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冬 《刑事技术》2001,(6):40-40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管理和处理足迹,以解决现场足迹长期保存、准确测量、快速排查等难题。首先建立计算机分类足迹库和足迹特征关键字,其次对输入的足迹进行高清晰度处理和特征关键字的准确测量,并将其存入分类足迹库,最后利用足迹特征关键字快速识别相似的足迹排除不同的足迹,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强大的功能对识别的足迹进行进一步鉴定,这样就可大大提高足迹鉴定的速度和准确性。现场足迹,是罪犯进行犯罪活动时留下的比较多的痕迹,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罪犯用脚站立、行走就会留下脚印。利用现场足迹不仅为侦察破案揭露、证实…  相似文献   

2.
在各类犯罪现场中,足迹往往是罪犯必留的罪证之一。通过对足迹的测量,推断罪犯的年龄、身高、鞋号以及步幅特征,对案件的侦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翻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设计出一种新型足迹测量工具——综合足迹尺。使用这种新型工具可以  相似文献   

3.
足迹个体识别技术自动化——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遗留的足迹,是直接认定罪犯的法庭物证,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罪犯作案手段狡诈,换穿鞋作案或作案后把鞋仍、毁掉,致使现场足迹失去了检验特征及认定鞋子的条件.1975~1986年笔者成功研究出足迹鉴定进行个体识别的科学理论——“足迹动力学”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新技术.1991年利用该技术开始研制“足迹计算机自动鉴定系统”,用于检验、鉴定一个人换穿鞋足迹的同一认定,及不同人穿相同鞋足迹的个体识别,实现了反映人体运动规律、个体特点的足迹动力形态特征数据的输入——检验、比对、鉴定——自动生成成果——输出打印鉴定报告、图形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1 研究的目的 刑事案件现场勘查中,经常发现犯罪分子遗留的足迹,科学地检验分析现场足迹,是目前痕检技术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现行的足迹检验和步法分析方法,无论是测量足迹的长、宽,还是分析判断遗留足迹人的身高、年龄及其它特征,均以“足迹中心线”为基础并辅以掌宽、跟宽来实现,而现行的“足迹中心线、掌宽、跟宽”  相似文献   

5.
身高与足迹长度相关关系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 XY  Yao HF  Lin JH 《法医学杂志》2005,21(1):15-18
目的全面分析研究足迹长度与身高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抽样收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足迹样本,逐一测量其足迹长度,建立数据库,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统计、回归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获得大量的分析数据及回归方程。结论足迹长度与身高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可以根据足迹长度分析留痕人的身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括阐述近年来国内外Foot scan,Novel emed,Zebris FDM系统在医学、体育、刑事技术方面中应用的基本情况。对3套系统测量人体足的动静态压力分布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传感器技术在足迹检验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l案件简介某El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经过勘查,现场没有提取到嫌疑人的指纹和生物检材,只在中心现场地面上用静电吸附器提取清晰、完整的足迹一枚。经检验疑为嫌疑人左脚平面足迹(见图1),案发后一周犯罪嫌疑人甘某被抓获,在甘某的住处发现一双与现场遗留足迹花纹一致的平底运动鞋(见图2,图3)。但甘某拒不交代犯罪事实,为了查明真相遂对提取的鞋子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足迹分析有科学依据,而传统的足迹分析方法含糊不清,有失偏颇,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缺乏,致学用者存在学不精,研不透的现象。经实践笔者总结出几种足迹分析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下述内容是通过近2000人的实验和办案总结,并且有300多起案例(其中30多起重特大杀人案件)给予了佐证,其分析准确率达90%。在身高和年龄方面,尚未同时出过差错,并且分析结论都是在现场得出。具体做法是:(1)分析身高,身高=拇指压前沿至足迹后跟沿的距离×6.876(注:当拇趾压前沿不清晰时,可参照其前掌内侧边缘的磨损位置进行…  相似文献   

9.
1993年4月13日夜,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采油三厂,被盗桑塔纳牌轿车一辆。经现场勘查,提取罪犯足迹一枚。 在搜查嫌疑人崔嵬家时,提取了一双粘了胶掌,与现场足迹种类相似的旅游鞋。于12月17日,将现场足迹石膏模型连同崔的旅游鞋进行了技术检验。 现场足迹较为完整,是塑胶底鞋所留,前掌偏内,后掌偏外,有圆球状,并杂有条块状与不等的小椭圆型花纹构成的图案。前掌造型较为清楚,为左脚所留,全长28cm,前掌宽11cm,后跟宽8cm。认定为灰白色塑胶面、半高腰系带的旅游鞋。  相似文献   

10.
李力 《法医学杂志》2005,21(4):252-254
目的探讨身高、体重与足迹、手印长宽的关系。方法通过足迹、手印的捺印和测量,大量地收集样本足迹、手印与身高、体重等数据,借助SPSS数理统计软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分别建立了由左右足迹、手印全长、掌宽推算身高与体重的10个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依据各个指标分别推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比较研究。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回归方程可用于山东地区部分人群的身高与体重推算;依据足迹较依据手印推算身高体重结果更可靠;在左右两侧足迹、手印都可利用的情况下,推断身高时应优先选用右侧;推断体重时应优先选用左侧。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作为一种常用饮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在现场勘查中偶尔碰到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将牛奶碰翻后,脚踏在牛奶上,在作案过程中形成奶渍足迹,而奶渍足迹多数为潜在足迹,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几种提取奶渍足迹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足迹分析的角度,对犯罪现场上发现、提取的形象足迹和变形足迹在认定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毅 《中国司法鉴定》2009,(1):54-56,60
本文着重从刑事诉讼过程中的证据运用比较密集的侦查阶段,讨论了足迹鉴定结论的证据价值。在综合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明确说明了对不同种类的足迹,采用不同鉴定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在刑事侦查和审判过程中的不同证据价值。力图成为司法和公安机关在评价足迹鉴定结论证据价值时的参考依据,提高司法工作人员对足迹鉴定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足迹检验技术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鞋子(足迹)进行检验鉴定是近2 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技术手段,先后涌现了步法追踪检验、鞋底磨损特征检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单个足迹检验、足迹定量化检验等技术,已达到通过足迹检验直接认定人身的应用阶段。最近几年还将系统分析、计算机自动化检验等加以应用,为足迹检验这门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高科技平台。其中,因磨损特征检验技术简便易学,可操作性较强,在案件侦破中容易发挥作用,就我市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项技术在本地区办案部门中普及和认同程度相对较高,基本上是以鞋底磨损特征检验技术应用为主,其他检验…  相似文献   

15.
足迹检验图像处理系统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功能:1.足迹图像处理;2.足迹图像检验鉴定;3.鞋样鞋底图文库管理。笔者在文中介绍本系统的分析年龄子系统,本文将介绍根据足迹图像分析身高、体态的子系统。  相似文献   

16.
血痕、泥水足迹与软质客体上加层灰尘足迹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勘查现场时,常遇到光滑地面上已干涸的血足迹、泥水足迹,以及软质座垫上灰尘加层足迹,有时对其拍照后将其提取下来,时间短的血足迹和泥水足迹由于未完全干涸较容易提取下来,如果气温高、时间长,足迹会牢固地与地面结合在一起,很难用胶带粘下来,而软质客体上灰尘足迹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的足迹又易变形,影响检验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到两种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介绍如下:1血痕、泥水足迹的提取准备一条毛巾和一盆热水,将毛巾在水中浸温,稍拧一下,把温热毛巾打开平铺在足迹上,过几分钟后将毛巾移开,使干涸的血迹、泥土潮湿,稍干燥…  相似文献   

17.
顾挺 《刑事技术》2010,(4):38-40
在赤脚或者戴鞋套作案的现场,都不可避免地会留下足迹印迹,只要勘查人员及时、认真、细致发现和提取方法正确,就会提取到有检验鉴定价值的足迹。  相似文献   

18.
王正鹏  王鲲 《法制与社会》2014,(11):185+195-185,195
本文主要是通过介绍粉尘地面立体足迹的形成、作用原理、几种常用固定剂的性质,分析形成足迹的粉尘颗粒的大小及松散程度,运用胶体与表面的吸附作用,聚集作用,以及亲液胶体的成膜对粉尘地面上的立体足迹的固定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介绍粉尘地面立体足迹形成机理来分析确定不同花纹足迹的反映情况及稳定性,以及不同固定剂与粉尘的作用情况;然后通过对不同花纹的足迹在不同地面上进行实验比较,其选用手法与试剂不同使得固定的立体足迹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粉尘地面上大小花纹立体足迹的固定可以使用不同手法、用量及固定剂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罪犯作案,为了逃避打击或嫁祸于人,往往伪装足迹.常见的伪装方法有:改变步法、换穿鞋、倒穿鞋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并鉴别了1例手按压伪装足迹.案例简介:1992年9月4日晚,萍乡市某供销社值班营业员戴某(男)被杀死在营业间内.现场勘查时,发现尸体周围的血泊水泥地面上,有不成行的两种女式中跟血迹鞋印9个,鞋尖方向均以血泊为起点,向四周扩展,尸体短裤脱至臀部,生殖器外露,尸体旁还发现沾有血迹的卫生纸、绣花线等女性用品.其中一较完整的右脚鞋印全长22.5cm,前掌宽8.4cm,后跟宽3.7cm,前  相似文献   

20.
朱平 《刑事技术》2005,(5):52-52
我国的足迹检验技术在80年代和90年代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足迹检验技术从步法检验、形象检验,发展到鞋底磨损检验、足迹动力形态检验、足迹定量化检验等。特别是近几年,足迹检验中各学派、各门类的各种检验技术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足迹学体系,在侦查破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足迹鉴定包括:1赤足足迹的鉴定主要以足迹的大小、形象、轮廓、重压部位的密度、乳突花纹、残缺部位、是否变形等特征为赤足足迹进行同一认定,赤足足迹的鉴定又分为平面赤足足迹的鉴定和立体赤足足迹的鉴定。2鞋印足迹的形象鉴定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