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淡泊为怀     
黄起健在《今日海南》2007年第12期撰文指出,庄子在《逍遥游》里讲到这样一个"尧让天下于许由"的故事。尧被古人称为天下明君贤主之首,许由是传说中的高人隐士。尧辞让的可不是小官位,而是要把天下都让给许由。许由接着说了一个很经典的比喻:  相似文献   

2.
新新说法     
每一批富翁都是这样造就的: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李嘉诚谈富翁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大多数人不幸福,并非他们无法得到幸福,而是大多数人希望自己比别人幸福。——社会扭曲时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3.
有位过去很有激情的青年干部,最近像变了个人,不是变成熟了,而是变颓废了,似乎对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更别说曾经信誓旦旦的理想。朋友说他:你这个人就是太"理想化"了,你以为天下的舞台都是现成的,就等着你这个有抱负的人施展才华吗?他自己也说:把什么都想  相似文献   

4.
无情与有情     
有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被某金融单位招聘,他当然很高兴。在这样的单位工作,面子、待遇,都比较理想。而且,金融事业正在发展中,至少在可见的将来不至于有倒闭的危险。 在试用期间,他渐渐感到事情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单位里有学同、有学历的人很多,显不出自己来。学历不如自己的人,经验也比自己多。有些事,别人说了,自己也不大明白,又不好意思放下架子向别人请教。开会,自己按书本知识发表的意见,似乎也得不到大家的重视。分配给他的工作,又是很琐碎的事务,打一个文件,制一张表之类,使他感到实在是大材小用。他因此并不用心去做,有时不免有错,有  相似文献   

5.
34年来,他陪伴着有精神障碍的妻子,一步一步地走过了大半生。谁都知道,在别人看来他活得不容易,但他觉得自己活得很踏实。他就是宁夏永宁县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建国。  相似文献   

6.
刘新 《党风与廉政》2000,(11):34-34
就像天下的小人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小人一样,天下的贪官亦从来不会自己承认自己是贪官,除非你揪住其狐狸尾巴,抖出其所犯的罪恶,否则,你甭想让贪官自己站出来陈述自己的劣迹。有些即使已被查出,人证物证摆在面前,仍然背着牛头不认赃,多方表白自己,言这个是谁干的,那个是谁让办的,惟独自己,啥都没有;有也是下面搞的,上面同意的,说自己拿来、贪来,屎盆都往自己头上倒,实在是冤枉了自己,显得很委屈。   仔细想想,做个贪官也很累。尽管贪官有自己贪后的兴奋和受用,以及获得的种种好处,但亦有自己的苦衷,其烦恼亦是够多的…  相似文献   

7.
认错     
认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即使心中已了然自己的错处,但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仍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我很钦佩敢于坦诚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即便是一个孩子,我也会为他的勇气所感动,并对他的勇敢生出深深的敬意。 在小事情上,人们都很宽容。在公共场所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碰了别人的肩,说一声“对不起”是常事。说时大家都很自然,犹如说“您好”、“嗨!”“吃了  相似文献   

8.
他敢批评别人,是因为自己行得正;他分得很清楚公家是公家,私人是私人杨勇刚到北京军区当司令员不久,有一天,他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前偶然看见军区的一辆专车,原来是一位领导干部的家属来买东西。杨勇生气了,回去后就打电话,叫那位领导干部马上过来。杨勇说,公家给你车,是让你办公用的,不是让你老婆出去买东西的。批评得那位领导干部大气都不敢出,有了这一次再也不敢有第二次了。杨勇敢批评别人,是因为他自己行得正。他从不让家人用小汽车。孩子小时候去上学,都是让人骑自行车去送。夫人林彬上下班也是骑自行车,连顺车都不搭。那…  相似文献   

9.
小吴入村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个下马威:村里的一只狗不厌其烦地追着他狂叫,让他很狼狈。或许那狗在想:“这个人是谁?以前没见过,不像本地人,很可疑。”来自江南的城里娃,来自南开大学法学院的毕业生,第一天下农村,遇到这么点小挫折也算不得什么,可不成想,这只是个开始。  相似文献   

10.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2):65-65
小明刚进我们单位时,每天都像惊弓之鸟,他不知道为何从上司到同事都不待见他,大约是因为他有个习惯——从来不抹桌子。别人的桌子都明光锃亮,他的桌子总像从工地上搬回来的,尽管他比谁都吃苦耐劳且毫无怨言,但还是被认为“邋遢”、“不负责任”……看到他风尘仆仆的桌面,让人想起小区物业在很久不洗的车子的尘垢上写“洗车吧!”  相似文献   

11.
人生需要一种自己打倒自己的勇气和能力。齐白石70岁变法,原因是他对自己的画风无法再忍受了。换言,他比别人更讨厌自己的旧作。果然,此后老人画出一批面貌一新的东西。虽然我们认为他70岁之前的画均可珍视。但不变法,齐白石就不是齐白石,可能还在湘潭乡下给人家打窗户门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引用的时候,故意丢下后面这句。孔子说的是选择的重要,而非伪逊。他强调的是,人要像照镜子一样观人,并根据别人的效果来校正自己。翻一翻《论语》,会发现孔子的学说因时因事彼此常有矛盾,…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浮躁?《现代汉语字典》解释为:轻浮而急躁。这样解释,还是让人有点摸头不知脑的感觉。愚以为:浮躁,是指一个人做事总是心猿意马,静不下心来,整天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飞来撞去。 浮躁的第一个特点: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看似志向远大,实则无固定的目标。具有这种性格特点的人,一旦看见别人发了财,他就想去经商;看见别人著书出了名,他就想当作家;看见别人有权有势神通广大,他又想去捞个官来做。他既不衡量一下自己是不是当官、当作家、当商人的料,也不了解一下别人成功之前所付出的艰辛。有时候他还振振有词地反问:别人都做得到,我为什  相似文献   

13.
曹林 《企业党建》2012,(6):14-15
一位退休老人,生活并不宽裕,但是他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给贫困山区的好几个孩子寄钱,资助他们上学。没跟别人说过,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媒体知道了,他因此成为各路媒体争相报道的道德典范。老人说.其实他并不认同一些报道把他写得很沉重、很悲情:生活困难、穿着简朴却资助他人。自己身体不好却总想着别人。仿佛做好事是~件虽然崇高,却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事。  相似文献   

14.
阿迪 《党课》2006,(3):32-33
诸葛亮这个人,一生好炫耀自己,啥事儿都得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他安排别人投降可以,别人主动投降不行。魏延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当初他救了黄忠,反了长沙,降了关羽,谁看谁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可诸葛亮的想法却很“另类”,他非说魏延的脑后长有反骨,日后非反不可。  相似文献   

15.
丹麦人崇尚“叶特尔法则”,即:任何人不得自称比别人好、聪明或者富有;也不认为他人会比自己更好、更聪明或更富有。谈到自己往往很含糊,有意把个人成就轻描淡写;不主动交换名片,很多人甚至没有名片。  相似文献   

16.
现在是人有两怕。一是怕人说自己穷,穷是无能的代名词。一是怕人说自己太累,太累是愚不可及、不会享受人生的代名词。是人都喜欢别人说自己活得潇洒,一个根本不潇洒的人,你说他潇洒,他也会飘飘然,真潇洒几天。如果有人说你不潇洒,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我在世上也活了几十年,原来真没有怎么认真考虑过潇洒的问题。现在让生活逼的,也不得不考虑考虑。  相似文献   

17.
张鸣 《廉政瞭望》2014,(3):54-54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堪称一个老字,一口气活到86岁。要不是侯景把他活活饿死,熬过90岁应不成问题,在皇帝群里,可以当老大的。所以,北边的人,尊敬点的叫他老翁,不客气的,就叫他老儿。由于活得长,梁朝基本都是他当政,他死后,虽然还有几个皇帝,但都是一闪即逝。用他的话来说,天下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何恨焉?自己给自己挣了家业,自己再把它败掉。  相似文献   

18.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同志之间在工作上有不同意见,思想上有不同认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们掌握的信息不均衡,对一些情况特别是对别人的情况了解得不够深入。如何才能加深了解呢?共识窗口理论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所谓共识窗口是指,在任意发生联系的两个人之间,都有一定的信息存在。这些信息可分为四个部分或四个窗口:①两个人都知道的,称为开放区;②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称为隐蔽区;③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称为盲区;④两个人都不知道的,称为双盲区。这四个区所包含的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随两…  相似文献   

19.
“他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得很好,他的经验对我们很有用”“有目标肯努力才有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没必要去效仿别人”……这些七嘴八舌的讨论是一场主题班会中的内容,但与平常的班会不同的是,这是北京十一学校初二(21)班的一场网络班会。可以匿名,不用按顺序发言,每个人都有发言机会,这些网络具有的特点,让全班同学都能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20.
豁达与节制     
人赤条条来到世上,理应活得干净利落,轻松愉快。然而,人生又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有幸福、欢乐、成功、康泰,但同样充满痛苦、忧虑、失败、疾患。所以有人说,人降生时哇哇啼哭,就是因为知道人世等待他的是无边的困苦磨难。单看自己的人生,也许谁都处处不如意,以为别人比自己活得好。然而见得多了,听得多了,才明白人人都有不顺心的事。在你羡慕别人时,说不定别人正以为你比他活得好而羡慕你。大凡有过一番人生经历的人都懂得,心想事成只是祝福人的话,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用有志者事竟成来鼓励年轻人,而我们自己往往就是历经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