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党政治的世界,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现代民主政治运行的必要条件,是国家政治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政治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凸显国家软实力;增强国家软实力,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史,是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建国史、富国史、强国史,从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与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是互动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有别于西方国家,主要由中国共产党主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便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和建构现代国家的时代重任。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现代国家,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使中国重新回归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的领导,并由此形成中国政党治理主导国家治理的新型范式。这一范式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为核心要素,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创新性,能够促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3.
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形成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在以政党为核心的现代民主政治中,党政关系是现代民主政治,特别是政党政治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其实质是执政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方式与领导形态问题。一般来说,现代社会各种政治关系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明显或隐含地包含着党政关系的因素。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要重视和有效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从现代党政的基本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了西方国家和后发国家的党政关系模式,企望能对现代国家中的党政关系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构优良的政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最集中的体现,作为现代国家建设的终极核心价值,政制的建构必须创设国家的意识形态。在中国政党国家形态里,党的干部是政党保持合法性基础、维系自身统一和动员社会的行动力量,也是意识形态的担当者,正是在干部的掌控和支撑下,干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在国家建设中,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意识形态担当主体的培养和塑造的过程是相统一的,其本质是一个干部塑造的过程,国家建设的本质要求规定了干部塑造的内在取向和发展方向,而干部塑造的过程则必须要推动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干部塑造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决定了在政制的建构中,干部塑造在任何时期都要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结合起来,既要为党的建设发展塑造干部,更要从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塑造干部。具体说来,既要发扬又红又专,也要坚持德才兼备,从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来看,"红"与"德"的有机结合是政制建构对干部塑造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如何处理政党自主性与国家自主性的关系?中国政党案例提供了一种本文称之为"政党超自主性"的路径。长期执政党突破自身特殊利益而形成"政党超自主性",它有自然型和建构型两种。建构型政党超自主性可以起到调控国家自主性的作用。政党超自主性相对于国家自主性的优势在于其价值自主性。内容上,政党超自主性体现为对执政党同盟圈层、自身整体及各部分、多数非理性、一国特殊利益等的超越,它在中国政治中起着多重联接作用,但政党超自主性在实现上仍需要规范约束。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发展的逻辑让中国建设现代国家踏上了一条党建国家和党治国家的道路,这条道路在革命后所展现的国家形态是政党国家。在政党国家形态中,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存在和运作于中国国家与社会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同时,由政党、军队和政权这些要素所构成的国家共同体的基本体系里,国家体系的架构可以内缩和集中到一个轴心支点,这就是干部。干部国家作为中国国家建设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对公共权力在政治生活中实际运作状态、运作过程的动态描述,是中国政党国家形态的内在权力运行结构和权力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逾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已经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真正能够突破瓶径、把中国改革带出十字路口,将中国现代化推向政治领域的纵深地带,必须抓住的关键问题,既不是经济学家力主的产权改革,也不是社会学家尽力渲染的社会管理改革,也不是法学界谈论的司法改革,而是中国的改革有没有希望继续推进,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政党改革。决定性的问题是经济自身的发展不是一个自足的结构,它需要一个相应的现代社会结构、政治体制作为支撑条件。基于此,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一个现代政体的建构和对于政治现代化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政党改革,已经成为中国是不是能够避免改革失败,并真正走上现代国家健康发展轨道的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8.
现代政党构建是后发国家政党建设的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时代党建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总目标拉开了新时代现代政党建设的序幕。中国共产党现代政党构建的关键是形成有序制度环境,增强政党治理的规范性、有效性,打造良好政治生态、保持政党的先进性。现代政党构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将会面临来自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现行的政党制度和传统党建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群众路线是党领导国家、治理社会的有效资源,执政党的治国理政离不开群众路线.基层政权是党领导群众的关键链条和基本依托,而群众路线是基层政权运作的内在支撑和基本规定.从政党、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政党执政是通过建构现代国家制度来掌握和运行国家权力的,即国家制度是政党执政的现代形态,现代国家制度的基本方面就是民主.在当代中国,群众路线在建构现代国家的同时,现代国家制度也赋予了群众路线民主的意义.作为基层政权支撑体系的群众路线就决定了基层政权建设的民主性,以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政权的民主化就成为转型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基础.从基层政权的构成及运转看,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政权的民主化改革主要还是遵循民主的群众路线,立足于开发基层政权本身的制度资源推动基层政权制度体系的有效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0.
略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政党关系文明既依靠政党制度安排 ,更需要政党实践建构。现代世界政党关系文明的主要表征是 :以广泛的政党理念认同为基础、以强大的政党力量主导为支撑、以规范的政党体制运作为动力。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下的政党关系集中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 ,具有政治关系中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政权关系中的执政与参政关系、政党关系中的亲密友党关系等多重化党际关系的特点。因此 ,推进我国政党关系文明建设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领导与被领导、执政与参政、合作与监督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改善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 ,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作用 ,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协商民主60年: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有其自身的生长逻辑和运作特征。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协商民主的发展轨迹是先从政治领域起航,再到政治和社会两大领域齐头并进。国家与社会的共同作用实现了这一民主实践的累积和提升。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与社会在其间的共同作用更加鲜明和突出。推动中国协商民主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建构现代国家和培育社会资本是最重要而又最为基本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家政治的基本框架由三大要素即国家、社会和政党构成,因此,政党政治活动是在国家、社会与政党三者之间展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在政党与社会、政党与政党、政党与国家三重关系方面有着独特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的政治认同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呈现出复合性特征。这种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国家与农民工关系的根本性嬗变。就目前而言,这种复合性政治认同对社会秩序建构具有积极作用,且在短时期内不会出现很大改变。因此,理性对待这种政治认同模式,以合理的现代国家政权能力建构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工政治认同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政党是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党推动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自身特点的一般性逻辑。政党在推动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客观性与建构性的关系、包容性和排他性的关系。我国政党推动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体现出世界政党推动国家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般性逻辑,但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质。当前,进一步深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向社会实践,增进认同,还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体作用,以身作则,努力践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5.
对统一战线的理解,不能仅仅把它视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和策略,尤其在中国这种历史文化传统厚重的国家中,更需要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统一战线.大一统作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文化形态,是中国统一战线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政治制度崩溃之后,大一统文化形态要求依据现代民主共和的政治原则重建大一统,这给了现代革命政党以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单一政党力量的不足决定了要通过多党合作来共同建国,这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规律,也是大一统对统一战线的内在规定性.在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过程中,国民党违背了这一内在规定性,最终遭到失败.中国共产党遵循这一规律,最终领导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协商建国,成功重建大一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需要通过统一战线来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巩固与发展大一统.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曲折历程证明,中国的国家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政党组织。由中国国家建设与政党建设的密切关联所决定,党内巡视制度的推行必然对当前的国家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国家建设经验的借鉴、政治沟通机制的重塑、国家监督体系的健全与整合、公务员队伍的纯洁与净化。从国家建设高度加强巡视制度建设,需要理顺巡视体制、优化巡视队伍结构、健全巡视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制度的机制对接。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共青团"为中心的知识生产,随着现代国家建构议程的推进与展开,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深受中国青年研究长达一个世纪学术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政党、国家等政治力量的引导和框定。面对共青团知识生产的加速式发展,面对共青团研究散点式、碎片化格局,以学科化逻辑重构共青团知识体系迫在眉睫,这既是深化共青团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党的群团工作学科化发展的题中之意。全面梳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政治要求发现,共青团与其他群团组织在建构标准、权力关系、政治功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共青团已经进入政党体系中,因此可参照借鉴"党的建设"学科的建设理念和思路推进共青团学科建设,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与党的建设相平行的共青团二级学科,或者在党的建设学科内设置共青团研究方向,以此为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青年组织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泰国的民主化进程中,政党往往以现代政治力量的面目出现在国家政治体制及其变革之中。面对国家的政治发展,泰国的政党及其政党制度,虽然经数十年的艰难发展,至今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整合功用,没有真正成为政治社会化和民众政治参与的工具。从民主转型与政党作为的角度,有必要分析泰国政党制度的艰难定型及实现从"宗派性部分"向"整体性部分"转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是一种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由各类自主、自治、合法、非政治的民间组织和团体构成的社会力量,它是现代世界的产物。现代民主政治又是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民社会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正在我国形成。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有利于型塑现代国家,有利于国家的民主建设,有利于政治文化的转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并且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政治生活离不开三大力量—政党、国家与社会,政党作为整合的主体,是国家与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承担着利益综合、利益表达与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职责。在我国,整合就是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政治建设是其对自身的根本性整合,决定着所有整合的方向和效果并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正确认识、深入探究该体系,有利于把我们党锻造成为政治坚定、组织稳固、能力过硬的现代化执政党,从而以政党治理促进国家治理,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在政党、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