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奋斗》2007,(1):54-54
由哈尔滨团市委牵头进行的“健康上网拒绝沉迷——帮助未成年人戒除网瘾大行动”的活动。于去年9月在哈尔滨市正式启动,为抓好这项活动的落实,切实帮助“网瘾少年”摆脱网瘾,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制定了专门的实施方案,对活动作了整体规划,形成了素质教育的新格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瘾是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年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和谐。本文对重点理工科大学学生开展了网瘾情况的调查,提出了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存在四个典型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网瘾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实践效果给出了各阶段网瘾大学生的学校教育建议——及时干预、兴趣引导和多元化评价激励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瘾是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青年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和谐.本文对重点理工科大学学生开展了网瘾情况的调查,提出了大学生网瘾的形成存在四个典型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网瘾大学生的性格特征,结合实践效果给出了各阶段网瘾大学生的学校教育建议--及时干预、兴趣引导和多元化评价激励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16岁的网瘾少年小邓,在被送到“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十几个小时后被殴身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日,曾两进网瘾训练营的网瘾少年小张向记者揭露了这种网瘾训练营的内幕。小张进的第一家训练营是广州起航拯救训练营。据小张讲,他进去后的第一天,被罚从下午两点一直站到第二天早上5点,然后到篮球场跑了100圈,  相似文献   

5.
李治德 《探索》2005,62(2):132-135
网瘾是个人的行为现象,解读网瘾现象必须从驱使这一行为现象发生的心理根源开始。从有机心理学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探讨网瘾行为的个人内心根源因素,将这个由内心根源驱使的行为放置于青少年的社会存在环境中分析,可以提出一个解读网瘾行为和解决网瘾问题对策的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6.
《兵团党校学报》2005,(2):42-42
据统计,截至2004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8700万,其中1/3是学生。北京师范大学的有关问卷调查显示,中国未成年人有"网瘾"者比例达到14.8%。"网瘾"也称互联网成瘾综合症,其征兆包括每天上网时间超长、有说谎隐瞒上网情况和程度等行为。另外,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不仅会有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还经常表现出逃学、不与人交往、暴躁等反常行为,一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中国人才研究会超常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贺淑曼教授认为,解决"网瘾"问题,首先要立足于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等各个渠道加强防范。比如,家庭可采取规定上网时间和内容等措施。学校应进行正向的理想与成才教育引导。社会防范的重点是从源头上把关,制定出全面有效的法规和管理措施。另外,可以通过强化上网者个人的自我和社会责任感提升自制力。  相似文献   

7.
16岁的网瘾少年小邓,在被送到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十几个小时后被殴身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日,曾两进网瘾训练营的网瘾少年小张向记者揭露  相似文献   

8.
褚丹生 《奋斗》2007,(1):52-53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网瘾青少年多达1000多万,还有大批孩子存在着网瘾倾向。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越演越烈,《人民日报》甚至用“网瘾猛于虎”来形容青少年网络成瘾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9.
殷林飞  罗丹 《世纪桥》2010,(23):88-89
青少年网瘾在于评价体系单一,问题家庭增多、网络教育薄弱、社会教育功能缺失等。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戒除网瘾的拯救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质性研究,以家庭功能理论为基础,对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家庭干预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家庭在青少年网瘾问题的解决中存在着沟通与互动模式不合理的问题。最后,提出一套针对青少年网瘾问题的整合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当前,"网瘾戒除特训营"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正方兴未艾,据统计,全国现有大大小小300余个以戒除网瘾为目标的特训机构。这类"网瘾戒除特训营"往往采取集中化、封闭化的方式对被界定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采取各种类型的治疗,以帮助他们脱离虚拟世界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何秋敏 《求实》2006,(Z2):271-272
"网瘾",是每当上网时,网瘾者就产生愉悦的心理快感,因此反复追求上网,上网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渴求这种身心愉悦感觉.这种渴求与任何成瘾一样,是一种精神依赖.现代社会,网络以其便捷和高效强烈吸引人们的参与,而且它还正以狂暴的速度渗透到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娱乐、心理等各个方面.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国许多高校建立了校园网,有的还铺设了宽带网,为大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但与此同时,网络也给不少人带来了伤害--正如酗酒、吸毒和赌博一样,网络也给上网成瘾者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加之高校附近分布的大量网吧,也为沉迷于网聊、酣战于网游的网瘾者提供了躲避学校监管的避难所,使涉世不深、自制力尚须提高的大学生网瘾者难以自拔.  相似文献   

13.
按照对未成年人生存空间的判断,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保护体系划分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编织了一张未成年人保护网。然而,这部法律实施20多年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未成年人的生活和成长空间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时代和陌生人社会的到来,使未成年人的活动空间大为拓展,也对未成年人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其中《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我国制定的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性法律。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我们应共同肩负起保护的责任,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如何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一直是全社会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本期特选取几个案例并进行分析,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严重问题。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有4亿多,占全国人口的1/3,他们被称为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然而,越来越严重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蒙上了阴影。本文试就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作一分析并寻求其预防对策。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目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表现在犯罪主体、犯罪形态、犯罪类型等方面出现了新的情况和特征。(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体的变化特征。主要是:1.初犯年龄降低。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发育成熟比50年代提…  相似文献   

17.
王燕文 《唯实》2014,(4):4-5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基础工程、未来工程、民心工程。2004年,党中央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后继有人,做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此为标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年来,江苏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坚持贴近实际、重在建设,坚持开拓创新、虚功实做,深入实施三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集中为未成年人办了一批好事实事,在实践中形成了一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品牌,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成为江苏广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主流。  相似文献   

18.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月英 《求实》2004,3(7):89-91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培养“四有”新人 ,必须抓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点 ,选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 ,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结合点 ,准确定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落脚点 ,并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未成年人犯罪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性犯罪案件占有不小的比例。仅以石河子市两级法院2000年至2004年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性犯罪约占6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被害人身体、精神和名誉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而且也使未成年人自己和他(她)的家长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包袱。他们当中有的觉得丢人,抬不起头来,有的两家世代为仇,甚至又酿成其它的恶性事件。未成年人由于他们对性的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好奇心强,而一些未成年人的性心理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引发了性犯罪。从近年兵团法院审理的大量未成年人性犯…  相似文献   

20.
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是制定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对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鉴于此,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大东区检察院近年来所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研,发现了一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现实特点及形成原因,以此为据,提出一套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希望通过这种见微知著的研究范式为解决日趋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