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侦查线索的发现与收集是刑事案件侦查的基础。对刑事案件侦查中侦查线索进行分析,提出"侦查线索依附犯罪行为客观存在"的观点,研究侦查线索的客观存在性,探讨侦查阶段侦查线索发现与收集内容的特定性和方法的规律性,为打击制止犯罪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
杀人碎尸案件是命案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因该案件中被害人身份不清、第一现场不明,大大增加了案件侦查的难度。在此类案件中,杀人又碎尸这一行为往往是因为犯罪嫌疑人想隐藏犯罪行为、逃避侦查,或者是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怒,或者通过碎尸来满足某种变态的欲望。在侦查实践中,可以将传统的侦查方法和信息化的侦查手段结合起来。特别是利用DNA技术、Y-STR DNA数据库进行比对,在查明死者身份、甚至是发现犯罪嫌疑人时显得尤为重要。从而进一步完善证据,认定犯罪。  相似文献   

3.
犯罪侦查需要国家投入必要的经济成本和权力成本,侦查可以产生经济收益,也可以产社会收益。侦查成本与收益都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的二重属性。侦查经济成本与权力成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在传统社会里,国家对侦查经济成本供给不足时,只能通过增加权力成本的投入来满足侦查成本的总体需要。而现代社会里,国家在侦查经济成本的供给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对侦查权力成本的投入可以降低。侦查的经济收益可以通过量化分析,而侦查的社会收益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大都制定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措施,技术侦查获取的证据,也应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域外法治国家对非法技术侦查证据排除制度做了大量有益尝试,在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非法技术侦查证据进行排除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我国在法制层面上对技术侦查获取材料赋予证据资格和对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确认得较晚。通过比较考察两大法系代表国家非法技术侦查证据排除制度,可以为我国非法技术侦查证据排除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提供有益思路。结合我国法治现状,我国应确立最后手段原则,完善技术侦查措施程序设计,并建立强制排除与裁量排除相结合的非法技术侦查证据排除制度。  相似文献   

5.
正确地进行侦查辨认,有助于发现侦查线索,缩小侦查范围,澄清犯罪嫌疑或认定犯罪嫌疑人。侦查辨认是侦查破案中经常运用的一种侦查措施,是公开侦查措施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我们在从侦查思维的角度研究侦查辨认这一侦查措施时,应着力寻求解决侦查辨认思维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白骨案件是一种疑难、复杂案件,可资利用的侦查要素比较少,常规侦查方法常常难以奏效,容易形成侦查僵局。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侦查方法,包括多种挖掘技术,在白骨案件侦查中可以运用一种或者多种挖掘技术进行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主要有痕迹物品数据挖掘、生物检材数据挖掘和电磁信息痕迹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具有查明被害人身源,破解侦查僵局,发现案件线索,确定侦查方向,发现证据材料,支持诉讼证明等作用。数据挖掘离不开理论基础、软件基础和硬件基础,离开了各种基础支撑,数据挖掘则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侦查活动中,侦查线索是侦查人员获得证据材料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案件侦查活动陷入困境时,侦查主体就需要寻找、发现新的侦查线索——犯罪再生线索来拓宽侦查视野,从而突破暂时的困境,为最终发现和查获犯罪嫌疑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侦查就像是一个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侦查错误的复杂系统,这些错误在整个侦查过程中带有着潜在性的特点。充分了解侦查活动作为一项特殊的认识活动的本质属性,深入分析侦查错误的发生原因,并在各个侦查阶段中依次对犯罪信息进行细致地分析,以便及时地发现、承认和纠正各项错误,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侦查错误的发生,保障侦查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律师提供法律咨询是犯罪嫌疑人和律师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属于法律帮助权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一种权利,其对侦查的积极影响在于保障人权和限制侦查权力的恣意,消极影响在于增加侦查负担和防碍侦查进行。因此,其内容的界定应遵循开放性和限制性两个原则,并参照国际通行的规定,对我国的律师帮助制度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0.
论侦查假说的时间层次、空间层次和人物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实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案件的侦破。侦查假说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侦查工作的成败。侦查实践必须围绕侦查假说展开推理和论证。在时间过程、空间变换和人物层次之间进行综合考量构建侦查假说,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有关于犯罪的性质、动机、过程、手段、嫌疑人特征的假说体系,为服务侦查工作。  相似文献   

11.
对易破坏、易消逝的痕迹物证先行勘验,获取了大量证据,提取了有价值的痕迹物证,为侦查破案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强有力的认定证据。  相似文献   

12.
凶杀案件现场勘查是刑事案件技术侦查的重要环节。现场勘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案件侦破的成败、案件的定性处理及刑事诉讼活动的进行。在现场勘查时,要评估死者是死于谋杀、自杀还是事故,并分析其死亡原因。勘查时,要注意搏斗痕迹、武器位置。犯罪现场的尸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以秦皇岛市"3·25"抢劫杀人案为例,通过对此案件的勘查及侦破过程的分析描述,总结了刑事技术在侦破此类案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案中尸体检验情况及现场物证来源对侦破该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类似本案这样有特殊损伤的尸体,尸体检验的目的不但是寻找死因,还要通过这些特殊的损伤、切口分析出案件性质,作案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杀人碎尸案件,是指在非法剥夺他人生命之后,又行分尸灭迹的特大案件。杀人碎尸案件犯罪嫌疑人在主观方面认为有分尸转移案发现场的必要性;在客观上存在分尸转移案发现场的可能性;在心理层面有分尸转移案发现场的不得已性。杀人碎尸案件侦查,大体有两种模式:从尸块——尸体——被害人身份认定——因果关系调查及临死前行踪调查——犯罪嫌疑人的模式;从抛尸现场——杀人碎尸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纵观"乃扒涉嫌故意杀人案"卷宗时,发现该案件在侦查破案过程中,存在侦查过程不清、被害人身份不明、审讯技巧不佳、现场有关痕迹形成没有进行合理分析、现场物证提取使用过程、卷宗制作不认真、诉讼意识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公安部和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南安“2002·12·25”特大杀人案,经专案组18个月努力,成功告破;该案从现场勘查、专案专办、严格排查、复析案件,以及追逃协作等方面为侦破复杂的刑事案件积累了众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8.
浅析杀人案件现场中血迹的勘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迹既是杀人案件现场的痕迹,又是物证,具有非常重要的犯罪证据价值和鉴定作用。有些侦查员采用了不当的勘验方法,或对现场血迹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常会在勘查现场时留下遗憾。对杀人案件现场血迹的勘验,应从杀人案件现场中血迹的特点、血迹的发现、血迹的勘验、血迹的分析和血迹的提取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侦查人员愈益重视构建犯罪心理现场.针对涉案人员既往经历、犯意产生与准备过程、犯罪现场参与者的认知构成和犯罪行为人心理变化轨迹等犯罪心理现场各要点进行挖掘。有力地推动了案件侦破工作。取得了不少经验。宝山“1·3”碎尸案的侦破过程,在这方面具有借鉴意义,带给我们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近亲属间发生的命案,在案件的客观方面、现场信息、痕迹物证及病理损伤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性、特殊性.对杀亲案的规律、特征与刑事技术工作的关系进行思考、总结对办案实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