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与实践》2002,(3):12-14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经过17年的艰苦努力,已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86大门类1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7年来,海尔营业额以年均78%的增长速度发展,2001年,实现全球营业额602亿元,实现出口创汇4.2亿美元,品牌价值已达436亿元,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2.
海尔特色:博击商海竞风流──海尔集团内部改革的报告姚继华,刘冰清从十年前一个手工业作坊式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家电名牌,拥有48个独立核算和经营的子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的企业集团。海尔集团的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内部管理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走进青岛海尔工业园,人们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三洋压缩机、艾默生电机等20多家世界品牌厂家。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说,在目前海尔分供方中,世界500强企业就有59家,能够吸引海尔供应商配套建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海尔的品牌效应。沿着品牌吸引——集群品脾——品牌集群的新轨迹,去年青岛4家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其中海尔集团全球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青岛的产业品牌成为活力青岛的新动力。让青岛人骄傲的是,如今青岛已拥有11个中国驰名商标和31个中国名牌产品以及众多服务、政务品牌。尽管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著名企业在飞速扩…  相似文献   

4.
海尔集团公司(简称海尔集团),从10几年前的集体小厂起步,到2000年已实现全球营业额406亿元,连续16年保持年均80%的高速稳定增长。2001年8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对全球白色家电进行排名,海尔集团在全球前10名的白色家电中名列第6位。海尔的经验有很多条,其中一条就是以热心、诚心、  相似文献   

5.
海尔集团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  相似文献   

6.
海尔集团     
《中国人大》2014,(7):F0003-F0003
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29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著名家电品牌。201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1803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08亿元,利润增幅是收入增幅的2倍。  相似文献   

7.
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在短短18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到海外的卓著业绩。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跨国企业。2002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超过720亿元,是84年创业时的2万多倍;海外营业额实现10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大》2015,(2):56
2015年1月8日上午9时,"海尔互联网模式创新国际研讨会"在海尔洲际酒店海洋厅正式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变轨加速创用户最佳生活体验"为主题,旨在探讨海尔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寻求中国企业应对互联网时代挑战的道路。海尔式探索:永远的自以为非"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最常说的话,也成为引领海尔创新发展的路标。在不断创业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大》2012,(20):56-56
海尔的创业与发展 海尔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创造价值,成为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在他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海尔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海尔的市场与网络海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海尔的营销、研发、制造网络分布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海尔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第8期,我们刊发了《海尔:越来越高》的文章,介绍家电企业海尔创业的历程以及企业文化的独特效用。在新经济日益为人们注目的今天,海尔也适顺应这一经济形式,进行了新的调整。本文将通过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之口,向读者介绍海尔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1.
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为拥有42大门类8600多个品种上百万资产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海尔走过了艰难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 ,这其中有两个方面引人注目 :一是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是重视将企业的骨干力量派往国外进行培训。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是海尔集团崛起的基石。从最早与德国利渤海尔合作 ,到与日本三菱重工、意大利梅洛尼公司、美国C -MOLD公司合作 ,海尔始终把引智工作作为加速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断摸索和尝试 ,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海尔自身特点的引智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1998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天正集团系国家大型企业,是一个以工业电器为主导产品的,集制造、贸易、科研、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经济联合体。创业10年,天正总资产从1990年的5万元增长到2000年的4.65亿元——年增长率为133%,年产值从30万元增长到20.8亿元——年增长率为132%,  相似文献   

13.
鲁南 《传承》2009,(7):32-33
2008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03亿元,自2002年以来连续7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被誉为中国的"管理教父"。张瑞敏曾感慨地说:"我是与新中国同龄的人,没有我们共和国的发展进步,就没有我张瑞敏的今天!"  相似文献   

14.
2001年5月,公司承接了海尔集团的安全保卫工作,我调任青岛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崂山分公司第一护卫部部长兼海尔大队大队长,专门负责为我国跨国集团企业——海尔集团提供保安服务。通过这几年在海尔集团里的熏陶,结合我们保安队伍的管理特点,现将自己总结的一点经验和心得讲出来与大家共勉。一架装备再精良、性能再好的战斗机,也必须要有一个坚固的平台供其升降。多数大队长都是从基层保安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每一步的成长都伴随着许多老保安员的言传身教与各级领导的谆谆教诲,以及保安公司为培养其所付出的时间与经济投入。因此,无论是一名普通…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巨大变化在徐娣珍的创业之路上找到了发展缩影.她从起步时的5000元,到现在20亿元左右的资产,其飞跃令人瞩目.目前,拥有中国慈吉集团、慈吉教育集团、浙江慈吉之星汽车有限公司3家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大》2012,(1):56-56
海尔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致力于为全球用户创造价值,成为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集团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在他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海尔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以培训在职经理著称的瑞士国际管理学院,近日正式将中国家电企业海尔集团的成功经验列入该校教学方案。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在国际管理学院举行的专题研讨会上介绍了海尔发展战略的创新思路。他说,海尔发展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得益于集团制定的正确战略方向,并且适时进行了战略调整。海尔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意一切以市场为中心进行决策,并在内部构筑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在加强管理的同时,集团鼓励员工的创新意识,并且借  相似文献   

18.
驻村     
李国良 《人大建设》2003,(10):44-44
2000年10亿元,2001年16亿元,2002年20亿元,这是一个企业三年的工业产值的变化。数字有些枯燥,却表现了企业惊人的发展速度。这个企业就是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神公司)。  相似文献   

19.
陈南德 《浙江人事》2006,(11):42-42
金华威邦塑胶有限公司地处浙中山区的一个小镇——磐安县尚湖镇。自2001年开业至今,公司年销售产值从1000多万上升到2005年的近2亿元,2004、2005连续两年上缴税收超过600万元,迅速发展成为磐安企业界的老大,先后被评为“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华市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企业出两个产品,一个是看得见的物质文化生活消费品,一个是看不见的精神产品。而后者更多地表现为这个企业造就出的人的品格品位、作风和能力—— 海尔文化和海尔人 海尔集团在发现和使用人才方面的理念是:“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海尔集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这是一个有利于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特长的机制,使每个人都能在这个企业里找到适合于发展自己的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