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美国推动发起对伊朗的制裁没有取得实质收效,伊核问题处于僵持之中。伊核问题其实是美国和伊朗手中相互较量、相互施压的一张牌,伊核问题的持续紧张主要责任在布什政府。今后几个月,布什政府难以在伊核问题上做出战略调整,伊朗则力图以拖待变,等待下届美国政府上台后调整政策,缓和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伊战争爆发后,伊拉克国内政治格局重新洗牌,什叶派迅速崛起,逊尼派地位骤降,双方矛盾和权益争斗日趋激烈。2004年10月,约旦籍的阿布·穆萨布·扎卡维在伊建立了激进反美组织——伊拉克“基地”组织(AQI),广泛招募“圣战者”,为其所用。在这批人中,数外籍“圣战者”作战经验丰富,向AQI提供大量资金,并构成伊自杀式袭击主体。他们不断掀起恐怖袭击浪潮,使伊教派冲突愈演愈烈,安全局势持续动荡。  相似文献   

3.
张煦 《国际资料信息》2012,(9):21-25,33
伊扎布特系跨国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目前在全球40多个国家开展活动。20世纪90年代,伊扎布特开始在中亚地区发展蔓延。伊扎布特虽然屡遭打压和限制,但在"基地"组织、塔利班等国际恐怖组织的资助支持下,发展势头迅猛。中亚发生"颜色革命"后,伊扎布特利用各国转型期产生的社  相似文献   

4.
俄伊关系是苏伊军事合作关系的继承和发扬。俄伊传统关系的终结意味着俄罗斯在伊战略利益的丧失,亦意味着美国全球扩张战略中又一个重要目标的实现和大国在伊利益排序作有利于美国的转移。对伊战争隐含美国多重利益目标,这由美国霸权主义野心和单边主义行为所决定。此外,根据逻辑推断,存在着下一个俄(或X)——X关系终结的可能,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大事综览     
2003年3月大事各方有如下评述: 一、伊拉克战争。20日,美国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拉克发动军事行动。空袭后不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呼吁伊拉克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翌日,英国参加对伊战争。23日,土耳其首派1000人的军队进入伊北部,同时向土伊边境增派5000人左右的部队。由于土耳其不允许美国借道攻伊,美放弃开辟对伊作战的北方战线,继而在空袭后不久派地面部队从巴格达南部开始向伊进攻。战争没有出现像美预料的伊军大批投诚的现象,又因部队粮草不继和伊军顽强抵抗,使美最初对  相似文献   

6.
近来,因发生学潮以及美国等在核查问题上加大施压力度,伊朗面临的内外压力骤然增大。这既反映了“9·11事件”后,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伊朗外部安全环境的恶化,也与其内部政治斗争的发展密切相关。 “9·11”后,美很快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虽然因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问题上有求于伊,对伊言辞较为“缓和”,但并未改变对伊遏制政策。伊战结束后,美国内保守派要求布什尽快明确对伊强硬战略  相似文献   

7.
今年夏季以来,随着美国国内和世界各国就“打伊”的辩论渐趋白热化,各国媒体也不断“透露”美国“打伊”的时间和“倒萨”方案,各种猜测莫衷一是。目前归纳起来有4种“打伊”时间、6种“打伊”方案。 一、“打伊”时间 “9·11事件”后,“打伊”立即被提上布什政府的议事日程。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2001年9月12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曾提出立即“打伊”,但为集中精力先打击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布什最终拍板决定暂缓对伊动武。目前盛行的动武时间主要有以下4种: (一)中期选举前动武。据土耳其媒体称,美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在今年7月访土时明确告诉土政府,美可望于2002年秋季“打伊”。美国内也有舆论认为,布什将于中期选举前“打伊”。这种看  相似文献   

8.
一、中伊能源合作的历史与现状 经济制裁、战争频繁和管理不力一度使伊拉克的能源发展受到了影响,但近年来随着外资涌人,伊能源基础设施有所改善。2012年中期,伊拉克的原油日产量已达320万桶。目前,伊原油产量达到历史新高,伊拉克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国,并有望在21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  相似文献   

9.
吉尔吉斯外长演讲纪要编者按:1998年2月11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为率团来华访问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外交部长伊马纳利耶夫举办了演讲会。会上,伊马纳利耶夫外长就中吉关系、中亚形势、吉外交政策等问题阐述了看法。现予以摘要发表。一、关于中吉关系伊马纳...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2月美军从伊拉克撤离后,美国对伊的掌控有所松动。伊拉克国内的民族、教派矛盾迅速浮现和激化。伊朗乘机加大对伊拉克的渗透,沙特也积极支持伊国内逊尼派势力对抗伊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美国深化与伊拉克的关系。但鉴于美国在中东地区仍驻有相当规模的威慑力量和美伊之间签署了《战略框架协议》,美国对伊拉克局势的主导权并未动摇,两国伙伴关系已显雏形。未来制约美伊关系深入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伊能否实现民族教派和解,推动国家重建发展进程。从目前趋势看,伊拉克国内形势在相当长时间内难有根本性好转。同时,不排除美利用伊拉克干预叙利亚危机和遏制伊朗的可能。从长远看,美伊的战略伙伴关系效益将日趋显现,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是海湾乃至中东的军事强国。两伊战争后伊拉克仍保持比较强大的军事实力。但经过海湾战争的重挫,伊拉克的军事实力已大为削弱,与美国相比近乎“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2.
中亚各国独立后,有关国家在中亚国际政治舞台上展开了激烈角逐,最终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伊朗和俄罗斯凭借其固有的地缘政治、经济优势以及民族、宗教联系,成为中亚地缘战略棋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棋手,并因各自的利益需求而走向结盟。与美国和土耳其在中亚的利益主导型结盟关系不同,伊、俄两国在中亚结成一种借助型联盟关系。由于受文明因素、战略侧重点和中亚各国之间矛盾的制约,伊、俄两国关系不会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3.
举世闻名的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之间的界河——巴拉那河上,该水电站的建设始于1975年,耗时16年完工,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由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共建、共享、共管,为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电站建设本身带动了两国尤其是巴拉圭的经济发展;电力生产能够满足巴拉圭绝大部分用电需求和巴西20%以上的用电需求;水电站兼具防洪、航运、灌溉、渔业、旅游及生态改善等综合效益,促进了附近地区新兴城市的发展和两国科技能力的提升。伊泰普水电站之所以能够成功建成并发挥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主要在于两国能够捐弃历史积怨,直面现实与未来;在开发协议中规定了平等互利的条款;在水电站建设初期和投入运营之后,两国领导人都能够妥善处理双边争议,不断化解矛盾和危机。同时,伊泰普建设者热心传播技术和经验,帮助中国三峡工程的建设。伊泰普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行中体现出积极的国际合作精神,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石油天然气法》草案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2月26日,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宣布,酝酿已久的《石油天然气法》草案获内阁通过。根椐这项草案,伊拉克将以“公平方式”在全国各省分配石油利益,同时将丰富的石油资源向外国石油公司开放,目的是通过吸引外国投资来重振经济。草案一旦获伊议会批准成为法律,不仅将改变伊不允许外国公司直接采油的历史,而且西方石油公司将瓜分伊大部分石油开采权。这在伊拉克人中引发了很大争议,未来该法案的实施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海湾战争后,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始终是影响美伊关系及世界局势的重要因素。今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武器核查问题的第1441号决议,13日伊正式宣布将无条件接受该决议。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武器核查将很可能再度成为美军事打击伊拉克的“导火索”。 一、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在美国推动下启动。1990年8月,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1991年1月17日,美率多国部队对伊发动了“解放科威特”的战争。战后,为彻底削弱伊拉克这只“海湾虎”的实力,推动联合国安理会于同年4月3日通过对伊制裁的第687号决议。决议要求伊必须向联合国申报其拥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核、生、化武器和射程超过150公里的弹道导弹,以及生产这类武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仲冬 《西亚非洲》2005,(6):10-14
伊拉克总理易卜拉欣·贾法里率领庞大代表团于2005年7月16日访问伊朗,这是两伊改善关系里程碑式的外交行动。从根本上说,两伊改善关系在于两国国家利益的契合。同源宗教文化是两伊改善关系的身份认同资源;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是两国改善关系的国家利益需求;经济利益是两国改善关系的根本驱动力量。目前,两伊安全方面的合作性机制尚处于机制建设的初期阶段,这些机制还很不完善,还是一个松散的安全计划架构,受到众多外部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1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桑迪”飓风重创美国。10月29日至11月1日,飓风“桑迪”肆虐美国,重创人口稠密的东海岸。据《洛杉矶时报》统计,美全境因“桑迪”造成的死亡人数达113人,数百万家庭和商户断电,高峰时达到850万户,并造成美国三个核电站关闭,一个核电站处于“警戒”状态.  相似文献   

18.
“伊扎布特”(HizbutTahrir)是一个打着伊斯兰旗号的极端组织,1953年成立于耶路撒冷,在世界50多个国家建有分支机构。在阿拉伯语中,HizbutTahrir意为“解放党”。国内部分学者将其直译为“伊斯兰解放党“,本文采用其音译“伊扎布特”。该组织宣称是一个政党,以伊斯兰作为其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大国,伊朗则是日渐崛起的中东大国,因此中伊关系对双方乃至全球都有重要影响。中伊深化合作既有强大推动力,也有不小障碍与阻力。尤其2003年以来,伊核危机升温直接妨碍了中伊深度合作。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六国签署全面核协议,不仅使持续十多年的伊核危机“软着陆”,也为中伊深化合作带来机遇期。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是唯一与伊朗保持核合作的国家,但俄伊核合作并不是引发近年来伊朗核危机的问题所在.俄罗斯支持伊朗发展核能,反对使用武力解决伊核问题,但并不鼓励伊朗发展核武器.俄对伊核问题的政策受到俄伊关系、俄美关系及俄中东战略的影响.俄处理伊核问题的态度充分反映出俄伊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