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情感体验的激发、培养和调控,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接受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性环节。教育者有坚定的信仰及满怀对受教育者真挚的情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经常性的情感交流、有效的培育方法等都是情感培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关注受教育者的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激励、交流激励、赞许激励、目标激励、自我激励等机制,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使其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针对网络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从满足大学生的价值需要、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入手,积极寻找更能激发其需要情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起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在任何一门科目的教育实务中,受教育者都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继而对教育目标的完成产生消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所以,必须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特性,剖析其成因,最终找到合理对策。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教育者业务能力与个人修养,二是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三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四是改善社会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如何提高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教育者受外界环境冲击、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不清晰、正确的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效结合等等,有针对性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需要因材施教、分层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可亲可近、可信可爱"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及受教育者对其产生的亲近感和悦纳感。就其结构而言,主要包括感性亲和力和理性亲和力,感性亲和力是教育过程中被人直接感受到的、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价值的物质载体和外在形态对受教育者感觉、知觉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理性亲和力是在感性亲和力的基础上,受教育者经过综合的判断和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内生价值和理论意蕴产生的发自内心的趋近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生成机理上包括三个层面,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属性,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亲和需要,产生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障碍是教育活动不能顺利展开的重要原因之一,心理认同障碍则是接受障碍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导致心理认同障碍形成的原因很多,涉及施教、受教、环境、中介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心理认同障碍主要包括认知、需要、情感和意志四个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化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诸要素共同配合,运用科学的障碍消解策略,培养优秀教育者队伍,建立运行动力机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意识教育,营造有利教育氛围,确保教育内容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呈现出复杂性、多元性的时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理想、不突出。本文以北京市四家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方法传统与守旧、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缺失、漠视隐性教育功能等问题。改进教育方法、弘扬受教育者主体地位、重视隐性教育功能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9.
成人的德育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院校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等.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实现人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受教育者在环境影响下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反映、选择、摄取、整合并采取行动的一系列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源的教育者、作为接受主体的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都细致而多样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几个方面协调良性互动才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相似文献   

11.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交往关系的异化,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建构一种以地位平等、以人为本、贴近生活、相互理解、互惠共赢为本蕴的主体间良性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转变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强化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推行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采取平等对话的语言交流方式、选取贴近生活世界的教育内容,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良性交往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意识,把外在的要求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化的过程和程度不仅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正确引导,更需要其内在认同和配合,并受某种机制的制约,而在这些机制中最重要的机制是内化机制。因此,学术界越来越重视从内化机制角度研究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诸方面的要求,是决定民族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思想政治活动中教育者传授给受教育者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它是连接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对象的信息和纽带,是蕴涵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基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质上是国家教育要求与民族传统思想相结合,共同为党和国家未来的建设做好服务的,它与政治教学内容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主体、客体与主观、客观的概念辨析,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为切入点,从各个具体的对象性关系中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认为在活动准备阶段与反馈评价阶段,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教育资料与教育者自身为客体。在活动开展阶段的外在过程中教育者为主体,受教育者为客体;内在过程中,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自身为客体。  相似文献   

15.
受教育者不仅是教育活动的依托者,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直接体现者。离开了受教育者,也就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作为教育活动客体亦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其主体性的培植和发挥,体现了受教育者自身从“知”到“行”转化以及反作用于教育者和教育环体的实践意义,这对提升教育实效性有重要的实操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干部在思想教育中,正确掌握和运用情感,使受教育者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达到感情上的融洽,是干部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情感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思想教育的过程不是思想信息单向输出的过程,而是实现思想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情感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态度的反映,人们对待外界事物总会产生各种内心的体验,持有一定的态度,或欢迎,或厌恶;或愉快,或忧伤;或喜爱,或憎恨;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富有表情的动作是情感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就是利用情感机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的积极影响,实现塑造人、培育人的目的。情感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重大,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必要途径。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就必须研究影响情感产生和变化的制约因素,以便寻求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发挥途径,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合理需要;情融理通,排除认知障碍;榜样引领,优化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的意识、思想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们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时常变化的反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随外界因素变化而变化。文化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廉政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使得受教育者树立廉洁信念、形成廉洁情感、培养廉洁意志、提高廉洁认识、养成廉洁习惯。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发挥廉政文化的教育功能、批判功能、规范引导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清廉的廉政氛围。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传递与反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良好的沟通方式是影响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海德的P-O-X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师生间沟通的理想方案,在最优选择的基础上达到师生的双向互动,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这一模式的可操作性更强。为此,青年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理论,掌握科学的沟通方法,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完整的教育原则,教育、自我教育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离开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这一前提,单纯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强调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关键是能够在可操作性层面上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其三个核心环节是通过教育激发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需要、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形成自我教育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