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凤金 《支部生活》2006,(11):25-25
为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马龙县建立健全三项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实行党员承诺制。党支部将承诺内容概括为计划生育、学科技用科技、带头致富、遵纪守法、扶贫帮困等方面,采取一季一检查,半年一通报的形式,将农村党员的承诺内容在党员形象公示栏进行公示,年底通过党员互评、群众参评、支部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议。二是实行设岗定责制。按照“自愿报岗、支部定岗、目标保岗、考核评岗”的原则,设置政策宣传、治安调解、村务监督、科技示范等8类岗位,同时将每个村划分为3—6个片区,根据农村无职党员的文化程度、从业状况、特长爱好等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做到每位党员有责任区、责任岗。三是建立党员激励制。建立县、乡(镇)两级“农村贫困党员奖励补助基金”,根据党员家庭状况、受上级表彰级别、党龄长短等不同情况,重新修定农村党员奖励补助标准,提高了奖励金额、扩大了奖励补助范围。  相似文献   

2.
党员教育管理是一项常抓常新、见基本功的工作。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如何尝试用全新的载体抓好这项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水平的一门必修课。近年来,灵台县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方面探索实行了以“党委书记抓党员教育管理责任卡”、“支部书记抓党员教育管理目标卡”、“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行动卡”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三卡”管理模式,层层靠实管理责任,健全督促考评机制,有效提高了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05,(19):46-46
第四,要加强对农村党员规范化管理。对农村党员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兑现奖惩,逐步形成一个集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监督于一体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机制。通过目标管理,实行严格的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存入村党员、干部个人档案,作为评价和使用党员、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与经济利益挂钩。  相似文献   

4.
农村党员管理是农村基层党建的基础工程,对于一个农业大国的执政党具有长久的基础意义。当前,农村党员活动空间的流动性、职业选择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复杂性等突出问题,给农村党员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考验着党的智慧。近年来,发达地区围绕着这一基础工程,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实际,创新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党员培育发展途径以及党员作用发挥途径,探索建立和实施了“分色预警制”、“全程票决制”、“亮分制”、产业党小组、“承诺与问责”等制度,收到了积极的成效,带给我们不少有价值的启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党员管理工作应注重差异性、可操作性、透明性和统筹性,方能取得相对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各地传真     
固始县引导干部树立“一线实绩观”;舞钢市实施“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镇平县注重培养农村党员专业人才;内乡县实行评议反馈制度;巩义市规范干部行为出新招;汝南县严肃乡镇机构改革纪律;舞阳县农村党员先进性标准“五好”歌;西峡县“五访五问”收效好;虞城县:“六问责”惊醒太平官;学院社区让闲散党员不闲;洛阳市全力打造“服务型基层组织”;睢县对科级干部管理实行“五考”。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14):42-42
河南省武陟县在农村党员中积极推行“底线管理”工作法,把群众最盼望、党员最应该做的和群众最反对、党员最不应该做的事项作为党员日常行为的底线,跟踪管理、定期考评,确保广大农村党员守住“底线”、不踩“红线”、追求“上线”。全县各乡镇成立“党员管理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凌源市为提高农村党员的管理教育水平,在全市实施了农村党员“卡式管理”。“卡式管理”是指通过统一制发的“党员先锋卡”,逐人确定农村基层党员的管理方案,并对其生产和生活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实现党组织对农村党员的个性化档案管理和动态化跟踪管理。  相似文献   

8.
《北京支部生活》2010,(12):33-33
近日,江西省瑞金市构建起以农村党员“定岗、定责、定星”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锋评价体系”。 为逐步推进农村党员从无职无为到有位有为的转变,党员根据自身特点和岗位设置主动认领岗位并作出相应承诺。基层党组织与每个党员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并对党员认岗情况、进度计划和完成情况等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  相似文献   

9.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6,(13):17-17
灵武市建立农村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3000名农村双带双富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引领群众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建立双带双富党员持证上岗制度。统一为农村双带双富党员制作了“先锋卡”:正面印有入党誓词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目标要求,背面印有双带双富党员姓名、致富产业、结对帮扶群众姓名以及双带双富具体要求。二是建立双带双富党员工作机制。着力强化双带双富党员的示范带动意识,要求双带双富党员每年必须提出“帮扶一名贫困户、培养一名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为村民办一件好事、实事”的“三个一”计划,并在年初的党员大会上作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建立双带双富党员管理考核机制。对双带双富党员实行了半年一考核,年终一总评的动态管理,对于连续两年被评为“好”的双带双富党员,直接吸收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对象;对于连续两年被评为“差”的双带双富党员,取消其双带双富资格,年度内不得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0.
冯忠铁 《共产党人》2009,(19):31-31
村“两委”班子、村干部工作绩效如何,党员表现如何,称不称职,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2008年以来,贺兰县在全县61个村开展了以村“两委”班子和班子成员向党员群众承诺,党员向党组织和群众承诺;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员群众评议村“两委”班子和班子成员,党员群众评议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活动。  相似文献   

11.
钟金红  张学远 《党建》2010,(1):47-47
为支持鼓励农村党员创业,提高农村党员创业带富能力,带动农民群众创业致富,通榆县着力推进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县委建立了16个党员创业示范区、4个党员创业培训基地、48个党员创业示范基地、516个党员创业示范户,并实行规范化、档案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21):36-37
“党员承诺制”,让党员壳出身份,担起责任,党员形象树起来;“服务型党委”,给党员设置岗位,考核评议,踏实服务干起来;“示范型党员”,鼓励党员敢为人先,改革突破,创新发展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李江龙 《党员文摘》2008,(10):32-32
塔城地区实行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积分考核制度,将农村党员划分为村两委正职、村两委副职和委员、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党员和年龄在60周岁以上有活动能力的党员等四个层次,分类赋予10分、20分、30分和50分的基础分值。将农村党员的责任义务细化为26项指标,明确规定相应的加减分值。采取“每月量分、年终积分”办法,建立党员积分台账,年底进行汇总并交全体党员评议。  相似文献   

14.
薛涌 《党建文汇》2007,(2):26-26
为使无职农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体现先进性,从今年开始,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在部分村试行党员“承诺卡”和“积分卡”管理。年初,根据镇、村全年中心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每名党员结合实际向群众做出承诺,明确自己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达到怎样效果,然后填写在承诺卡上。并制定了百分制量化考核标准和细则,以积分卡的形式发放到每名无职农民党员手中。  相似文献   

15.
怀柔区委在全区农村党员中推行的“一册一线”管理机制,就好比是规范农村党员行为的“红绿灯”,明确界定了党员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为破解新形势下农村党员教育难、管理难,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14):45-45
辽宁省义县积极探索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为无职党员定“位”、为流动党员安“家”,激发党员队伍活力,破解农村党员管理难题。义县根据村情和党员队伍实际,设立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服务岗、治安岗等近10个无职党员岗位,通过个人选岗、党员议岗、支部定岗、群众评岗等方式,为无职党员分配合适的岗位,年终对履岗情况进行评议、奖惩、调整、交流。活动开展以来共有3000余名党员认领了适合自身实际的岗位,充分调动了无职党员奉献社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2012年以来,邹平县探索实行了“党员先锋积分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党组织管理有抓手、党员争优有动力、考核评价有依据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金捷 《党课》2009,(6):70-70
武汉市江汉区创新多种方式,以加强党员管理。其主要做法是: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党员信息库,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对社区党员实行分类管理,重点改进在职党员、待业党员、流动党员、“人户分离”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的管理方式。对全区优秀党员实施跟踪管理,  相似文献   

19.
张建中  唐秦榛 《实践》2013,(10):55-56
探索建立定期分析评议的党员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力保障。基本情况包头市青山区按照稳妥、慎重的原则,从今年4月至6月,在青福镇党委所辖的6个村党支部、227名农村党员中开展了农村党员纯洁机制建设试点工作。通过采取"三步评议+三级认定"工作法,共查找出24名问题党员,并给予了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谈话告诫。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望江县探索实行了农村党员承诺制,通过党员表态承诺的方式来约束自己、规范行为,同时将承诺制列为乡村两级责任人考核的重要内容,取得了初步成效。实践证明,承诺制是规范党员自身行为、激发党员先进性的一个很好载体,是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的有益补充。科学定“诺”。县委组织部根据党员权利义务和新时期党员标准,结合农村工作实际,规定了党员承诺的内容,要求农村党员在掌握实用致富技术、执行国家政策、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等五个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此外,各地还针对不同的工作实际和不同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