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行为,防范交易风险,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以  相似文献   

2.
《商务与法律》2005,(4):46-47
央行2005年10月9日宣布,已于近日批准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在全国银行问债券市场分别发行人民币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这是中国债券市场首次引入外资机构发行主体。从2002年开始,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机构就寻求在我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筹资,满足其贷款需求。2005年2月18日,人民银行、财政部、发改委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该管理办法围绕规范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的行为,明确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为规范债券远期交易,维护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债券远期交易(以下简称远期交易)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和数量买卖标的债券的行为。第三条远期交易标的债券券种应为已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进  相似文献   

4.
准确把握基金投资新亮点 “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2012年以来,市场普遍看好债券市场的上涨势头,债券基金的发行也是捷报频传。于是,基金公司进一步瞄准了银行理财市场,推出了以“理财概念”为主的创新型债券基金。  相似文献   

5.
胡瑾  王云升 《行政与法》2013,(12):110-113
债券持有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债权人,因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等内生的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弱势地位,因此,通过立法对债券持有人利益进行保护是维护稳定社会关系的必然要求.本文吸收了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债券持有人内在的法律特征,结合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债券市场上债券持有人利益保护机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筹集市政建设资金、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券的法律关系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得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我国债券市场和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的结论。但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券法律制度尚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并加强监管体制建设,以期获得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运行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现代法学》2017,(4):40-53
公司债券的本质是债权债务关系,债券限制性条款通过债券发行契约等合同机制事先约定了对公司特定行为的限制,以确保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实现发行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并约束债券违约风险。限制性条款设置的背后体现了市场化的运行逻辑。尽管其设置并非发行人出于保护持有人的目的,但在市场逻辑主导下,以增信为目的的限制性条款切实发挥着持有人利益保护的功能,是债券市场最为基础和最为市场化的保护手段。随着我国债券市场从行政主导走向市场深化,建立在以往行政化的风险管制基础上的债券持有人保护制度亟待重塑,限制性条款应当得以充分重视和运用,当务之急是加强对限制性条款设置的规范化引导,并注重组织化保护制度的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促进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规范债券买断式回购业务,防范市场风险,维护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债券买断式回购业务(以下简称买断式回购)  相似文献   

9.
企业债券安全性探讨黄晓明一、发行债券企业的主体能力分析1.发行债券企业的主体资格要求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发行企业债券。要解决哪些企业能够成为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的问题,就必须首先从法律上明确企业债券发行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一般而言,考察...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公司债券开展并购颇具经济价值,亟待发展,但目前学界对其关注甚少。尽管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相对不发达,债券参与并购缺乏直接的可操作性的法律规定,但通过分析现有法规仍可发现利用公司债券开展并购的巨大法律空间。在证监会新近确立的“大力发展债券”的政策背景下,利用债券开展并购的法律空间将会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1.
刘江平 《中国律师》2002,(10):44-44
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Bonds,以下简称可转券)发源于19世纪的美国,1843年NewYorkRrie公司首次向社会发行可转券。如今,全球范围内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日趋成熟和繁荣。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由于金融危机和网络泡沫破灭所引致的全球股票市场的低迷,加上各国利率水平的不断下调,可转换债券的融资成本大幅下降,全球可转换债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有关资料的统计,每年全球新发行的可转券规模(Issuance)超过了1000亿美元。我国可转券的发展起步于20…  相似文献   

12.
冯果  刘怿 《财经法学》2020,(3):77-94
债券纠纷的恰当处理直接关系投资者权益保护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不仅要考虑个体纠纷的妥善解决,还要着眼于群体性权利受损的整体救济。当前司法救济机制在债券市场的运行不畅,一方面源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纠结关系还未完全理顺,另一方面在于主要基于股票交易模型形成的证券法律责任体系,难以满足当前债券纠纷责任追究的现实需求。面对司法救济规则碎片化和司法实践标准不一的现状,亟须厘清债券纠纷相关主体之间的角色定位和责任的边界,系统性建构一套结合债券自身特点的标准化司法救济规则,解决当前规则混乱和程序迟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起步较晚,目前采取二维标准对投资者进行区别.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最终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以此为标准应对投资者持有债券的数量以及与发行人的关系进行划分,而最终分类措施的实施应通过对主体责任的分配机制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前言 在美国,发行证券是筹集资本的一个重要手段。证券这个词包括股票和债券。股票指的是股东在某个企业投资的资本或在某个公司所拥有的所有权。除了股票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债券。发行债券,可能是公司企业,也可能是联邦政府或州政府,或者是其他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15.
《商务与法律》2005,(1):37-38
韩国已经出台了一项旨在帮助国内企业抵御外资恶意收购的新规则,这项在2005年3月生效的新规则规定,持有公司股份超过5%的投资者,在公开控制公司经营权的意向后,5日内不得行使投票权且不得继续购入股票。韩国公司成为收购目标后,可以增发股票或发行债券以对抗恶意收购。如果投资者在柜台市场公开收购某公司5%以上股份,目标公司可以发行可转换债券或其他证券以进行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债券的几个法律问题●刘卫东作为金融衍生工具的一个品种,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转券)从八十年代起在国际资本市场异军突起,备受瞩目。1994年欧洲可转换美元债券的发行总值达186亿美元。日本可转券品种的数量仅次于国债,成为股市规模扩容的一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私募发行证券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私募发行的涵义 私募也被称为定向发行.“私募”与“公募”相对应,是指发行人或证券承销商通过自行安排将股票、债券等证券产品销售给他所熟悉的或联系较多的合格投资者,从而避免经过证券监管部门审批或备案的一种证券发行方式。它与公开售股、配股(公开发行)等一起构成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主要工具。在我国当前的债券市场.B股、H股发行市场和A股的再发行市场(主要指配股).  相似文献   

18.
闵敏 《中国律师》2023,(6):69-71
<正>所谓高收益债,通俗而言即收益高而风险大的债券。国际上一般把信用评级低于投资级(标普评级在BBB以下或穆迪评级在Baa以下)或者无评级的债券称为高收益债,国内通常把到期/行权收益率大于等于8%或无风险利率+500B以上的债券视为高收益债券,而不以评级作为认定高收益债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第一部债券管理法,是1957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系列》。为加强对社会集资的管理,引导资金的合理流向,有效地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国务院发布了这个条例。该条例共五章30条。它对债券及行的基本原则以及发行流通中的有关事项作了规定。它规定:发行和购买企业债券应遵循自愿,互利和有偿的原则,禁止以摊派方式支行企业债券。中国人民银行是企业债券的王管机关,企业发行债小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息的有价证车债券的票面应当…  相似文献   

20.
债券逆回购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的债券质押式逆回购产品,简单说就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质押品的一种短期资金借贷行为。在实际交易中,债券持有人将债券进行质押而获得资金使用权,资金持有人借出资金从而获得利息收入。借出资金获得质押债券为逆回购,质押债券获得资金为正回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