化农牧区基层组织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全省农牧区把全面开展“三培双带”活动,落实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战略,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工作,不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坚持围绕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维护农牧区稳定的主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海南州农牧区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牧民收入也有了较快增长。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农牧民收入增幅趋缓,呈现出增收渠道不宽、后劲不足、空间狭窄的状况。从海南州目前的实际看,农牧民收入主要源于畜牧业、种植业、劳务输出和第二、第三产业以及采集等,畜牧业收入高于种植业收入,农牧业收入占全部收入的90%以上。从收入群体结构分析,90%以上的农牧民从事种植和养殖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农牧民增收缓慢已成为海南州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增加农牧民收入,成为现阶段农牧业和农牧区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瞄准农牧民增收这个基本目标,扎扎实实地做好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牧区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新特点主要是农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农牧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农畜产品尤其是优质农畜产品相对不足,大量低质农畜产品积压。所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牧民收入的增长。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继贵 《实践》2009,(6):30-31
矛盾之一:农牧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与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地位不相适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就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繁荣,从根本上改变农牧区的落后面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明进万家”活动是伊盟在农村牧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其主要内容是以“入户”的方式,把理论政策、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方面的宣传服务送到农牧民手中,提高农牧民素质,深化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一、为什么要开展“文明进万家”活动首先,开展“文明进万家”活动是巩固、发展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良好势头,适应农村牧区发展新阶段、新任务的需要。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加农牧民收入和保持农牧区社会稳定,主攻方向是调整农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精神文明创建工…  相似文献   

10.
马立新 《实事求是》2017,(3):98-102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对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和提升党在农牧区基层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疆农牧区文化建设面临农牧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反渗透斗争,面临境内外"三股势力"文化渗透的威胁与挑战、面临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和农牧区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挑战。因此,农牧区文化建设必须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的斗争,必须重视农牧区教育,加快培育"新型农牧民",必须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促进农牧区民族文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今年政府重点工作是:强化一个基础,把握四个重点,抓好十项工作,办好五件实事。强化一个基础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今年要按照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六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农牧民增收和农牧区稳定为重点,突...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的发展给农牧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玉树州自全面开展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以来,着眼于农牧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抓住重点、强化措施,切实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为推进农牧区经济发展,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和生产水平,带领广大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3.
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必须把解决当前农村牧区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学习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农牧区基层干部通过学习教育活动转变观念,提高素质,为进一步做好农村牧区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一是要适应当前农村牧区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切实解决农牧区经济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巴盟是一个农业大盟,按照盟委提出的“农牧业为本,工业立盟,科教先行,产业化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全盟的农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基础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牧民人均收入提高较快。但是,随着农业…  相似文献   

14.
做好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提高农牧业经济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不仅是农村牧区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关系到海南州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郭美丽 《实践》2014,(2):46-47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认真做好农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对于增加农牧民收入,推动地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乌拉特后旗为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就业服务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党建文汇》2001,(11):11-11
最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在呼盟检查指导工作时指出,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当前农村牧区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教育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深入研究当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农牧民增收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进一步明确调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6,(5)
正近年来,我区加快推进农村牧区改革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农牧业增产增收,粮食生产"十二连丰",2015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76元,农牧业成为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要实现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把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做大做强,就必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8.
我市农村牧区宣传思想工作对象的现状经济状况。生产方式落后,生活相对贫困,收入不稳定是我市农村牧区的基本经济情况。呼伦贝尔市农牧民人口95.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4.8%。农牧民党员13698人,占农牧区人口的0.7%。2002年,农牧民人均收入2278元,排全区第7位。乡(镇)村级负债率较重,平均每个乡负债150余万元。全市贫困人口26.4万人;农区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是“雨养农业”;牧区主要是牧业四旗,四旗财政收入总和4.35亿元,占全市总数的22.1%,传统畜牧业仍占主导地位。总体看,我市农牧业产业化任重道远,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农牧民综合素质亟待提…  相似文献   

19.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放在总揽精神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以科学的态度,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努力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一、精神文明建设要服从、服务于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社会主义的根上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围绕中心,在提高、升华人的思想觉悟和创造性上狠下功夫,为解放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大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农牧业、农牧区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这是促进农牧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完成此项任务的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着力解决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不适应时代需要等一系列问题,引  相似文献   

20.
一、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各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全省万名干部下乡活动,深入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以及国家支持青海等藏区发展政策。坚持宣讲政策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与开展支农服务活动相结合。与维护农牧区社会稳定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切实维护农牧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深入推进我省农村牧区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