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如吃饭,阅读很重要,因为阅读事关国民素质。但要读什么书是个问题,人生有限而知识无涯,我们不可能什么书都读。如果要专家推荐一个书单,也是在难为专家,而且,你也未必就喜欢专家推荐的书。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专业,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我喜欢的书,不一定你也喜欢。对我有用的书,对你或许毫无用处。在我看来,现在已进入阅读3.0时代,读什么书事关你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我在图书馆工作,因此喜欢书籍,也喜欢上了读书。每天上班,每每映入眼帘的尽是书的倩影。在这些被我视若珍宝的书籍中,有的外表并不十分引人注意,这或许会使很多人忽略它,但我有幸拜读了许多精美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当代工人》2011,(18):43-43
进了宠物店你最想养哪一种宠物?1.狼犬2.波斯猫3.变色龙4.不养任何动物 选1你是一个喜欢团体生活的人,会有许多好朋友。选2你外表柔弱,其实内心刚强,选择朋友比较谐瑛。选3你渴望心灵自由。会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选4你外表热情,内心冷静,不能忍受在人情中受到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蒋骁飞 《廉政瞭望》2013,(10):74-74
一位心理学家发明了一种自测“人缘”好坏的便捷方法。举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在你的寝室里还住着另外三个同学,在这个小环境中,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受欢迎程度如何,你不必委托第三者搞问卷调查,只要问问自己——三个同学中,我喜欢(或者讨厌)几个人?如果你喜欢的人越多,表明你的受欢迎程度越高,你的人缘就越好;反过来,你讨厌的人越多,你的入缘就越差。也许有人不理解,明明是要调查自己的受欢迎程度,现在却问我究竟喜欢或讨厌多少人,这不是南辕北辙吗?心理学家却不这样看,他们认为,在交际中,人的情感是可以相互作用的: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人,即使你不对他说出来,也没有为他做过什么特别的事,但时间久了,对方就能感觉到,就会以同样的情感回报你;如果你心中很讨厌一个人,哪怕你将这种情感隐匿得很深,从未给对方什么脸色,最终也会被他感知、回击。  相似文献   

5.
正喜欢读书,喜欢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这种习惯从上初中就有了。上初中时,因为大家都没钱买书看,所以一本作文书和青少年之类的书常常是你看了我看,我看了你看,就这样,一本书要在班里流传好长一段时间才能落回到主人的手里。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从同学们的姐姐或哥哥那里弄来的,爱看书的我们把它当成宝贝。少年的时光就在我的不学习和顽皮中度过。自从上体校以后,我慢慢喜欢上了读书,特别是文学书籍。我买了许  相似文献   

6.
读书人语     
我非常喜欢李乐的一句貌似平淡的惊人之语:“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这句近似禅语的话,包涵了多少人生的玄机啊! 周作人也在《闭门读书论》中说道:“关起门来努力读书,翻开故纸,与活人对照。死书就变成了活书,可以得道,可以养生。“我认为读书除了可以得道、养生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与书为友的那一份心灵的默契了。我认为书是红尘中最好的朋友,只要你善待她,用心去感悟她(当然要有选择),你脆弱的思想就会坚强,你漂泊的情感就会有所寄托。我不愿意刻意地去读自己并不喜欢的书,不论它是名著还是非  相似文献   

7.
本来,当官是公仆,身负为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然而,由于现行干部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漏洞,官职上依附着巨大福利和特权。官迷们便看中了当官的“好处”,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但辩证法告诉我们,风险和利益是同在的。于是,有庸官感叹:官道难,无处不风险!一是“暗箭难防”。做了领导,求你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一些人就会挖空心思,寻找突破口。你喜欢喝酒,他就送你名酒;你喜欢金钱,他就送你金钱;你喜欢古玩字画,他就送古玩字画。目的就是让你出卖原则。二是“吉言难衷”。做官以后你的嘴不仅仅是属于你自己的,你一句话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当代贵州》2005,(9):51
激励下属去达到高水准绩效是领导者的工作之一,成功与否,大部分取决于能否在不同的人员与状况中调适自己的领导方式,一成不变、毫无弹性是会惹祸的。这个测验,列举出一些真实生活中可以用不同方法处理的问题--没有一种方法本来就比其他方法好,你将会知道自己所喜欢的领导方式。本测验亦会为你指出其他也可列入考虑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没有特殊的专长,至少可以有一点兴趣癖好,你爱养花,你爱养猫狗宠物,你收藏,你集邮,你临贴,你喜欢打牌,你喜欢烹调,这都是你的自得其乐的世界。到了自己有几个世界的程度,你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了。  相似文献   

10.
品渝州书香     
去重庆参加书市的前一天,看凤凰卫视"秋雨时分"。北大学生问余秋雨:网络会否取代书籍?这是一个老问题了,余秋雨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委婉地说他喜欢的是手握线装书的阅读。我本人虽不敢说网络阅读不算阅读,却执著地钟情散发着纸墨香的书本。网络当然取代不了  相似文献   

11.
<正>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也不要在喜欢不喜欢上,分出好人和坏人来。带着情绪倾向的眼光,难免会陷入褊狭。咬人的,你不能说它是坏狗。狗总是要咬人的,这是狗的天性和使命。  相似文献   

12.
石绍平 《学习月刊》2014,(13):16-16
有事无事的时候,我总爱往书房钻,因为我向往书房中的自由,向往书房中的幸福。 在书房里可以阅读自己喜欢阅读的书。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孤独。"这绝对是相对而言的,因为我还记得有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真心喜欢它,便不觉得苦!"试想,当你阅读了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后还觉得苦吗?  相似文献   

13.
正只要留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之中,也就是在我们身边熟悉的人群当中,有许多人会对某件事情保持着一种难以遏制和无法自拔的偏执喜好,几乎达到痴迷状态。比如说,谁没见过戏迷、歌迷、影迷、球迷、棋迷、牌迷等"发烧友"。其实还有一种迷,那就是"官迷"。当然,"官迷"并不一定是能当官,就像歌迷、影迷、球迷一样,他们也不见得非要去唱、去演、去打,只要能去听、去看、去关注、去玩命地喜欢  相似文献   

14.
正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也不要在喜欢不喜欢上,分出好人和坏人来。带着情绪倾向的眼光,难免会陷入褊狭。也就是说,在盯着别人的同时,还要看到自我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实践》2015,(6)
<正>近几年来,"全民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此,李克强总理表示,"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总理还指出,当前我国全民阅读量逐年增加,这是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有些人的惰性比较强,习惯于按照过去的模式生活和处理事物,不愿意变换自己的工作环境和方式,而有的人则喜欢求新求变,喜欢不断地去尝试,喜欢创造。做一做下面的测试题,看看你是一个具有变革意识的人吗?  相似文献   

17.
最美的风景     
正我是一个喜欢亲近花草、触摸大自然的人,所以也就非常喜欢旅行。因为旅途中的时光是最美好的,没有什么会打扰你清静闲灵的心,你不用为什么事而兴奋,也不用为什么事而苦恼,你可以遇见一群互不相识的人,然后天南海北地一路海侃;你可以一个人静静地靠  相似文献   

18.
现在是人有两怕。一是怕人说自己穷,穷是无能的代名词。一是怕人说自己太累,太累是愚不可及、不会享受人生的代名词。是人都喜欢别人说自己活得潇洒,一个根本不潇洒的人,你说他潇洒,他也会飘飘然,真潇洒几天。如果有人说你不潇洒,那就是很严重的问题了。我在世上也活了几十年,原来真没有怎么认真考虑过潇洒的问题。现在让生活逼的,也不得不考虑考虑。  相似文献   

19.
有位过去很有激情的青年干部,最近像变了个人,不是变成熟了,而是变颓废了,似乎对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更别说曾经信誓旦旦的理想。朋友说他:你这个人就是太"理想化"了,你以为天下的舞台都是现成的,就等着你这个有抱负的人施展才华吗?他自己也说:把什么都想  相似文献   

20.
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如果你一直往上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上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