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这是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包头市乃至自治区的第一案,新华社、工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当事人把三家地方行政机关告上法庭,索赔金额高达300多万元,创下了自治区行政官司索赔最高纪录;官司打了两年多,虽然当事人最终获得一定补偿但官司并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2.
“执行难”的悬顶之鞭 “民告官”的诸多困境中,执行难是长期存在的又一棘手难题。这意味着,当事人历经千辛万苦赢了官司,得到的只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而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努力,也因此前功尽弃。  相似文献   

3.
孙波 《长白学刊》2008,(5):65-70
《行政强制法(草案)》在地方立法的行政强制设定权问题上,有较大的进步。相比较于《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兼顾原则,使得公民权利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在设定权分配上,没有赋予地方政府规章行政强制设定权,改变了既设定损益行为、又亲自执行损益行为的状况;在行使条件上,规定了更为详细的设定权行使条件,使得地方立法机关的行政强制设定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行政调解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调解制度在当前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被愈来愈广泛、经常地应用,成为行政机关解决民事经济纠纷和部分行政争议的重要手段。行政调解以当事人双方自愿、平等协商解决矛盾为基础,赋予当事人自主意思表示、自主选择的权利,从而区别于强调行政意志至上的强制行政行为,体现了市场经济民主平等、意思自治的原则精神,是一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行政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5.
《半月谈》2004,(3):76-77
为了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建设部制定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为当事人进行行政裁决提供了法律依据,下面根据当事人特别是被拆迁人因搬迁期限、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及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原因达不成协议,并申请裁决而需要了解的有关程序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政报》2013,(22):5-10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为了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按照国务院的安排部署,结合自治区党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201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十二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18项,下放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项目69项,委托管理的行政审批项目16项,  相似文献   

7.
李玉赋简介 现任监察部副部长,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央纪委、监察部新闻发言人,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兼职教授。李玉赋系国家行政学院和数所重点大学的兼职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曾编著《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发达国家法律管理制度》等多部政治、法律和管理类书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和《求是》等20多家报刊上发表理论和评论文章70多万字。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情和政治制度与西方不同。我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依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立法法的规定,对国家的立法权限作了划分: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民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分别报上级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也可以制定本市需要的地方性法规,报请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相似文献   

9.
郝鹏学和他的女儿郝晓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了将近一年时间,终于在1997年3月建起了一栋楼房。但很快被强制拆除,夷为平地,由此引发了一场行政赔偿官司。二个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和一家乡政府,成了这场行政赠偿官司的被告。当事人各持己见这场官司的原告郝鹏学、郝晓英,分别是乌鲁木齐县二宫乡八家户村的农民和乌鲁木齐市的个体工商户;三名被告分别是乌鲁木齐县土地管理局、乌鲁木齐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和乌鲁木齐县二宫乡人民政府;因为八家户村委会与这场官司有利害关系,也被卷入诉讼。他们在起诉状、答辩状中各持己见,均极力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阐明理由和进行辩解。  相似文献   

10.
《时代主人》2006,(1):24-24
日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行政强制法草案规定:行政强制执行不得在夜间和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机关不得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行政义务。这些规定,正对应了行政强制法“把对公民、法人的损害限制到最小范围”的立法宗旨,是“比例性原则”在立法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中原 《民主与法制》2008,(20):38-40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方便顾客出行,一家酒店特意在大堂显示屏上转载了当地报纸刊登的天气预报。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贴心周到的服务措施,竟引发了一场行政官司……  相似文献   

12.
高愿 《新疆人大》2011,(7):30-31
去年11月29日,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全区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近年来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13.
刘志勇 《当代广西》2008,(17):62-63
自治区农垦局是自治区人民政时特设的行政管理机构,享有相当于地级市的计划、财政、税收、土地管理、建设规划、国有资产管理等经济管理权限。广西农垦拥有17万公顷土地面积,人口23万,106家直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区12个市39个县(区),管区现有外来投资企业628家。  相似文献   

14.
李建国 《公安研究》2013,(12):40-44,57
对外籍当事人的处置与救济制度一直是我国有关部门及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解读2013年7月1日实施的《出入境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归纳为:一是对外籍当事人采取主权性强制措施的,排除其行政司法救济权利;二是对外籍当事人采取特殊性强制措施的,赋予其行政救济权利,但排除其司法救济权利;三是对外籍当事人采取普通性处置措施的,赋予其行政司法救济权利。这三个方面的规定,初步形成了我国出入境管理方面的外籍当事人处置与救济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严卫 《人大论坛》2006,(2):43-43
在正安县发生行政官司,行政机关法人代表必须出庭应诉。这是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通过的《正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卢佩玲 《前进》2000,(11):46-47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是行政法关系的第一要素。解决任何行政法问题,都要涉及到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又是双方的,传统行政法注重行政主体的研究,对另一行政法主体的一方--行政相对人的关注比较少。对行政法主体的研究侧重于一方,会导致法律关系主体要素的失衡。所以对行政相对人的关注,就至关重要了。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影响其权益的个人、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一方属于非常重要的范畴。它在行政关系中以不行使国家权力为其主要特征。首先,行政相对人是…  相似文献   

17.
钟穗 《当代广西》2007,(23):30-30
在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全区各级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贯彻落实“三项制度”为契机,狠抓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自治区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市级政务服务中心除钦州、桂林市正在筹建外,其余12个市均已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办证大厅);全区110个县(市、区)中,目前已建成使用政务服务中心的有42个,正在筹建的有54个,暂不具备条件设立或者不打算建立政务服务中心的。有14个。崇左、来宾两市市县两级已全部建立起政务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8.
丛林  峻岭 《民主与法制》2014,(16):51-53
古玩收藏爱好者,签订委托拍卖协议,委托三家单位,对收藏的一级文物藏品进行宣传、保管和拍卖。谁知,文物在进行拍卖前的布展期间,被拍照的人不小心碰到地上摔坏了。文物收藏者遂向三家单位提出数百万元的天价索赔。而受委托的三家单位却以国家规定文物不能买卖、协议无效等为由.不同意天价赔偿,只愿意给予一定的补偿,由此引发纠纷,并将官司打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19.
高校泛行政化现象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泛行政化,是指行政结构、行政运行机制、行政行为方式等在非行政领域的延伸和泛滥。目前,我国高校的泛行政化现象日益蔓延;高校行政权力主导一切,高校的组织序列由行政权力来划分,都是定“级别”的;校长的产生类似于行政官员的任命,也被套上一定的行政级别;高校的办学理念、职能配置、组织建构、运转机制和决策管理等方面实行的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谭喻 《中国人大》2010,(2):53-53
在英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政府或公共团体侵害时,可通过以下程序寻求救济:一是向有关部门申诉,英国各政府部门均设有投诉系统;二是向法院起诉;三是向行政裁判所申诉;四是向议会监察专员办公室申诉;五是请求司法审查。其中,向有关部门申诉是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