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设想了一幅宏伟兰图;同时,他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从而为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认真学习和领会政治体制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探索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新思路,浙江省委组织部于1987年12月举行了干部任用制度改革讨论会。现将讨论会上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80年代,我国入进历史性变革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80年代初,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十二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改革和开放带来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四大提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启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轮。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经济的现代化,而且包括政治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这就为正确处理保持社会稳定与促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弊端。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政治制度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必然要求,改革的对象是具有弊端的那部分体制,而不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6.
工会是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和行政组织的重要支柱,也是教育职工群众的大学校,它有着自身所固有的组织特点和职能作用,要把工会真正建设成为职工群众自己的组织,必须根据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以群众化、民主化为目标,从理顺关系入手,抓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二大就已经提出。党的十三大、十四大都进行了阐述。十五大强调要继续推进,并且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任务、原则作了明确论述。为什么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十分重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首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正如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的那样:“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  相似文献   

8.
刘佑生 《理论前沿》2003,18(17):13-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司法体制改革列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第六个问题,表明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明确指出了司法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的思路和重点。这是今后进行司法改革的行动指南。我认为司法体制改革关键要在体制上做文章,从以下八个方面着手。(一)确立司法“两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在党内和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事业的领导核心,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宪法还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理论上讲,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图书馆改革崔旺来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市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必将要求上层建筑与之柏适应。探讨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我国图书馆的改革如何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显然...  相似文献   

10.
由中央党校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和有关单位发起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会已经国家体改委批准,现正在积极筹备中。预计近几期内即可正式成立。 党的十三大以后,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一个重大历史课题进入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从小平同志1980年8月的讲话《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到十三大政治报告,历时七年零两个月。这个事实表明,一方面,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从理论思想到实践,需要有一个宣传过程,理解过程。而在理论付之实践以后,由于实践引发的新问题纷  相似文献   

11.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尽管邓小平没有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理念,但毫无疑问,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开拓,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性的历史基础。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既是启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政治的标志性文献,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全新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的一个历史起点。1986年至1987年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设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思想的雏型。1992年"南方谈话",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指针,更是将实际上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改革始终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由一般性政策调整进入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阶段。经济体制转换阶段,可称作改革的攻关阶段,企业改革自然地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已经引起了全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 ,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体现 ,标志着我们党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目标要求和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标志着我们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有了更加清醒和理性的认识与把握 ,我国政治发展的重心已实现了重大战略转移 ,即从以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转到通过政治体制创新带动政治体制改革进而推进政治发展的轨道上来 ;提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五部分中提出 ,“要加强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1]他说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 ]。他还具体阐述了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江泽民同志如此深刻、全面地论述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 ,充分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一、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关系“政治建设”的提法 ,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提出的是…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实行精兵简政、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同时报告要求加快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并将这方面的改革同机构改革、工资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机构改革、精兵简政和加快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两项紧迫任务,已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呢? 一、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并反映社会存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的社会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社会意识自身也发生了变化。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形势,遇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近几年我国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己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而破除长期存在于我国干部队伍中的“仕途观念”,也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动是政治支持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同时也在公民社会的出现、全球化竞争加剧等因素的推动下开始步入正轨。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进行探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开创了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为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迈出的步子较大,但政治体制改革的力度还相对较小,也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种经济体制改革超前和政  相似文献   

2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常常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衡"现象,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政治改革严重滞后甚至缺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消除关于政治与经济改革的几个错误观点,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进一步推进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相协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夯实体制机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