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经历了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和融合,人的职业发展将迎来第二个阶段:从25岁到35岁的调整和定位时期。笔者个人认为,这个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职业基础和平台,将直接决定以后的职业高度和成就。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会犯这样的毛病:盲目地崇尚一种职业,没有达到目的时,千方百计想得到,但当真正从事这个职业时,又觉得这也不适应,那也受不了,打起退堂鼓来;有的顺心顺劲儿时干得很起劲,遇到挫折和矛盾就摇摆不定,这山望着那山高,觉得无用武之地。这种态度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3.
宋飞凡 《中国保安》2012,(24):75-75
保安这个职业几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无论是我们生活的小区,或者是工作的单位,又或者是假日里休闲消费的商场,可以说各行各业里都有保安的身影。但是大家对于保安这个职业又有多少了解和理解呢?  相似文献   

4.
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中年期是指4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一般人都说中年人为强者,认为中年人事业有成。家庭稳固、责任重大,是成熟的阶段。理应能处理所有工作与生活中的问题。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随着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职场人自身健康的退化。40岁左右的职场人已经迈入了职场“更年期”,在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人甚至步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5.
电视主持人     
《创造》2006,(4):50-51
主持人在很多人看来是个荣耀的职业.在罗智看来.和其他职业一样.有独特之处,也有共性。主持人这个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通过某个具象的人。传递一个集体的话语。“我特别想告诉渴望成为节目主持人的年轻人.这项工作远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简单容易。”  相似文献   

6.
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谋求生活来源的主要方式。理念是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引领行为的核心价值观。职业理念作为指导人干什么、怎么干的思想基础,三十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职业理念的每一次变化都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反映了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从深层次凸显了中国职业人的职业理念逐步与国际接轨,职业能力开始与国际同步发展,职业素质出现了历史性提升。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Ference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职业高原”的概念,意指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现在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暂时处于职业发展的停滞时期。军人职业虽然有自身的特点,但在其职业生涯中,也必然会遇到“职业高原”现象,尤其是对于部队基层的军官,由于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更容易产生“职业高原”现象。进入“职业高原”期的基层军官,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的职场生涯,贯穿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做"规划"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职业规划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在校的学子尤其重要。学生时代可谓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直想写职业生涯规划,很多次手指在键盘上停留许久,最终还是作罢了。最近个人职业发展遇到一些困境,正好借这个梳理的机会反省一下自己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不经意的决定,让我跨入保安人的行列,在这个大熔炉中得到了锤炼,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不少的闪光点。忆往昔,虽无惊天动地,但回味无穷,难以忘怀。重新审视自己从事的这个职业,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职业人总是渴望发展,也渴望自己越爬越高,直到自己不能胜任为止。但如果缺乏方向的发展就会慢慢产生懈怠和厌倦,因为没有定位的职业路线不会拥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可能会被人才市场所淘汰。人需要学习,不断的跳跃、横向转移,在原有的职业坐标上发展。偏离甚至没有方向就是危险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45岁以后,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逐渐进入晚期。成熟与无奈,非常形象地描绘出这个年龄段人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仍然具有一定年龄优势:处事老道、经验丰富、专业精湛。但同时又具有明显劣势: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变大,在工作中感到从未有过的寂寞,担心被时代淘汰,低学历、低职位者更加容易出现“饭碗“危机。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专业性职业人士如律师、医生、教师、研究领域技术人员等,其身价和职业成就则与年龄成正比关系。对这类职业人士来说.姜总是老的辣,年龄的增长反而对其职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霞 《中国保安》2012,(20):77-77
我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提起保安这个职业,感觉有些距离感,在我看来还有点神秘,但仔细一想,才发现其实保安这个职业在社会当中早已占据很重要的位置。在很多我们没有留意的时候,保安员就在身边,发挥着他们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职业精神过时了吗? 这个时代的职场充斥着竞争、成功学、名利、多元化、个性各种符号,职业精神这一符号似乎已经渐渐被冲淡,31.75%的被调查者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职业精神这一话题,48.25%的被调查者感觉最近一年自己都没有碰到过让人感动的职业精神的榜样、故事。但从另一组调查数据中却可以看到,透过职场的浮躁表象,职业精神被再次证明是不会消失的职业指针——68.25%的被调查者在最近关注过职业精神,51.75%的人在最近一年内被职业精神的榜样、故事所感动过,62.28%的人认为现在谈职业精神并不过时(见图1)。  相似文献   

15.
秋雨 《今日广西》2007,(21):49-49
她是一名德国人,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自小喜欢上演员这个职业。20岁那年,因为天生丽质加上杰出的演技,她被当时的纳粹头目相中,“钦点”成战争专用宣传工具。几年之后,德国战败,她因此受到牵连,被判入狱4年。刑满释放之后,她想重回自己喜爱和熟悉的演艺圈。  相似文献   

16.
浅析体面劳动与职业福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面劳动不仅是一种劳动要求,而且与职业福利密切相关,体面劳动的要求也是职业福利的一个重要内容。体面劳动作为一种职业福利,对于现阶段中国底层劳动者群体而言,可以改善他们的工作、生存状况;而对于社会其他职业群体而言,可以吸引、激励劳动者。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体面劳动应成为一种普遍福利,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福利。  相似文献   

17.
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需要法制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更需要从观念上对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灌输,以期使能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准则。一、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特殊领域,是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原则与行为规范,也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职业的出现而产生的。人…  相似文献   

18.
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人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程度.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对职业成熟度的概念、相关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法律的运行和实践,都是由专门人员——法律职业家进行的,这些操作和实施法律的人必然对其所操作的法律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着这个社会的法治化进程。特别是民众对法律的理解和认知,大多是来自法律家们对法律的操作效用。因此,法律家们的素养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20.
散木 《同舟共进》2012,(8):33-39
笔者是山西人,平时对山西关注较多。说到晚近历史,山西有两大国民党特工——郭同震(又名郭守纪、谷正文)、乔家才。一般而言,特工这个特殊职业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