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日。我读了刊载的《“笑廉不笑贪”现象之计论》一文,感慨万分。本来嘛,“笑贫不笑娼”的风气已够可怕了,没想到,还要出个更可怕的“笑廉不笑贪”来。这倒使我想起了邵道生先生的那篇《可怕的“羡腐心态”》的文章来,他在该文中说:对腐败,谁都说它臭,谁都时它恨,谁都说它祸国,谁都——不过,若  相似文献   

2.
2015年4月10日,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人民日报》第23版的理论版上发表文章指出,我国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主攻点是什么?不妨推动一场厕所革命”.文章的标题就是《旅游业要来一场厕所革命》.2016年底,全国完成新建和改建厕所4万座.如今的这一场“厕所革命”,不能不让我想起38年前,北京日报社编印的一期反映包括厕所问题在内的外宾游北京八达岭长城遇到种种问题的内参.内参标题是《随外宾游长城看到和想到的……》,期号为“第2466期”,1979年3月9日刊出,作者是北京日报社记者林为民.  相似文献   

3.
袁纪鹏  张俊帧 《党课》2011,(7):54-55
“从前是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现在是每家一块地、村里一套房、家里—辆车、开着奔小康。咱物质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也不能落后……”随着主持人风趣幽默的开场白,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农村故事会”拉开了帷幕。《村官普发兴》《我的创业史》《一个老兵的故事》等一个个精彩故事连番登台,博得了观众阵阵掌声——这是云南省曲靖市首场“新农村故事会”在麒麟区白石江街道代河社区第六居民小组党员活动室开展时的热闹场景。  相似文献   

4.
恩怨一笑     
《廉政瞭望》2013,(10):69-69
1934年3月16日.季羡林日记:“晚上同(李)长之访叶公超.谈了半天。他说我送给他的那篇东西他一个字也没看,这使我很难过。”第二天的日记写道:“心里老想着昨天晚上叶公超对我的态度——妈的,只要老子写出好文章来,怕什么鸟?……我已经决定:叶某真太不通,我以后不理他的了,真真岂有此理。简直出人意料之外。”又记:“晚上同长之访老叶,(他)明明在家里.却说出去了.不知什么原因。真真岂有此理。”  相似文献   

5.
尹学初 《唯实》2003,(12):99-101
自从周海婴先生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披露了一段“毛罗对话”后 ,真是一石激起千重浪 ,引来许多名人学者浓厚的讨论兴趣。这也许如周海婴先生所说“事关重大”(《鲁迅与我七十年》第 371页。以下引用此书简称《七十年》)的缘故吧。从去年底黄宗英女士发表了《我亲聆毛泽东与罗稷南对话》(2 0 0 2 .1 2 .5《南方周末》)后 ,讨论的重点由“对话”是否存在的争论 ,变成了如何评价这一“对话”的探讨。既然“事关重大” ,笔者不揣浅陋 ,也深感有说几句的必要 ,并就教于诸位名家学者。海婴先生披露的“毛罗对话”是 :“1 957年 ,毛主席前往上海…  相似文献   

6.
那天下午上班,一进办公室,便感到一片寂静。我想,肯定出了什么事。拉开椅子还没坐定,电话铃响了,是总经理,他气势汹汹地说:“小周,到我办公室来!”一听就知道惹祸了。以前总经理有事找我,总是说:“我在办公室等你。”  相似文献   

7.
我作为《党政干部论坛》的一名忠实读者.已将你刊在第3期上刊登的问卷调查详细填写后寄去.这几天,细细思考,言犹未尽.党政干部在某一个时期关心什么事,爱看什么文章.你们心中有数.只有摸准这个底,“论坛”才会拥有广泛、稳定的读者,收到最佳宣传效果.即变“我编你读”为“你读我编”.我衷心地祝愿《党政干部论坛》越办越好!编辑们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蓝波 《廉政瞭望》2021,(6):86-86
逗呢鞋带老是散开,耳机线老是打结,建议用鞋带当耳机线,用耳机线当鞋带。刚去买药,突然忘记药名了。药店老板说:“我卖药30年了,只要你说出药里的两个字,我就能知道是啥药。”我想了半天:“我只知道最后两字。”老板问:“啥字?”我说:“胶囊。”  相似文献   

9.
应名 《唯实》1995,(11)
从南京到常州又到天目湖,乘火车又乘汽车。闲眺窗外,偶见一个“蓝梦夜总会”的店招。这“梦”字很显眼,我想起了有“梦”字的几本书:《红楼梦》、《青楼梦》、《八十一梦》,还有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接着我想到:除了这夜总会,是否还有别的店也以“梦”命名呢?于是,我就一路上不看风景看店名了。在南京,看到“梦巴黎”时装广场。在武进,看到“圆梦发廊”、“天梦舞厅”、“梦圆时装店”。在宜兴,看到“梦上海酒家”、“金梦阁酒楼”、“梦蓝酒家”、“梦思酒家”。在溧阳,看到“梦芳餐厅”、“梦娜发室”。  相似文献   

10.
“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个贫困户.”近日,一篇署名为“某贫困县小学生”的作文《我的理想》在网络上热传.而促使这位小朋友立此“大志”的原因,竟然是“一些贫困户什么也不干,就能享受各种扶持、优待”.  相似文献   

11.
全国政协常委爱泼斯坦先生,离休前系《今日中国》杂志的总编.日前.他在北京寓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爱中国,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这儿有我的事业,中国就是我的家!”他说:“我走了一条奇特的路.中国人一般是由爱国主义走到国际主义,我却是由国际主义走到爱国主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读中国四大文学名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潮》1992,(10)
关于少年时在私塾读书的情况,毛泽东1936年同斯诺的谈话中说:“我读过经书,可是并不喜欢经书。我爱看的是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其中关于造反的故事。我读过《岳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许多故事,我们几乎都可以背出来,而且反复讨论过许多次。”“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因为这些书是在易受感染的年龄里读的。”  相似文献   

13.
“反修防修”是毛泽东50年代末60年代初为诗为文的基本主题。1962年初他在一信中说:“近作咏梅词一首,是反对修正主义的,寄上请一阅。”1963年12月5日,他给参加编辑《毛主席诗词》的秘书田家英写信:“……‘小小寰球’一词,似可加入集中,亦请同志们一议。其余反修诗词,除个别外,都宜缓发。”他的反修诗有的已公开刊行,如《卜算子·咏梅》、《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冬云》、《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念奴娇·鸟儿问答》等。另一些或因时机不宜,或因艺术粗糙等原因,他嘱田缓发,只在小范围内传阅。探究这些作品的…  相似文献   

14.
赵骜 《党史文汇》2012,(1):47-49
这是一个难以接受、又不能不接受的痛苦的现实——柯岩同志走了……知道柯岩是因为她的诗.那时,我是个不满20岁的士兵.她的《“小兵”的故事》《两个“将军”》以及《将军和小兵》《雷锋》等诗篇强烈地吸引了我.她那天真明快的童言童语童心,情感真挚明亮,诗句绚丽多彩,刚柔相济,青春扑面.在瑰丽奇妙的天地里,似乎无意,但梦幻般地闪现着人民战士的英姿,传递着他们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好读好懂,朗朗上口,引导我们进入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追求高尚情操,为美好的理想健康成长.现在想,柯岩的许多儿童诗其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儿歌”.  相似文献   

15.
据说《论语》有二十多处谈到“直”字,这不由得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和关注。我首先去查了《辞海》。作为价值观念的“直”字,主要有两层含叉,一是公正、正直;二是坦率、直爽。尔后我就认真地阅读《论语》。确实,在《论语》中关于“直”的论述很多,“直”是孔子思想体系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哲学伦理范畴。所以。我用“直道”一词采谈谈我对《论语》中“直”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刘成信 《唯实》2002,(6):82-84
在当代杂文作家中 ,有几位颇有名气的剧作家 ,他们的剧作曾轰动剧坛 ,影响广泛 ;他们的杂文创作也出类拔萃、各有千秋 ,沙叶新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沙叶新是十年浩劫之后由一出名曰《假如我是真的》话剧而闻名遐迩的。《假》剧不仅显示出剧作家的思想开放 ,也同时表现出其不凡的胆识与文学才华。此后 ,沙叶新又创作了《陈毅市长》、《约会》、《大幕已经拉开》和《寻找男子汉》等震撼剧坛的力作。大约是离开上海人艺领导岗位前后 ,沙叶新开始创作杂文、散文。在我看来 ,他的许多散文都可以作杂文来读 ,因为有不少散文既有戏剧性 ,又有杂文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古代家训,起始于西周,发展于隋唐,在明清进一步完善。传统家训内容主要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崇忠孝”为主。提起儒家,不能不提到它的创立者孔子。《论语》记载,孔子的学生陈亢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你父亲那里得到过特别的教诲吗?”孔鲤回答说:“一日,父亲独立在庭院中静思,我从旁走过,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退而学《诗》。又一日,父亲又独立庭院中,我从旁走过,父亲问我学《礼》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我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我看《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不断创新从事政工工作30多年来,《共产党员》杂志始终伴我成长,伴我进步,伴我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我觉得,《共产党员》杂志最大的特色是创新,创新使《共产党员》杂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共产党员》杂志自去年改版后,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编辑工作创新,刊物活力增强。如今年第4期刊发的《整治商业贿赂:板子还得打在“权”上》,第5期《唱响“八荣八耻”》中的“荣辱榜”,第6期《书记面对面》等等,都很新颖、有创意,深受广大党员群众的好评,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的工作。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国第十九冶…  相似文献   

19.
1963年7月31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们奉命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话剧《雷锋》.象平常一样,我们在做演出前的准备工作.忽然,保卫局的处长找到我,他把我拉到一边小声地说:“今晚,毛主席看戏.”他见我有点似惊、似喜,紧张得不知所措,忙补上一句说:“不要告诉任何人.”我说;“和我一起带队的还有政委.”他忙说:“只你一个人知道.”说完走了.  相似文献   

20.
老同志徐再水说:对《党史纵横》,真是每期都爱看,的确生动可读,令我大开眼界,耳目一新.说起陈龙,我和他是一起从延安到东北来的,过去只知他大概情况,当我读《党史纵横》连载“陈龙同志在东北”后,方知他原是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解放东北立下了汗马功劳,倍感亲切可敬.又如对“东方红”歌词作者,原来一直认为是陕北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