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又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十八大报告,深化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报告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的制胜法宝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路线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又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的制胜法宝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对中国共产党90多年历史经验的真理性总结和规律性揭示。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要求,对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群众观是一个有机体系,是对群众主体地位、力量蕴蓄、利益表达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阐释。习近平群众观的基本立场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由人民群众来书写,中国社会发展的命运由人民来掌握,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的各个方面。习近平群众观是在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丰富和发展,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现实表达。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21,(10)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观点,走群众路线是我党百年来取得重大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党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新时代党的群众观。探索新时代党的人民群众观的生成逻辑,有利于更好地坚持和开展我党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的群众观,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础上,在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伟大成果。刘少奇的群众观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增添了新的科学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独特贡献,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学习和研究刘少奇的群众观,对于今天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留下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对党依靠和领导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深刻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溯源是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其探索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收入分配思想发展的体现,凝结了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的理论贡献和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全面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显著的实质性进展提供了充分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深入研究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秋石 《求是》2012,(19):4-6
胡锦涛总书记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未来走向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郑重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决心和信心,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奠定  相似文献   

9.
人们关心党的十八大,最重要的,是关心中国共产党面对来自国内外的挑战和考验,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党的政治走向,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非常鲜明的语言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地高举在改革开放中树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大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来行使执政权力的党。中国共产党在行使执政权力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认可和巩固。另外,中国共产党行使执政权力只有符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要求,探索如何有效地制约执政权力,正确行使执政权力,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最为需要的根本利益问题,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在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群众工作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做好群众工作,时刻为人民利益着想始终是党的重要宗旨。保持好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双向制衡,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所获得的宝贵财富,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导原则,也是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与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群众路线,并赋予了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人民至上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彰显了新时代下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人民立场与实践基点。这一论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包含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群众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大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群众观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党和群众的关系、党的宗旨以及群众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及习近平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群众观。十八大以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开展,对践行群众观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17,(20)
正(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大会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努力实现赶超跨越发展,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  相似文献   

18.
黄美 《党史文苑》2014,(4):24-26,30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在带领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一直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形成了以"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对群众负责,一切向群众学习,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一切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为基本内涵的毛泽东群众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群众观对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拓与顺利发展的过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深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可谓精髓,有助于加速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步伐,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坚持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坚持党的领导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什么为主体、以什么为核心"这一问题的积极探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