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2001年,陈立平遇到一场车祸高位截瘫,丈夫离婚出走,儿子陈凯为了照顾她,无法外出务工。经济上入不敷出,满心对儿子的愧疚,生活的苦难让陈立平几度绝望自杀。直到2017年,县里推行"邻里互助护理"政策,亲戚许洪印与陈立平家结对,负责护理她;儿子陈凯也可以安心去杭州打工了,每月工资4000元。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莘县是山东省重  相似文献   

2.
《时代潮》2000,(9)
当一些大款们哀叹穷得只剩下钱了的时候,在沂蒙山区,一位腰缠万贯的农民女大款有了自己的选择——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马厂湖镇东迭庄村小学里,有一位39岁的小学生叫蒋庆芝,她可能是全山东省年龄最大的一名小学生,很可能也是全国之最。她就是该村远近闻名的首富"鸡粪大王"陈宝柱的妻子。少年读书梦断  相似文献   

3.
"神八"、"神九"成功升空后顺利返回,让圣泉集团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她,始建于1979年,前身是一家地地道道的乡镇企业,30年间,她百般蛰伏,在其掌舵者唐一林的带领下,迎来今天的浴火重生。总资产40余亿、年销售收入近70亿、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五大产业蓬勃发展、多项技术位居世界前列……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她成功演绎了一幕幕华美壮丽的励志史诗。圣泉发展的奥秘是什么?未来,她还将上演怎样的传奇?……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圣泉集  相似文献   

4.
<正>8月30日下午,山东省台联会长林红霞在济南会见了国民党前主席、台湾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女士。洪秀柱此行来山东参加第25届鲁台经贸洽谈会。林红霞对客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说,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山东和台湾一衣带水,亲如一家。山东省台联作为台胞之家,秉承"两岸一家亲"理念,"团结、联谊、服务"于山东省广大台胞,广泛团结联络台湾岛内、港澳及海外的台胞,同心同德,为增进乡亲情谊和台湾人民的福祉,为反对"台独"、推动两  相似文献   

5.
正高子美,1970年生,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子梅养护院院长。5年来,她先后荣获山东省十佳慈善义工、山东最具爱心慈善楷模、山东好人、齐鲁和谐使者,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将"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2015年11月11日,李  相似文献   

6.
到山东代表团驻地采访高明芹代表,她正在房间为自己的电脑出现故障而着急,因为她急着敲写自己将提交大会的建议。作为一名律师,高明芹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写得"专业"、"成熟"一些。当然,撰写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高明芹代表已经经历过很多次了。因为她在过去五年里,一直履行着山东省十届人大代表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3月24日上午8点50分,一辆鲁N-00054牌照的桑塔纳轿车,风尘仆仆的开进了山东省德州市人大常委会院内,在办公楼前嘎然而止,从车上走出一位身材高大、表情严肃、五十岁开外的女同志。她疾步登上五楼常委会会议室,在放有她座牌的座位上刚一坐定,便急忙翻阅工作人员为她准备的文件。当议程表上惟一的议题进入她的眼睑后,她兴奋地说:"这次常委会增加的好,议题突出的更好。"落座于她两旁的张端文、王昌华两位委员,以微笑、点头示有同感。她便是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德州市妇联主席杨玉娥。这是她当天早晨行程几百公里,从外地专程赶回参加这次常委会会议的。事后,杨玉娥委员对笔者说:"在同一月内召开两次常委会会议,是我连任三届常委会委员  相似文献   

8.
正4年来她风雨无阻以一个母亲的博爱之心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一起精心护理、关爱着一群孤残孩子,她被这群孤残孩子亲切地称为石妈妈,她就是山东省桓台县人民医院助产士石淑娟。"看到那些被父母抛弃的孩子,我伤心地流下眼泪。我想给他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春,山东省汶上县城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人们在迎接一位普通的妇女从京城载誉归来,她就是荣获首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工作者"称号的郑玉铮。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4,(4)
吕秀芹,是昌乐县毕都乡中学教师、县政协委员。1968年益都师范毕业后,她积极响应党的“支援山区,发展山区教育事业”的号召,一头扎进了沂蒙山区,26年来,她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党和人民也给了她很高的荣誉: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荣获人民教师奖章、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吕秀芹非常朴实,当问到如何取得这些成绩时,她只说:“我做了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打铁先得自身硬”。这是吕秀芹的座右铭。20多年来,她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山区教育事业上。她深深懂得,“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甚至更多。”吕秀芹  相似文献   

11.
田立会  程增梁  张江涛 《民主与法制》2013,(23):F0004-F0004
脱下法袍,她爱笑、爱美、爱逛街、爱陪家人聊聊天,穿上法袍,她办案利落,胜败皆名,有口皆碑:铁肩担正义,柔情暖人心,她就是荣获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山东省第二节感动齐鲁政法人物、山东省“巾帼建功十佳标兵”、山东省“三八旗手”、个人“一等功”、全省政法“公正执法标兵”等多项荣誉的山东省东营中院刑二庭庭长宋国蕾,一位被称为“用热血柔情传递法律的温暖”的优秀女法官。  相似文献   

12.
在山东省无棣县车镇乡,一提起乡人大代表、中高村妇女主任邢玉英履行代表职责,带头移风易俗的事迹,人们无不交口称赞。她多次获得县乡"好媳妇"、"三八红旗手"、"尊老敬老先进个人"、"先进人大代表"等光荣称号。近几年来,在农村的婚丧嫁娶中,大操大办之风盛行,成为广大农民的一项沉重负担。为革除这一陈规陋习,邢玉英一方面向村里的兄弟姐妹们进行移风易俗的宣传教育;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市,有个省人大代表叫陈小仙,提到她的名字,不论是乡间的老人,还是城里的工人干部,都会抢着告诉你:小仙是个好医生,更是个好代表。无独有偶,在东营,另一个人大代表也同样得到了人们的格外敬重,他叫李建华,是个全国人大代表。陈小仙是东营市人民医院的副院长,虽然当上了领导,但她说自己"无论走到哪里,作为一名医生的身份没有变;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不能变。"每天早上,当她第一眼看到病人的  相似文献   

14.
罗先哲 《春秋》2014,(2):17-18
正祁青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党的党员,山东省妇女救国会的创始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和锻炼,而后又以饱满的革命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先后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部机关党总支书记、教导员,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妇女救国总  相似文献   

15.
莱芜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资源丰厚,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山东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6.
李耀曦 《春秋》2014,(5):19-21
正济南一中(原山东省立一中)是笔者的母校。我是她50年前入校的学子,史称"老三届"中的老高二。母校百年华诞的时候编印出了一套校友征文选《悠悠母校情》,我对它十分感兴趣,经常拿起来翻翻。这套五集六大册的校友回忆录,是由一中校友总会秘书长庞德治老师向海内外历届校友发函征文经10年呕心沥m编辑而成的。《悠悠母校情》收入历届校友撰文数百篇,上自清末学校初创,下至"文革"后  相似文献   

17.
<正>"孙治开的低保金可以领了""敬老院该添棉被了"……每天一到办公室,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八陡镇民政办主任吕绪兰先要翻开她的民情日志念叨一遍。这样的民情日志,吕绪兰一共记了20本。哪家遇到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日志本上记得一清二楚。如果困难解决了,她就在记录的后面画个对号。  相似文献   

18.
镇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山东省"调结构、转方式"的背景下,应大力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地方特色产业,实现"点状-块状-串状"的积聚式演变,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并对生产要素进行集约利用,努力发展镇域特色,形成镇域品牌优势效应,打造"山东省-村-品示范村镇"。这对于中小企业优化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稳定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利用"钻石模型"对山东省发展特色产业镇的条件进行分析,阐明山东省发展特色产业镇的可行性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去年七月,在美丽的滨海城市青岛召开的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一位身着蓝褂,面容端庄的四十九岁的女科学家、归国华侨郑守仪当选为青岛市副市长。郑守仪是一九五六年从菲律宾回国的。她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事有孔虫的研究工作。二十多年来,她在研究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被提升为副研究员。她曾出席过山东省科学大会,并被选为山东省侨联副主席,去年,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把青春献给祖国郑守仪出生在菲律宾一个普通侨家庭里,兄妹六人,一家八口靠父亲在马尼拉一家商店里当店员维持生活。就在她中学毕业、进入菲律宾商科学校学习的那一年,新中国诞生了。从此她更加渴望着自己能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一九五四年,她在菲律宾东方大学毕了  相似文献   

20.
她在美国出生并长大。她的爷爷是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弟弟。她的父亲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院士和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医学教授。她是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三年级的学生。她的名字是Sarah Tsien。她的中文名字叫钱向民。她曾向"哈佛"申请到了一个名为"中国小额信贷扶贫研究"的项目奖学金,来到了对她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中国。 她是流浪世界的第一个哈佛女孩 在美国21岁的Sarah Tsien是在美国长大的第三代华人,出生于学识渊博、且十分富有的美国华裔家庭,住在美国著名的科学城──硅谷。她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