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杨兴举 《当代贵州》2008,(10):29-29
培育和弘扬“自强自信”的贵州精神,必须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与效益意识。自强自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贯穿古今的优良传统。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大力塑造“自强自信、开放创新、能快则快、团结和谐”的新时期贵州精神。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又是从升华贵州人精神境界的层面,把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  相似文献   

2.
黔风 《当代贵州》2010,(18):3-5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来我省视察时曾寄语:“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亲切关怀和国家有关部门对贵州的鼎力支持,点亮了安顺人民心中的希望,激发了安顺干部创业的信心。如何把握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如何将国家的政策支持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动力、后发赶超的潜力、增比进位的活力,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答案只有一个,即抢抓机遇、干字当头、赶超跨越。唯有抢,才能抓住机遇;唯有干,才能后发赶超;唯有赶,才能实现跨越。  相似文献   

4.
本书作者用近一个月的时间采访了全省7个市(州、地)43个人物,通过记述这些在文化、社会、宗教、民族、经济等方面有典型意义的贵州人,折射出贵州形象和贵州精神;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反映了“贵州人”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对于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不同感悟,进而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为贵州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年的变化告诉世人:贫困,不是贵州永久的标签;无奈,更不是贵州人的本质常态;贵州是一片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热土,贵州人将在不甘落后、顽强奋斗中实现崛起”,道出了贵州人奋发进取的决心和加快发展的期盼,可谓鼓舞人心、令人振奋,这无异于给经济发展正处于阵痛中的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带来了一剂强心针。  相似文献   

6.
读者评刊     
《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一文鼓舞人心读了《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一文,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近年来,贵州经济取得了重大发展,但贵州人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影响,仍然没有放开手脚,显得信心不足。《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一文适时地给贵州人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我们有“长征精神”的鼓舞,我们创造了“大关精神”,只要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敢于开拓、勇  相似文献   

7.
彭勇 《当代贵州》2008,(13):16-17
在贵州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进程中,“围绕跨越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跨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正逐步形成。2005年春节期间,胡锦涛同志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8.
彭奇伟 《当代贵州》2011,(14):18-19
为探索经验,贵州农村危改逐步形成了“整县推进”的工作思路。实践证明,“摸着石头过河”的贵州人做到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体现了贵州人的信心、志气、智慧。  相似文献   

9.
作为长期关注贵州文化现象的贵州人,谈谈几点建议。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像重视工业一样重视文化,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文化建设,贵州才有可能实现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其次,贵州要实现用一个个文化建设上的“贵州现象”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2,(25):3
岁月荏苒,10年难忘。贵州科学发展,成就多彩多姿,干部群众埋头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大步向前。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的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牵挂在心。胡锦涛总书记勉励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西部大开发10余年,贵州一直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愈发加快,成绩显著。新的历史时期,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的殷切  相似文献   

11.
“贵州的同志要有志气和信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对贵州人民的深切寄语.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贵州精神、抗雪凝精神、多彩贵州风……  相似文献   

12.
坚守底线筑牢发展根基10月14日,唐委书记赵克志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腾格里沙漠污染问题处理的通报》上作出“铁腕治污,不欠新账”的批示,“铁腕”二字可以说体现了贵州在治理圈:境污染上的决心和态度。您如何看待铁腕治污对贵州的重要性和意义?熊德威:贵州进入了后发赶超的新阶段,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又保住生态,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提出的要求,也是省委、省政府勇于担当的体现。对我们职能部门来说,这也是一把尚方宝剑,是实现后发赶超,坚守“两条底线”的一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问:贵州后发赶超之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我们要开创的后发赶超之路,是一条追赶全国“三化”步伐,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广泛汇聚发展要素,充分运用一切先进发展成果,促进经济加速跨越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道路;是一条面对更加强化的市场约束和更加刚性的环境约束,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破解资源环境制约、实现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殷切寄语,"贵州 的同志要有志气、有信心"。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 总书记的要求精神,使全省上下进一步增强后来 居上的志气,树立必胜的信心,保持良好的精神 状态,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抓住机遇、用 好机遇,努力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 历史性跨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探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其实质就是追寻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贵州人的构成、心路历程及其精神。人文精神对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的影响,比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更为深刻、长远。经济的发展改变着贵州具象的物化的面貌,而人文精神的守护与传承则塑造着贵州人的风骨和贵州人内在的精神面貌。前不久,结合当下后发赶  相似文献   

16.
周渔璜是贵阳籍康熙年间著名诗人、学者、大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贵州日报》就登载了周渔璜在北京城“倒背皇历赢书店”的趣事,以后,贵州电视台《贵州人》栏目也对他的生平作了专题报道。渔璜是周起渭的字,名号桐壁(野),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乡试第一名解元,甲戌(公元1694年)进士名列前茅,人翰林院。官至詹事府詹事,  相似文献   

17.
2005年,贵州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是连续8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纪初年的不足1000亿增加到约1800亿元;贫困人口减至270万左右,比10年前少了将近800万;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显著成就昭示:面向未来,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贵州各族人民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富民强省,后来居上。千百年来,这个梦想鼓舞、激励着一代代贵州人。45年前,周恩来同志面对青山绿水殷切寄望:“贵州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后来居上。”今天,贵州到了加快小康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1800亿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2,(35):64-64
本书集贵州多年工作和理论沉淀之大成,紧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意见》战略部署,从制度、技术、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等方面,阐述了贵州后发赶超的核心要义是“又好又快、更好更快、跨越式发展”,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基本方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明晰了贵州后发现代化的战略路线图,彻底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裴 《当代贵州》2012,(15):34-36
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栗战书指出:有精神才会有力量。着力构筑“精神高地”,奋力冲出“经济洼地”。贵州条件艰苦,做成一件事,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更需要有一种在逆境中求崛起的精气神。在贵州,作为“决定因素”的干部,面对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以新的姿态踏上实现“同步小康”新征程。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3,(3):13-15
“十破十立”.足现阶段贵州人解放思想、铆足干劲攻。怪兜难、凝聚力最的金钥匙。思想是,切行动的先导破除“信心不足”、“墨守陈规”等十大消极思想,树立“敢于争先”、“开拓创新”等十大先进意识,才能更好地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