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梦里,你是无所不能的上帝;现实中,你是举步维限的蜉蝣。梦里花谢花开美妙绝伦,梦醒时分,不是每双手都能牢牢握住缤纷。然而,石天寿却是个例外,在人生漫长的艰苦旅程中,他是永远的追梦人。 石天寿儿的的梦想是大米饭和白面馍。父亲早逝,田亲用单薄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幸福和欢乐对石天寿来说,只是梦中越去越远的船帆。他,过早地尝尽了人世的艰辛。 见到石天寿时,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挪。26年前他不幸失去了右手和右脚,一根拐杖便伴随他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名片上赫然印  相似文献   

2.
聂绀弩是继鲁迅之后的中国现代杂文大家。他的杂文创作得益于对鲁迅的学习与借鉴,更与自身的童年经验密切相关。童年时代不幸的家庭生活感受极大地影响了其社会情感的形成与发展,他的杂文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其童年情结的释泄与升华。  相似文献   

3.
每逢开学,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桦林咀的教学点,总会出现一位骑着电动三轮车,手持拐杖的残疾教师,他就是被村民们誉为“拐杖老师”的刘登贤。在这大山深处,他用近三十年的风雨坚守,用一根拐杖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他叫鲁刚,家住农二师二十四团二连。30年前的一场疾病,他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那以后,他只能天天与拐杖、轮椅为伴。直到2004年9月,第12届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运动会上,我国运动员共夺得63枚金牌,位居金牌  相似文献   

5.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在他的事业达到顶峰时,却不幸得了癌症,和所有人一样经历了震惊、恐惧、不甘心。医生告诉他:你的生命期限只有一年的时间。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慢慢接受了这个实事,并决定在有限的时间里认真对待生活,过好每一天。有了这种新的认识后,他整个像变了一个人,他变得谦和宽容,对身边的朋友都笑颜相对,早上外出运动时主动和别人打招呼问好,甚至对路边的一草一木,都怀着一种温柔。在平时的生活中,他每天都精心地饲弄  相似文献   

6.
晚年的毛泽东,曾经有一根别致的拐杖--小竹竿.这根"拐杖"现收存在中南海毛泽东故居里,它的背后有一个小故事: 那是一次晚饭后,毛泽东在灯光暗淡的路上行走,险些被一块小石头绊倒.工作人员看到这种情景,就随手从路边的竹林里折了一根小竹竿,递给毛泽东,并非常认真地说:"主席,您这么大年纪了,也该置一根拐杖了.  相似文献   

7.
他是共和国主席的长子,童年丧母后,直到13岁才见到父亲;他14岁便去了苏联求学达18年,并在异国他乡经历了一段不幸的婚姻;归国后,他成为了中国杰出的核专家。然而,最终他却选择了卧轨自杀……  相似文献   

8.
刘云波 《湘潮》2004,(4):50-52
自古英才多坎坷  1932年,罗棣庵出生在湖南衡山县城一位普通的教师家庭,家庭成员复杂,家庭关系紧张,给罗棣庵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他的父母都是再婚,兄妹成群,加之母亲和奶奶一直不和,因此他很难享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快乐。据他回忆,4岁时母亲就去世了,读小学起便被迫在学校寄宿,尝尽了幼年丧母的痛苦与凄凉。  如果说家庭的不幸还只是小不幸,那么民族灾难给他带来的不幸则是真正的大不幸了。  罗棣庵的童年基本上是在抗战的炮火中度过的。1939年初夏,7岁的罗棣庵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日寇18架飞机肆意轰炸衡山县城,致使百姓妻离子散、哭…  相似文献   

9.
拄着一根单拐,拖着一条残腿,他32年如一日穿梭于千家万户;摔断了16根拐杖,磨破了20多双皮鞋,他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0多起,避免诉讼率100%;他个头不高,身体单薄,却是群众都信得过的"和事老"……他就是定陶县马集镇力本屯村三级伤残退伍军人、全国标兵人民调解员李洪华。"我只是做了些自己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10.
你可以失去你的财富,但是你决不能失去你的性格 原美国布朗大学校长,现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瓦尔坦·格雷戈里安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6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便因病去世了。  相似文献   

11.
崔鹤同 《求贤》2009,(11):50-50
1954年10月1日.他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加之与共和国同生日.他的童年充满了优越感和“革命”的自豪感。然而.不幸的是“文革”爆发.父母被隔离审查.他从12岁开始辍学并独自生活.而且日夜胆战心惊.连街都不敢上.怕被人打。1969年他15岁那年走后门当了兵.成了海军航空兵的一名电器员。因为几年的“饥寒交迫”.加上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一顿能吃9个窝头。  相似文献   

12.
在平顶山,李永和37年如一日,背着残疾兄弟窦小伟读书、立业、生活的故事,感染了许多人,他们被称为“最铁的背上兄弟”。45岁的窦小伟是不幸的,因患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他直到5岁才能走路,12岁就失去了正常行走能力,用他的话来说,没有人比他的童年过得更艰难和辛酸了。但他又是幸运的,遇到了同学李永和。“送小伟的事儿包在我身上了。”从小学、中学到大专,从少年、青年到中年,从单身、恋爱到结婚,从后背、摩托到轿车,李永和一背就是37年,而且仍在延续,用真情守望人间大爱,演绎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28日,风雪漫天、寒气逼人.在营山县城南镇保真村一座百年老宅门前,不少村民排起了长队.人群中,-位精神抖擞的老人正忙着为病人检查.身旁一根拐杖格外引人注目.把脉、开方、抓药……老人忙得团团转.由于看病的人太多,他开处方的手都写软了,只好让徒弟彭明华代写.实在累了,他就靠在椅子上休息片刻.  相似文献   

14.
当代文学巨匠、斯大林文学奖的唯一获得者丁玲,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她的丈夫陈明却把她生前用过的一根方竹拐杖,作为稀世的宝贝珍藏着。 提起这根方竹拐杖,又唤起我们对丁玲的怀念。 1982年10月23日,阔别家乡60余载的丁玲,在湖南省文联主席也是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文友康濯、省文联执行主席任光椿的陪同下,来到桃花源参观。  相似文献   

15.
童年的家庭不幸和难忘的乡恩,铸就了他的创业信念和报恩情怀。通过艰难打拼,他成了一方首富。为报乡恩,他先后为慈善事业捐款600多万元;投资900多万元为村民钻了深水井、修了引水工程;投资3000万元,不占一分耕地,削平荒山,建成了设施齐全的裴寨新村;拆除老村,拓宽公路,  相似文献   

16.
王灿 《党史纵横》2001,(3):29-29
1881年,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读书人家.童年时期的鲁迅,衣食无忧. 鲁迅13岁那年,家里发生了重大变故.曾是清朝翰林学士的祖父不幸坐牢,父亲又生了重病.少年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当铺和药店.在当铺,他将衣物或首饰递到高他一倍的柜台,然后在侮蔑的眼神中接了钱币,再到药店,在与他齐头高的柜台上买了药,返回父亲身边.  相似文献   

17.
正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在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话语中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会炫耀和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外婆     
在重庆的童年岁月我完全生活在母系氏族里。爷爷奶奶在南京,爸爸在西安电视台工作,我和外公、外婆、妈妈一起生活。外公不常看到,他早先在西南局(中共中央西南局)的一个高干招待所工作,后来到一所离家很远的外国语学校工作了,一周回家一次。外婆在重庆日报社上班。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妈妈从重庆人民广播电台调到西安电视台和爸爸团聚去了,我就被彻底丢给了外公外婆。外婆是苦出身的家庭妇女,只有初小文化。  相似文献   

19.
老丛交党费     
今年6月27日上午10时许’外边正下着小雨。一阵陌生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朝我们办公室方向传来’同事们不约而同地向门口望去┆┆办公室门前出现一位身材瘦小的老人。只见他脸色腊黄’两颊上一处处老年斑清晰可见’手中拄着一根木制拐杖’每走一步都显得非常吃力。这时’我才注意到他已是气喘吁吁’那发白的警用衬衣上尽是密密麻麻的雨滴。同事们忙给他泡上一杯茶’叫他休息一下。老同志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看了看我们个个不熟悉的眼神’忙喝了两口水’尽量压了压急促的呼吸’主动向我们搭话了¨﹃你们不认识我吧’我叫丛滋田’是来交党…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强音     
他,带着不幸降临人世--和父兄一样,先天性软骨症将和他终身相伴.像有什么预示,他的名字叫王雪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