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游劝荣 《人民政坛》2009,(11):32-33
宪法的每一次重大修正都推动了改革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法治恢复和发展的历史,和改革开放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相互推动的,谁也离不开谁。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就是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颁布之后的四次修正,这四次宪法修正案都发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1982年宪法的制定源于邓小平的建议.鉴于中国历史所发生的巨大转折,以及经过对1978年宪法的修改仍然无法反映这种转折,邓小平提出了对1978年宪法进行全面修改的建议.1982年宪法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邓小平的立宪意图和立宪思想.它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所实现的重大历史转折,体现了邓小平“公民权利优先于国家权力”的权力观和政治哲学,载入了邓小平代表中央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所确认的“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建国以来 ,我国曾颁布过四部宪法 ,即 195 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 1982年宪法。此外 ,194 9年还颁布过一部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年宪法 ,实践证明这是一部比较好的宪法 ,这部宪法在我国的法治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毕竟产生于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期 ,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条件 ,它并不是一部真正理想的宪法。正基于此 ,我国分别于 1988年、1993年和 199…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宪法颁行的十年,是它的总的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取得伟大胜利的十年。彭真同志在1982年11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总章程。我国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通过并公布实施。这部宪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宪法的基本宗旨。 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职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法制建设的基础与核心价值首先来源于宪法精神。我们通过分析30年法制建设不同阶段的特点,可以揭示宪法发挥的功能。一般把30年法制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变(1978—1982);第二阶段:从法制原则的确立到宪法秩序的建立(1982——1994)。  相似文献   

7.
何峻 《前沿》2009,(3):133-13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宪法是在中国共产党不断解放思想、更新宪法观念并自觉向前推进的。思想解放为宪法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思想理论元素。思想解放引领着党在宪法理念上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宪法的修改与完善都是思想解放的重大成果;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是党领导人民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宪法发展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坛》2012,(7):46-47
韩大元在《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载文《1982年宪法的人文精神》认为,人文精神作为宪法的精神特征,始终指导和影响着宪法制度的发展.并把国家和社会生活引导到人性关怀的基础之上。宪法发展的逻辑基础是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保障,宪法精神表现为公平、平等、自由和宽容,而人文精神集中概括了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现代宪法特征,1982年宪法文本彰显人文精神,其颁布是全社会呼吁人性关怀的一种制度性回应:宪法结构体现人文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的分析,从一个侧面透视了党的统一战线这一革命和建设的法宝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轨迹,阐明宪法与统一战线的相互关系与作用,进而揭示树立宪法权威、从宪政高度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制宪及4次修宪“路线图”,主动脉流淌着“限制公权,保障人权”的基因。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已步入成熟、稳健的而立之年。如今,公民宪法意识日渐累积,越来越多的公民运用宪法维护合法权利,宪法文本走进公民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宪法精神和公民力量良性互动。让人们触摸到宪法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孙平华 《人权》2012,(6):34-39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1982年的宪法"是建国以来最为完善的一部好宪法"。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出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使得宪法原来规定的某些内容与现实不相适应,这就出现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个宪法修正案。其中,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概括性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邓小平年谱(1975-1979)》一书中,对邓小平同志在修改1978年宪法、制定1982年宪法中的主要活动和重要意见的记载,至少有14处之多。例如,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讲话中提出全面修改宪法的建议,并对修宪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09,(7):96-96
徐继超在《法学评论》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依法行政与宪法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依法行政过程就是宪法意识的培育过程,依法行政过程就是宪法信仰的坚定过程,依法行政过程就是宪法教育的过程。宪法教育能使政府正确认识权力来源于人民,促进政府积极行政,促进政府真正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人大》2012,(12):16
强国必须立宪。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新宪法。这部宪法典和此后4次宪法修正案共同构成的我国现行宪法,现已进入其实施的第30个年头。30年筚路褴褛,30年上下求索。30年里,现行宪法回应人民的诉求,与时代同频共振。"八二宪法"的"三十而立",  相似文献   

15.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了解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有助于理解此次修宪的基本精神,而这就是:要把5年来所取得的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把党的十六大所总结的最基本的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在宪法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宪法原则的论述,归纳出邓小平关于宪法原则的主要思想,即:邓小平提出和论述了我国宪法必须坚持的四个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约和监督原则。  相似文献   

17.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4,(23):27-30
从1980年9月开始起草,到1982年12月4日正式问世,现行宪法至今已经走过了32年的伟大历程。回首32年的峥嵘岁月,伴随着共和国跨越发展的步伐,现行宪法也完成了四次载入中国法治建设史的修正。从1988年宪法修正案确认私营经济的宪法地位,为土地出租全面开闸,到1993年修宪,将计划经济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质的飞跃;再到世纪之交的1999年修宪,  相似文献   

18.
1982年12月4日,对于中国法治建设而言,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正是在这一天,现行宪法在万众期待中正式问世。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有力促进了人权事业发展,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设定国家宪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法制度。1975年、1978年分别颁布了存在严重缺陷的两部宪法。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经过30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我国确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宪法制度,并推动社会主义宪政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