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子女学业不良家庭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庆玲 《工会论坛》2010,16(1):34-35
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的子女也随之开始进入城市生活学习。在入学得到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学业不良问题逐渐浮现出来。而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最为广泛和深刻。本文面向农民工群体,从家长职业类别、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长期望值、评价方式、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农民工子女学业不良的家庭因素。  相似文献   

2.
亲子关系是家庭法的核心,是亲属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亲子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亲子关系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即经历着从家父权威到父母责任、从家族本位到子女本位、从父权优先到儿童最佳利益和从为族收养到为子女收养的脉络变迁.这些变化是与儿童观及儿童的地位变化相契合的.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父母权威占据主导地位,父母权利具有义务性,转而成为父母责任,亲子立法上也偏向于子女本位并坚持儿童最佳利益原则.亲子关系的变迁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及其权利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家长作为与青少年子女联系最紧密的初级群体,其态度和行为深刻地塑造了子女的网络游戏使用形态.基于全国性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本文考察了家长群体对于青少年子女网络游戏行为的认知情况和管理方式.数据结果表明,在认知层面,家长群体对于青少年子女的游戏使用类型、游戏使用地点、游戏接触时间等方面的认知与青少年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在管理层面,家长群体对青少年子女的游戏管理行为包括游戏时间管理、游戏设备管理和游戏下载管理,其中初中阶段青少年的家长对孩子管控最为严格.本文认为,现阶段家长群体对于青少年网络游戏存在“重态度而轻行为”的特征,家长群体若希望积极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子女使用网络游戏,首先必须加强对子女网络游戏实际使用行为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总体上,中国老年人更加偏好与已婚子女共同居住或者保持分而不离的居住模式,且城乡之间存在差异;但是现实中,规模庞大的亲子群体保持了既分又离的居住模式,说明了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变迁对亲子居住模式的选择存在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实证研究表明,老年人居住偏好模式是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包括获得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情感慰藉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亲子现实居住模式的选择是亲子双方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等奖中学英语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分析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焦虑倾向的调查分析青少年学生欺负行为的心理探析 二等奖当代农村青年道德价值观的调查亲子互动与儿童初级社会化浅谈儿童被同伴拒斥的原因及干预措施论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正向功能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行为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计算机热潮时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学校德育对策知识经济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试论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及教育调控青少年“网恋”心理探析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五种意识试论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伪科学批判与科学普及浅谈…  相似文献   

6.
亲子教育缺失是指年幼儿童长时期缺失父母抚爱和教育的现象。问题行为是指儿童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2001年暑期,我们对湖南省洞口县、隆回县农村学龄儿童(小学生)的亲子教育缺失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获得了31个教学班、1248个学生的有关资料。调查发现: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现象非常严重,高达32%。更令人担忧的是,亲子教育缺失者出现问题行为的几率竟比亲子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他们的子女留守在家,多数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顾,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群体不仅数量大、比例高,并且在教育、生活、发展等方面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问题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失业人员对子女教育的认知受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失业人员对子女的教育极度重视,并已成为失业人员的共识;失业人员对其子女的期望极高,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不得不受自身经济条件的制约,存在过早让子女进入“初级劳动力市场”的倾向;失业人员对其子女的教育效用比较乐观,大部分(特别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把接受高等教育视作跻身社会强势群体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和特征,通过分析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和子女的互动方式,进一步探索这种互动方式对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导致的不同于传统的亲子关系对新时期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自然生殖下,法律根据自然联结机制很容易把握亲子身份和亲子关系,然而人工生殖这种不通过男女自然两性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现代医疗技术手段,对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观念和理论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异质授精情况下,由于使用的是第三人的精子,该类人工生殖子女身份的认定更加复杂。为了避免因采用特殊规则形成AID子女为特殊子女的不当认识,立法上应力求采用与自然生殖同样的父母认定标准确定人工授精子女的亲子关系,即依据出生事实确定谁是母亲,根据婚生推定及否认制度确定谁是父亲,丈夫的术前同意限制其对子女的婚生否认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1.
亲子交往是儿童最早的交往活动,也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积极有效的亲子交往能够促进儿童的情绪分化,提升儿童情绪认知的能力。影响儿童情绪发展的质量,并为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亲子交往是儿童最早的交往活动,也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积极有效的亲子交往能够促进儿童的情绪分化。提升儿童情绪认知的能力。影响儿童情绪发展的质量,并为儿童形成健全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首都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从家庭教育看,亲子联系频繁、父母对子女有着极高的期望值,子女尊重和采纳父母意见,同时又有着自主意识,但在亲子情感交流上存在着问题;从学校教育看,小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成才,遵纪守法、互相帮助,学校发挥了教育主渠道的作用;从社会环境看,小学生知荣辱、讲公德,成长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会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外转移,造成乡村社会亲属网络的断裂。在此亲子分离状况下,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更值得关注。留守儿童应通过增强法治认识,运用法规政策实现自我保护。法律与社会的保护是外在保护与底线保护,个体的自我保护是内在保护与上限保护。结合留守儿童的教育与认知研究,有如下发现:第一,在个体化社会和人口大规模迁移的条件下,儿童保护已经跨越家庭和社会中间组织,由个体直接面向国家法律进行自身权利保护,如儿童以个体身份寻求法律援助;第二,家庭中亲密关系的瓦解对儿童自我保护的形成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促使法规与政策将儿童个体作为主体直接进行保护,如普惠政策与《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家在外打工,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會群体.改革开放以來,农民大量涌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儿童远离父母,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中国留守儿童已达两千两百万.本文作者通过走访,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认真调查,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相信能对我国处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婚姻法缺乏有关离婚时子女监护问题的完整、系统规定,现行法的诸多内容残留着"父母本位"痕迹,不符合21世纪亲子法的发展趋势。因此,借《民法典》制定之际,有必要对我国离婚后子女的监护制度进行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17.
亲子依恋一直是研究儿童人格与社会化的重要课题.亲子依恋有三种类型:安全型、反抗型、回避型.亲子依恋产生的影响因素包括:母爱剥夺、养育质量、耍儿的个体特征、家庭与社会环境、父母内部工作模式.亲子依恋中怯生的解决方法包括:及早步入"同龄小社会"、加强社交活动、选择一个"固定朋友"、发挥玩具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18.
民工子女,作为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特殊的教育,正在形成着一种区别于城市儿童和乡村儿童,介于传统人和现代人之间典型的“过渡人”的边缘素质。自1978年来,随着民工潮由涓涓细流汇成滚滚巨浪,民工子女队伍相应扩大,且第一代已步入社会。虽目前对整个社会生活尚未构成明显影响,但因其日趋扩大的群体和在未来中  相似文献   

19.
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己经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市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从而形成"留守儿童"群体,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发人群。"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20.
婚生子女的推定制度是亲子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于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立法几乎都已经确立了该项制度,但我国现行婚姻法对此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对我国亲子制度的完善十分不利。本文结合国外立法例,对婚生子女的推定制度进行探讨,以期完善我国的亲子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