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我国警察权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警察权的监督,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廉洁、高效公安队伍的必然要求。当前在警察权的监督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严重束缚着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监督功能的正常发挥。完善我国警察权监督体系,就要建立并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从警察权监督主体入手,进一步完善警察权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监督者的法律责任,使警察权监督能最大化实现;整体监督和专项监督并用,发挥专项监督在警察权监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警察权是以行政属性为主,行政性和司法性二元融合的一种行政权。有权力必有救济,权力必须置于制度的笼中;但一味的分权、限权、控权是盲目的,会把本可以发挥良效的警察权视为恶魔。我国警察权运行目前处于扩张的状态,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控制。很多警察职权都包含了行政、司法双重属性,所以对警察权扩张的控制也应该是多元的、多举措的。通过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警察机关自身的控制,并针对警察职权的内容、职权所含权力性质的偏向加以控制,能够有效的明确我国警察权力的界限和内容,并更好的实现或补救公民权利,从而形成警察权和公民权两者和谐共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警察权的正当性体现在尊重人权、尊重人的尊严和执法为民。警察权侵犯人权源于警察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缺陷,警察权行使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盘查制度、羁押制度、司法鉴定制度等存在制度缺陷。牢固树立人民警察的人权意识,杜绝非警察人员执行公务,保障律师职能的正常发挥,全面提升警察执法素质,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制度,是合理规制警察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警察权力滥用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警察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警察权具有强制性、扩张性及自由裁量性的特点,再加上立法的粗陋,相关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体制上的原因,使其极易被滥用,导致权力寻租现象层出不穷。为此,控制警察权滥用应从队伍建设、立法、司法权控制、管理体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我国警察权在国家权力框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警察权既带有行政执法的性质,又不乏刑事司法的色彩。就监督国家权力的角度而言,外部监督比内部监督更具有约束力。然而,目前对我国警察权仍然缺乏一个相对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其中,构建对不依法履行警察权的机关的罚款和晋升考核机制、国务院对省级投资和拨款机制是警察权外部监督制度选择进路的两架"不可或缺的马车"。同时,从机制上对警察权实行外部监督可以将法治警察建设和法治中国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警察权力滥用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警察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警察权具有强制性、扩张性及自由裁量性的特点,再加上立法的粗陋,相关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体制上的原因,使其极易被滥用,导致权力寻租现象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7.
论警察权的监督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警察权进行有效的监督,既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关键,也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当前,对警察权的监督存在机制性和制度性的问题,必须从完善警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增强警察权运行的透明度、正确认识警察权的法渊、强化动态监督、落实警务经费保障、注重对监督者的监督以及整体监督和专项监督并用等方面入手,才能建立起完善的警察权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8.
社会契约论的产生,以一个新的视角解释了国家的起源和政治权力的来源,给中世纪教会统治下的西欧带来了政治解放的曙光。警察权是政府权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从"社会契约论"的视角出发给予警察定位以及探讨警察权的社会基础,对于深刻认识警察权的权力归属,防止警察权异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此着眼,权利基础、合法性基础、契约基础、政治权力基础和法律基础是警察权的五项基础权利渊源。  相似文献   

9.
警察权不同于行政权,既不是来源于行政权,也不是由行政法规范的结果。警察权需要通过法律表现出来,法律反映警察权,法律规范警察权;规范警察权的部门法就是警察法。警察权是由警察权主体、警察权客体以及警察权的实现手段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公共权力是警察权的内在本质,警察权的基本性质是由公共权力决定的。警察权具有执行性、强制性、公益性和义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警察权是对公民权利影响较大的一种重要权力,尽管不同的国家对警察的性质有不同的界定,但是警察的职能却大体相同,即包括维护社会治安和从事刑事侦查两个方面,相应地,警察权也区分为治安行政权和刑事侦查权。通过对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比较可知,这两种不同形式的警察权的性质都是行政权。  相似文献   

11.
警察权作为一种国家必不可少的特殊权力,其配置、运作状况必然反映该国的法治文明水平。从法治领域着手,以警察权概念界定作为逻辑起点,分析警察权的特征,从应然与实然两个对立层面对警察权的双重来源及冲突进行了探讨,在自由与秩序两个不同价值层面上对警察权的双重目的及冲突进行阐释,并在事实与价值两个不同的要求层面上对警察权提出了双重限制。  相似文献   

12.
程序控权理论源于西方的法治理论,在现代愈来愈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与重视。以程序制约警察权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使得警察权行使的过程明朗化、合法化。以程序制约警察权是为了遏制其恣意、专横、权力滥用,限制其过度的自由裁量。通过设置程序规则,规范和约束警察权的合法行使,使其定向运作,并引入归责机制,提高程序违法的成本,以保证警察权在既定的程序规则范围之内健康有序地运行。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强制性的国家权力,警察权比一般权力更为明显地具有利与害的"双刃剑"特性。对警察权进行必要的规制是保障警察权发挥积极作用的必然要求。对警察权的规制方式有多种选择,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状态下,法律规制已成为对警察权实行规制的最佳方式。警察权法律规制体系的构成及其各构成环节具有自己特有的内容;应在对警察权法律规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其进一步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警察权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生相随。当前我们应从加强警察权的保障作用、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其定位,并重点强调警察权的公共性、服务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警察权的宏观结构中,权力主体、权力内容及其运行规则是主要的构成要素。环境警察权的权力主体是环境警察机关及其所属的环境警察,其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会对环境警察权的实际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环境警察权的权力内容不宜过多,应仅限于环境执法,主要包括环境刑事执法权、环境行政执法权和环境监督管理权。而环境警察权的行使则必须遵循法定性原则、有限性原则、公益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和责任性原则。  相似文献   

16.
警察权介入家庭暴力限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警察权是一种公权力,在介入家庭暴力问题上不同国家有不同做法,近年来,我国学界对此也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讨。一方面家庭暴力侵犯了人权,是对权力的滥用,具有公共领域特性,警察权应当介入;另一方面家庭暴力不同于一般暴力,其本身具有的私人自治特性又使得警察权不应当介入。要解决此矛盾,应作警察权有限介入的立法考虑,即警察权的介入要充分尊重受害人的意愿。  相似文献   

17.
警察权是为民主、为民众、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而生的权力,而在警察执法过程中却存在着不作为的问题。目前,警察权陷入必须广泛存在而又不能不加以有效控制的两难选择,为了保障人权,彰显法治,寻求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理性平衡,警察权的行使必须遵守合法、及时、准确、比例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环境警察权的宏观结构中,权力主体、权力内容及其运行规则是主要的构成要素.环境警察权的权力主体是环境警察机关及其所属的环境警察,其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会对环境警察权的实际运行产生较大影响.环境警察权的权力内容不宜过多,应仅限于环境执法,主要包括环境刑事执法权、环境行政执法权和环境监督管理权.而环境警察权的行使则必须遵循法定性原则、有限性原则、公益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和责任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应急警务是公安机关处置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特别警务活动,在应急警务中警察权的行使,与正常社会秩序下警察权的行使有所不同。由于突发性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无序性、严重破坏性的特点,为使公安机关迅速有效地平息事端,防止其蔓延,必须赋予公安机关较之常态下更多更具强制力的警察权,使其在一定的原则下可以有条不紊地运用应急权力,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危机事件,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安行政调解权是警察权,理由是:从基本功能上分析,公安行政调解具有警察权的积极行政作用;从法律特征上分析,公安行政调解具有警察权的强制性、执行性特点;从权力来源上分析,公安行政调解是警察权向民事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