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筠 《两岸关系》2009,(9):18-20
8月8日,数十年不遇的超强台风“莫拉克”肆虐台湾,引发至今令人触目惊心的“八八水灾”,给台湾中南部民众带来巨大伤痛。台湾各界纷纷赈灾,大陆也在第一时问全力以赴,及时捐赠救灾的善款及物资。面对台湾近50年来未见的天灾,两岸同胞感同身受、心手相连,结成了坚实的救灾网。  相似文献   

2.
最近,台湾岛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高科技产业迅速向大陆转移,加上没有其他新的高科技产业诞生,台湾硅谷将出现“空洞化”现象。可以说这是岛内前些年认为台商赴大陆投资会造成台湾产业“空洞化”观点的一种延续。每当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高潮时,岛内就会有少数人忧心对台湾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出台湾产业可能“空洞化”的警告。这与日前台湾当局高层称台商投资大陆拖累台湾经济的论调是一致的。实际上高科技产业对大陆投资不会也没有带来台湾产业或科学园区的“空洞化”,而且有利于台湾科技产业生命的延伸与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比起大陆从小处着手为台胞着想,(台湾)陆委会从大处着眼威吓台湾民众赴陆的制式回应充满冷战思维,毫无帮助,更无说服力。"台媒几乎一边倒称赞大陆新举措——互联网时代的大陆,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进入网络化,台胞证在2015年实现了电子化(卡式),但由于证件编码位数与大陆居民的身份证不同步,在出行、学习、就业、就医等领域仍然给台胞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因此,获得与大陆同胞相同的18位编码身份  相似文献   

4.
阎崑 《台声》2013,(5):34-35
经过近两年的精心筹备,“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终于任北京、上海两地展出,给大陆观众义一次带来了视觉盛宴。本次展览在大陆、台湾从未举办过,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次展览是空前的。正因为如此,观众在参观完之后,仍未觉尽兴。仅北京展览期间,观众留言的两个本子已被写得满满的。据不完全统计,共收到留言近千条。笔者将这些留言归纳整理,尽置保持原汁原味,与读者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5.
吴亚明 《台声》2011,(8):51-52
7月16日、17日,台湾著名的纸风车儿童剧团给大陆的小朋友带来了他们19年的精华之作《纸风车幻想曲》。在短短一个半小时内,孩f们穿梭在现实与幻想之问,在笑声和泪光中学习了艺术,接触了创意,理解了爱与关怀。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9,(21)
<正>10月15日至17日,由全国台联、辽宁省台联主办,沈阳市台联和大连市台联承办的"第三届台湾创新创业青年辽宁行"活动在沈阳举行。来自辽台两地的140余位青年、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活动。对话交流、经验分享、实地考察、项目洽谈……亲历亲见,大陆蓬勃的发展生机,让台湾青年感受到来大陆发展的机会、舞台与未来。"我在大陆挺好的""大陆经济发展前景给台胞台企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出席开幕式的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表示,去年以来,大陆先后发布"31条惠台措施"、取消台湾居民就业证、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股市难逃厄运,经常出现大盘持续数日大幅震荡下跌的局面,然而“大陆概念股”却一枝独秀,表现了顽强的抗跌性,股价逆市强势飘红。所谓“大陆概念股”也就是台湾的上市、上柜公司中因有部分项目投资祖国大陆的勾股板块。近年来,由于祖国大陆丰富的原材料、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台湾资金透过种种渠道大举投向祖国大陆,其中不乏台湾的上市公司。这股“大陆投资热”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八成以上的台资企业明确表示盈利,而众多的此类企业不断增资扩大生产也同样说明了这一点。由于…  相似文献   

8.
日前台湾联合报举办“为台湾经济开路高峰会”,讨论与诊断台湾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寻找台湾经济发展的出路。就在此时,台湾经济学者马凯教授却发表奇谈怪论,认为台湾最大危机不是在韩国,而是太过依赖大陆。他表示,台湾这十多年来中上游原料生产在台湾,但下游组装在大陆,出口市场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大陆5年前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严重冲击台湾经济命脉。他进一步表示,“台湾的经济成长率里,高达75%来自大陆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7,(1):66-67
台湾“国防部”1月23日再次高调宣扬大陆“导弹威胁”。据台湾《东森新闻报》报道,台湾“国防部”1月23日主动召开记者会,再次高调宣染大陆“导弹威胁”,分析大陆解放军的最新动态。“国防部情报次长”王正宵称.目前大陆在江西、广东,福建等地部署的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巡航导弹.射程可以完全覆盖台湾全岛.“对台产生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王缇娜 《台声》2011,(12):78-78
2003年初我从台湾前来大陆工作至今,除了为自己当年孤注一掷的“先知先觉”而沾沾自喜外,也为两岸在签署ECFA之后对未来有更深的期许,历史的见证已从过去一窝蜂的“台湾的大陆热”转换到现在的“大陆的台湾热”。  相似文献   

11.
沈正一 《台声》2000,(11):15-15
前些日子,台湾有关方面提出要对赴大陆投资的台商课征“国家安全税”,立即遭到广大台商的强烈反对,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抹杀了台商的贡献,也侮辱了台商的尊严。台湾各界人士都纷纷提出质疑和强烈抗议。这个风波刚刚过去,最近台湾“经建会”和“经济部”又宣布将采取“总量管制”来规范大陆投资,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不能超过岛内生产毛额(即 GDP) 2%;还规定台商赴大陆投资应是其全球布局的一部分,如果台商仅是“外移大陆”,并非进行全球化布局,“政府”就不准其赴大陆投资。这是继李登辉 1996年 8月提出“戒急用忍”之后,又一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经贸往来也日益频繁,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热潮持续高涨.据台湾“经济部”公布的统计资料,目前台商在大陆的投资项目已超过2万项,投资总额累计超过200亿美元.这一情况引起了台湾当局的不安,担心台湾在经济上对大陆的依存度会越来越高,导致其产业日益“空洞化”,从而失去与大陆抗衡的筹码.去年下半年,台湾当局正式推出了“南向政策”,极力引导台湾厂商把东南亚国家作为投资与贸易的重点地区,其目的在于分散台商对外投资的地点,给不断高涨的台商“大陆投资热”降温,减少台湾在经济上对大陆的依赖性,从而获取其在两岸经贸关系中的主导权.台湾当局的“南向政策”实施已过一年,效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陈筠 《两岸关系》2009,(9):F0002-F0002
台湾近50年不遇的超强台风“莫拉克”给台湾中南部民众带来巨大伤痛。台湾各界纷纷赈灾,大陆在第一时问全力以赴,及时捐赠救灾的善款及物资。台湾同胞受灾,大陆同胞感同身受;两岸同胞心手相连,结成了坚实的救灾网。  相似文献   

14.
《当代思潮》2012,(5):80-83
“从某种程度上说,台湾是八十年代大陆多个现代产业发展的启蒙者。”不止一位经济研究者有这样的共识。在大陆,由于意识形态原因,发展滞后于世界经济步伐若干年之后,是香港和台湾商人通过沿海地区最早给大陆带来了塑胶和电子等现代产业。港商台商们获得了作为拓荒者报酬的“蓝海”,  相似文献   

15.
沸沸扬扬的台湾“大选”尘埃落定,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于3月18日当选台湾地区新领导人。这给人们带来深切的担忧──但愿不要成为灾难。人们的担忧来自陈水扁一贯的“台独”主张。陈水扁在竞选中仍然宣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互不隶属、互不统治、互不管辖的国家”,仍然高喊“台独万岁万万岁”。陈水扁的这种“台独”主张,将给未来的两岸关系和今后台湾的发展投下阴影,给人们带来危害。只要陈水扁一天不改变“台独”主张,台湾就一天得不到安宁。陈水扁为了安抚台湾民众,争取支持,在选战后期作了…  相似文献   

16.
菜根 《两岸关系》2009,(2):39-40
继厦金两地通水、通电、建桥的构想之后,最近,有关在两地架设海底光缆连接两岸电信的构想被再度提及。2009年1月5日,台湾“中华电信”组团访闽,与大陆方面具体洽谈福州至马祖,厦门至金门的海底光缆建设一事。金门县长李炷烽在接受采访时就说,台湾“中华电信”有意将金门建设成为台湾与大陆东南部光缆的新接点,“现在两岸之间没有直通的海底光缆,但金门和台湾间的海底光缆多年前就铺设完成,大陆海底电缆网络非常发达。  相似文献   

17.
台湾的学校“怎么办”徐晓燕赴台采访期间,虽然行色匆匆,但因我从大陆的暨南大学毕业不久,很想知道台湾的学校是怎么办的,于是走马观花,留下了台湾教育界的一些印象。此清华非彼清华在绵绵细雨中,我来到台湾“国立清华大学”。与北京的清华大学不同,大陆北方的校园...  相似文献   

18.
郑太男 《台声》2014,(5):44-44
<正>一场意外引爆的"太阳花学运",充斥着台湾年轻人对服贸协议和大陆的曲解与误解;而海峡对岸一张源自2011年台湾某综艺节目中言及"大陆人民根本消费不起茶叶蛋"视频截图令茶叶蛋一夕爆红,也引发大陆一些年轻人无尽的恶搞和调侃。在台湾,类似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的言论早已不是第一次产生。两岸通航前,岛内曾谣言台湾将遭遇"木马屠城",如今往返两岸的航班超过800班,结果有目共睹。今日的服贸协议同样碰到蜚短流长,比如180万大陆白领将到台湾,又或者4.8万元新台币  相似文献   

19.
日前,两位大陆游客到台湾旅游时,在野柳地公园的海滨岩石上用石尖刻写了自己的名字。此举引起台湾当地民众的强烈反感,同时也遭到大陆网民的严厉批评,认为这是丢了大陆同胞的脸。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0,(4):4-5
3月25日,据台湾媒体报道,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日前完成一份《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之目的与内涵》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与大陆洽签ECFA除了可以增进双边贸易往来之外,亦可作为台湾签署其他自由贸易协定的敲门砖。而一旦大陆大部分工业产品对台湾的关税降为零,将有助于产业持续投资及根留台湾,继续创造就业机会。此外,大陆进口关税降为零之后,自台湾进口相对成本降低,台商可增加自台湾采购的数量,同时因为成本降低,有利于提升台商在大陆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