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除了空调呲呲声,会场一片死寂。书记市长部长们喉头发干盯着门口冲进来的这帮人,浅蓝衣、黑裤、黑鞋,手执卷宗目光阴沉。官员们同样内心独白:完了,女人误事啊。恐惧中等待,有人甚至决绝看窗户……直听到:XX,跟我们走一趟!整个会场呃地松一口气。幸存者彼此交换一下凄楚眼神。那一秒,恍若隔世。”  相似文献   

2.
辛言 《当代广西》2014,(11):7-7
正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某官员给另一官员打电话:明天老大陪首长到你那儿视察,提前跟兄弟你说一声,你让伙计们盯紧点,不要让那班契弟给搞乱龙了。请你猜猜这是什么人给什么人打电话。笑话可以一笑了之,虽然也夸张了些,但这并非没有现实的影子。目前党政机关里比较流行将主要领导称为"老板""老大",同僚之间则互称"兄弟""哥们",已经到了习焉不察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山东人大工作》2008,(7):60-60
渗透的两种方式是:官员的黑恶化和黑恶势力的官员化《瞭望》新闻周刊近期刊登记者专稿说,权威部门的研究分析表明,当前一些黑社会性质组织"权金化"趋势明显:一方面在经济上扩张,一方面在政治上渗透,二者互为表里,互为手段和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政治从根本上说是要满足大多数人现实愿望的。大多数人的现实愿望是什么?这是政治家不得不考虑的事情笔者近期受全美亚洲研究中心的邀请,赴美与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国会等政府机构的官员以及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布鲁金斯学会等智库研究者们进行了交流。期间,这些官员和研究者们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中国是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年轻人对自己国家的前途有什么看法?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改革开放的原点,解读"邓小平时代"的要义。邓小平时代是产生中国奇迹的  相似文献   

5.
鄂璠 《小康》2010,(4):67-68
“您睡得还塌实吗?”一位记者好奇地向山西省长王君提问。这是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的第二天,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刚才还相当严肃的会场顿时响起一片笑声,山西代表团的官员们这时也都抬起头来看着王君,这个私人话题的答案勾起了所有人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彭翔 《政协天地》2008,(9):51-51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以"兄弟"相称。在一次庆功会上,战士们等待坐官轿或骑大马的朱德到来,谁知他却步行来到会场,自我介绍:"兄弟便是朱德"。此事在当时乃至解放后均传为佳  相似文献   

7.
欧洲杯、美洲杯、亚洲杯,还有奥运会……这是运动的季节,这是足球 的盛会。 每一场足球赛,总有过气球员惨淡出局,有新星闪亮登场,也有球星马失前蹄,有 球员再立新功。官员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一年,总有些官员因失职而下台,有些官员因 腐败而丢了乌纱帽,也有官员庸庸碌碌,有官员因一心为民而被颂扬。 目送那些怀着悲情离去的球星,想起黯然退出政坛的官员,他们的背影令人感慨万 千。 足球,男人的运动;官场,男人的"游戏"。让我们听一听官员们的"足球经"--  相似文献   

8.
公众会越来越习惯于官员的作秀,官员也会越来越擅长于作秀。这并非政治生活的堕落。但官员们应该懂得,在公众面前"秀"与在上司面前"秀",其政治旨归和政治趣味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5月7日,在莒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会场上,与会人员发现,会场中多了几张大家非常熟悉的年长者的面孔。这几名长者出现在这样规格的会议上,是历史首次。他们既不是人大常委会委员,也不是政府官员,今天怎么也来到了会上?细细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应邀列席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这四人分别是苏兆庆、刘树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一个官员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也就是一个官员的阅读史"。对于那些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的官员来说,其精神发育难免出现严重问题。从近些年来不少官员违法犯罪的经验教训来看,不读书甚至厌恶读书是导致其精神发育畸变的原因之一。然而,有的官员喜欢读书甚至可以说是酷爱读书,何以其精神发育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最后走上了贪腐犯罪的道路?人们或许会说:这是他们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鄂璠 《小康》2011,(2):38-41
官员感叹"心太累"。参与《小康》杂志社"官员心理压力调查"的官员们涉及宣传、教育、财政、信访等多个领域,从科级、县处级、厅局级,直至省部级,基本涵盖了官员群体的各个层级。官员们几乎都认为,"工作责任心太强,追求完美"是自己活得太累并产生压力的首要原因,"工作负荷重"则被排到了第二位  相似文献   

12.
视点     
《公民导刊》2013,(4):5-5
形式主义害死人一个叫赵锡永的人自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司长"在湖南娄底、云南昆明、玉溪等地行骗,不少政府官员信以为真,甚至聘其为政府顾问。近日国务院研究室下发通知,称没有此人。(3月15日南方网)点评:各地邀请国务院司长"站台",是在为他们举办的那些活动撑门面。骗子之所以能行骗成功,除了包装,更主要的是抓住了地方官员对上级官员心存膜拜这一弱点。其实,有没有司长"站台"并没有本质的提升。各地被冒牌司长招摇撞骗,形式主义将他们骗得很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央反腐败和作风建设的深入,中央对各级官员管束日益严格,官员们普遍感觉官不好当了,一些官员甚至萌生辞官"下海"的念头和冲动。因此,舆论界在热议所谓"官不聊生"现象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所谓"官员下海"现象。官员"下海"的复杂动机辞职"下海"的官员大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入职年头不多的年轻官员,另一类是堪称官场"老油条"的中老年官员。前者大体以职位较低、没什么实权而又提升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江苏高邮市在一场为72名公务员辞职经商“壮行”的欢送大会上,一位上级市领导一点不罗嗦:“不升官,就发财!”“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一党执政条件下官员们的长期以来一贯的说法。持此说并不意味着中国官员一定得比外国官员更无私、更高尚、更谦虚、更无个性,而是官员这种社会角色的规定性使然。诚然,官员也是人,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主体,也是现代社会一公民,他们当然有特定的个人利益以及追求利益、权益的资格和权力。但官员这种社会分工以及职业特性决定:他必须是百姓抑或说纳税人忠实的“服务员”,是服务员则必…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的齐威王,算得上是一位头脑清醒的明君。一次,齐威王向朝中官员们询问外任官员的情况,不少官员异口同声说:“最好的是阿大夫,最坏的是即墨大夫。”齐威王没表态,又问邹忌,邹忌说:“先去下面调查调查吧!”过了一段时间,齐威王召集官员议事,同时也召回了两大夫。众官员上朝后,只见殿上烧了一锅开水,大家不明其意。齐威王把即墨大夫叫上来,大家都盯住即墨大夫,认为齐威王一定会惩罚他。没料到齐威王声色和蔼地说:“我派人作了调查。你那里的庄稼长得好,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这是你的功劳。只因你没有给朝中官员送礼,他们都说你的坏话。我加封你一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20,(12)
正当官员依托电商激活销售、助力经济成为一种新常态后,他们的出镜带货会长时间保持着高关注度和高成功率,这就要求官员们在直播前一定做好功课,做细功课。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地区农副产品滞销,给当地群众如期脱贫增添了额外压力。为了疏通这些销售堵点,不少地方官员化身"网红"直播带  相似文献   

17.
3月的北京,天空放眼一片"两会蓝"。上海代表团60名全国人大代表汇聚于此,共商国计,聚焦民生。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两会会场,"科技创新"成了代表们审议中频频传出的热词。创新的源头是开放【关键词:科技创新】"今天能影响创新潮流的大企业家都不在上海,这是上海最大的问题。"王战代表认为,这背后有一个完整的逻辑链:开放倒逼改革,改革推进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创新的源头是开放。"王战说,企业家只能在开放中  相似文献   

18.
阿蓝 《乡音》2015,(2):25-26
无论是在政协河北省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会场,还是在委员提交的大会发言材料以及提案中,"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了委员们频议的"热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令人振奋,但重要的是如何一步步落到实处","京津冀一体化是河北最大的机遇和福音,但当前河北的发展还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如何找准发展定位,如何搞好产业、项目、人才对接"……委员们殷切地期待着这一历史机遇,也理性地分析河北的优势、劣  相似文献   

19.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京西宾馆的审议会场热火朝天。上海代表团60多位人大代表聚焦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建言献策。无论是关涉发展大计的自贸区改革、科技创新,还是与百姓牵系的医疗、教育、文化等,改革与创新始终是会场的最强音,每一个议题均闪动着代表们的那一份深思与热忱,就如习近平总书记  相似文献   

20.
刘瑜 《民主与法制》2011,(28):24-25
刑辩律师。何种角色? 在邯郸的两天会议上,能容纳四五百人的会场.场场爆满。而那些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专注刑事辩护的律师们把整个会场衬托得更加“饱满”。会议过程中记者注意到,无论在哪个时间段,总能看见黑压压的人群。人数只增不减。他们都带着同一种专注的表情注视着台上每一位发言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