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信用征信基本法律关系是在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主导下,由信息提供者、信息主体、信息使用者等关联方参与,围绕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加工、披露与使用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群,它由相互交织的多重复合法律关系构成,即个人信用信息征集法律关系、个人信用信息披露法律关系和个人信用征信监管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2.
李宝军 《人民论坛》2010,(8):108-109
我国信用征信地方法规发展较早,但在隐私权的保护上存在缺陷,对信息提供者缺乏法律规制,对被征信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缺乏救济。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法律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完善现有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和个人信息披露制度,设定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通知义务。  相似文献   

3.
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服务体系的总体框架和技术架构,重点探讨了个人信用信息的5种共享服务模式:个人信用信息共享、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中心、个人信用信息公开、个人信用信息增值开发、个人信用信息产品.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 ,个人信用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基础 ,没有个人信用制度 ,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基石。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加快建立我国个人信用体系 ,对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分析指出个人信用信息应由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资产信息、个人信贷信息、社会交易信息和公共记录信息构成,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库总体架构应包括数据来源、交换设施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库系统3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库的建设模式,指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库核心项由自然人基本信息和在自然人基本信息基础上增加扩展项构成。  相似文献   

6.
张璐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93+196
我国个人信用缺失明显,对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进行探究,对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律制度、监管机制以及标准化建设,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使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日臻成熟,并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面向社会管理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介绍了美国在个人信用信息收集、管理与使用方面的经验做法;阐述了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探讨了影响个人信用行为的因素,并结合个人信用信息分布状况和应用需求的调研情况,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指标体系和部分省市对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定义,分析了个人信用评价指标的构成和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一套针对重点职业人群实施个人信用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个人信用对消费信贷的推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消费信贷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信用方面的缺陷,客观形势要求必须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其基本内涵包括个人信用登记、个人信用评估、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个人信用奖惩。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经2005年6月16日第11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日本的跨行业个人信用信息系统,指出它在信贷、赊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又非常重视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同时,总结了其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