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初次分配既要注重效率,又要考虑公平,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均衡点,使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相似文献   

2.
梁展凡 《求索》2008,(6):45-47
把初次分配、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这三个重要的主题放在一起加以分析,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和区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借助历史分析的方法、图表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揭示了初次分配的公平对社会公平的影响程度,发现初次分配与社会公平关系的演进过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历史性的契合。由此得到的结论是,现阶段要构建和谐社会应突出体现初次分配的公平性,注重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并通过实现初次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促进社会公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开辟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首次明确第三次分配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此背景下,第三次分配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关联系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4.
刘维奇 《中国发展》2007,7(2):64-67
公平分配的实现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正确地认识公平分配的实现过程至关重要,现阶段,解决公平问题的重点在初次分配,而不是二次、三次分配,实现公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分阶段按层面进行,不能一刀切,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个层面。由于涉及问题众多,涉及部门无数,每一个问题、每一个部门有不同特点,所以解决分配问题要形式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彭升  陈建华 《求索》2008,(11):97-99
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思想提出有三个原因:一是多种因素造成了初次分配严重不公;二是靠多次分配无法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三是“社会更加注重公平”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思想有两方面内涵:一是对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科学理解;二是初次分配体现公平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现行旧体制。提出初次分配的公平价值意义有三点:一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二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三是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论改革代价的公平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生在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代价分配不公,引发了社会种种不良反应,累积成今日无法回避的社会矛盾,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改革代价的公平分配一方面应坚持机会均等的原则,以促进效率的增长;同时又应对那些为改革付出代价的社会群体做出补偿,以实现"矫正的正义".这两个方面须统筹兼顾,均衡发展,为此,就需要国家和政府通过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改革代价分配机制,有效地协调由更深刻的利益格局调整所引发的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这个理念的变革对遏制收入分配差距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意义非常重大。此前,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改革初期,为了打破计划经济下的平均主义“大锅饭”,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杨建辉 《前沿》2011,(20):4-6
邓小平的公平收入分配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主要特点:反对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以人为本的民本和民富的思想;重视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当前必须以邓小平分配理论为指导,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努力实现公平分配,坚持民富为先、民生为本,以"民富"促"国强",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9.
中国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观点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考察第三次分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第三次分配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争论、第三次分配的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发展第三次分配的理论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平观在当今中国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公平既是人类的永恒理想,更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成为主导分配政策的公平观,这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思路既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导致了收入差距的同步增长。为了解决新的社会问题,我们需要适时地实现公平观的转变,既要强调再分配的公平,也要实现初次分配的公平,在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收入的比重。这种新的公平观包含了全体人民成果共享原则、基本生存权利优先和弱势群体保护优先原则、机会均等和社会开放流动原则等新的内涵,同时也反映了经济与政治等多领域公平理念的统一、应然与实然、理想与政策的统一、历史相对性和人类普遍性的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是植根中国这一特定土壤的创新,因其独具的特质彰显出它鲜明的优势,从逻辑上看:独特的理论基础、文化基础和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生成优势;鲜明的价值导向和科学的内涵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优势;动力激发机制、合力彰显机制与互动促进机制有机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运行优势,正是这些优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蕴意强大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2.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基础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内涵应当如何概括,是当前理论界颇为关注的一个前沿问题.本文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其哲学来源和哲学基础之一,但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自己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因素及未来世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影响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取向。中国应立足国情,巩固和发展本土优秀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勇于开拓,促进中国文化综合创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解放思想,融合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性;放眼世界,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全球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世界性,使中国先进文化始终引领我们民族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了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四个基本特征现阶段特色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以及文化建设思想的日益成熟,使其具有高度的自觉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现阶段特色文化由此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衡性决定了特色文化具有很强的不平衡性;文化的继承性发展规律以及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使现阶段特色文化表现出复杂的传统性.  相似文献   

16.
韩能跃 《前沿》2010,(8):39-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特色,二是民族特色,三是时代特色。这三个方面的特色,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吸收实践经验、融入民族传统、反映时代要求的必然表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体现出特有的生机。  相似文献   

17.
张帆 《桂海论丛》2013,(2):81-8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包括对发展道路既有成果的充分肯定、对目前发展道路创新性延续的清晰认知、对未来发展道路的充分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来源于这一道路本身的优越性,只有优越才能够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绝对优越性(即本身的优越性)和相对优越性(即比较的优越性)。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就必须不断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五十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逐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法制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制”这个问题 ,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有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把民主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 ;必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必须把法制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必须立足国情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豪迈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自从党的十三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实践,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达成共识,总体来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市场经济应该是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社会规范及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所以,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经济体系。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时代条件下应该具备的制度性特征,可使我们认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有效推动和深化我国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0.
金秋10月,举世瞩目的中共十七大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盛会贯穿着一个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回首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无数志士仁人为中华之崛起上下求索,力挽狂澜,在艰难、曲折、奋进的历史长河中,终于寻到了一条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先进潮流的现代化航程,那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历史的选择。恩格斯曾云,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就是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向全世界宣告了我们的伟大旗帜,展示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前景。这面旗帜犹如光芒四射的一轮红日,千舟竞发的广阔大海,令众多青年学者激情澎湃,意气风发,对建设伟大祖国的壮丽明天充满信心。本期,我们特选择7位青年学者的笔谈,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