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是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创始者,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老子所著《道德经》中凸显和谐的哲学精神,体现于形而上的天道与形而下的人道的统一,即"天人合一"。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我们今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渊源;"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与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倡导天人合一,弘扬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
创建生态文明是全球当代必然选择的发展之路,创建生态文明应当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最高的价值取向是"和谐",这种和谐包括天地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天人合一"思想包含着天人一体、天人和谐、天人相爱等理念,它是创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富矿。  相似文献   

3.
(接2005年第1期)(五)天人合一辩证思维的精神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天人合一问题,也是中西文化基本差异之一,中华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中华文化主张的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似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和谐理念蕴含丰富的宇宙关怀与人文关怀——传统文化中有具体体现。而在传统法申,“和谐”却发生了价值蜕变——逐渐掩饰矛盾、维护专制统治。究其缘由,主要是世俗社会对和谐的误解、曲解以及运用的失误。以传统中国文化中所体现的“和谐”理念为出发点.结合中西价值观念对“法”的理解与诠释,或可初步探究中国传统法律追求和谐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弊病及原因,甚至法律及其追求的价值与其所处的具体时代及所处具体地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重视人格完善和强调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贯穿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普遍的信念。这个信念在中国悠久历史中对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和谐与统一发挥过巨大作用。今天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而且必须充分发掘这个极可宝贵的文化资源,使之向现代转化,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普遍信念。  相似文献   

6.
人文精神与中国传统法律的历史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法律受人文精神之影响,重视人的生命及价值尊严,否定神学权威及酷吏暴君的滥杀行为,折射出中国传统法文化缓和社会压力、追求和谐及“以人为本”的理性之光。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文精神对中国法文化的影响及其对现代法制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和谐世界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和谐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以和为贵、和实生物”的和谐价值、“和而不同”的和谐本质、“和而不流、和必中节”的和谐原则以及“忠恕之道”的致和方法等思想都是和谐世界思想的重要传统文化根源。探析和谐世界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根源,不仅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而且对于丰富、完善和实践和谐世界思想也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处,也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社会最大的贡献。系统研究这一思想的正负价值,客观剖析其扬弃问题,有助于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弘扬优秀传统,发展先进文化,在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的结合中,寻求促使传统与现代接轨、传统文化适应并服务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孙建昌 《工会论坛》2007,13(5):23-2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只有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固其根本,浚其泉源,并从中获得不竭的精神动力。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文化和谐思想的升华与结晶。从古代社会的"天人合一"、社会的"大同"思想,到现代和谐社会的现实追求,都表明了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理想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塑造和传承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的领导力都根植于他所在的文化土壤。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意识形态,蕴涵了丰富的领导力素养。领导干部面对我国当下的人文环境如何吸取儒家文化中道德至上的理想主义,家国一体的天下情怀,以人为本的民本意识,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和允执厥中的中庸之道素养,将西方领导科学中的管物之"术"与中国儒家文化中的管人之"道"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共存,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想的平衡,以达到领导力的提升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朱子和谐人格境界的提升是以“和谐”为精神指归和价值取向的,其理想境界是以“天人合一”、“心与理一”为主要特征,当前部分社会成员人格方面主要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应从建构和谐人格的目标模式、以传统文化熏陶、以文艺作品化育、以道德实践熔铸、以自然美环境涵养等方面进行和谐人格的美育。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优秀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仁爱、民为邦本、诚实守信、崇尚正义、天人合一、和为贵、求大同的传统价值理念与当今时代特征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创新性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是党凝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同时,也要使继承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诚信危机与构建和谐校园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为人性之本,天道之源,是个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医治价值无根的良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谐是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基础,是构筑良好人际环境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保障,作为天之娇子、国之栋梁的大学生,本应该是诚信和谐理念的示范者与推动者,但在社会经济转型期间,他们没能摆脱世俗观念的浸染,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阻力,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的诚信危机,我们在建构和谐校园过程中又该如何来消解校园诚信危机,使这片圣洁的土地永远纯净.  相似文献   

16.
道教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宗教从"天人合一"思想出发,将外在的自然宇宙视为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源,从而确立了人在自然宇宙中的位置。道教强调的顺之以天道,应之以自然,以普遍生命为关怀中心的生态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促进我们采取积极态度和有效方法来保护人类栖居的自然环境,使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更加和谐。道教的生态智慧中隐含着人类必须依赖于"整体的福利",才能实现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共同发展的思想,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天人关系从古至今经历了天人合一、天人之分、人定胜天和天人和谐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各有其特点。天人合一是人处于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中,天人之分首次肯定了人的价值,人定胜天过于夸大人的价值而相对贬低自然规律,天人和谐在此基础上发展为辩证的天人关系。本文通过对天人关系理论的总结分析,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当代天人和谐的思想渊源,而且指出天人合一作为一种传统思维方式和基本价值取向贯穿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就天人关系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学习、研究中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可谓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阐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模式、战略和目标,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却奠定了华夏伦理哲学理念的基础。探讨华夏文化自然和谐的生命情愫将对科学发展观产生韵味隽永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中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不仅有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内涵,从整体上看,还包含着丰富的人文道德精神内涵,本文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核心命题,并从诉求社会与人生价值,充满着扬主体意识以及追求通过内心修养达致尽显社会责任的人文道德精神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生的道德养成教育面临一定的困境,尤其在人格培养方面欠缺借鉴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换的有效举措。为解决问题,应注重采取教化模式,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独立、和合爱人、天人合一、尚公灭私等精神和理念,引导大学生实现个人与自我、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